对外投资

驻埃塞俄比亚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远离高风险地区

发布日期:2023-02-02

近日,有中国公民在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北部、距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约160公里的Gebre Guracha镇遭遇武装袭击,其中1人不幸身亡。

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周边与其他州交界地区武装袭击、绑架、抢劫等恶性案件频发,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安全风险极高。驻埃塞使馆提醒在埃塞中国公民和机构务必提高警惕,筑牢安全防范意识,杜绝麻痹放松思想,远离高风险点,不要前往或途经高风险地区。如已在高风险地区,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区。位于临近区域的中国公民,应时刻关注形势发展,完善自身安保措施,做好随时撤离准备。

联系电话

埃塞俄比亚当地报警电话:991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

+86-10-65612308

驻埃塞俄比亚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0911686415


海外风险预警 | 缅甸、伊朗、突尼斯

发布日期:2023-02-02

缅甸马圭省中资服装厂人员被绑2日后安全获释,国管委新版政党注册法引发反对派谴责,当局1月实施全国人口普查和反恐入户检查,克伦、克耶、掸邦及实皆省武装冲突持续,大选前后料进一步加剧,局部政治稳定性、局部武装冲突及社会治安风险高企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30日,缅甸新冠感染确诊病例超63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9万例。1月26日,缅甸国管委发布新版国家政党注册法,规定在该部法律发布之日起60天内,所有政党须重新向联邦选举委员会申请注册,如若逾期不重新注册,政党自动撤销。新法规定成立政党的人士需签署保证书,还在成员数量、注册资金和办公场所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要求。部分反对党和活动人士谴责新法,仰光等地或举行抗议活动。批评人士指,按照新法大部分政党或面临被解散的风险,将让军方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USDP)在下半年的大选中占据优势。军政府此前承诺,将于2023年举行掌权以来的第一次大选。同时,缅甸军方当局下令在1月9日至31日进行全国人口普查和收集名单,并进行反恐入户检查,其目的不仅为大选中的选民汇编,更为了识别人民保卫军(PDF)和收集敌我信息。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近日缅甸抢劫、绑架等治安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也有涉我公民。2023年1月26日,位于缅甸马圭省巴扣谷县耶瑟玖镇的一中资服装厂有持枪团伙闯入,服装厂经理和1名中国籍纺织顾问被绑,绑匪索要10亿缅币现金,所幸在缅军及中国驻缅使馆等方面协调努力下,包括中国籍公民在内的被绑人员于28日晚安全获救。1月23日,缅甸克伦邦分离武装“民主克伦仁爱军”(DKBA)放火烧毁该邦帕亚松祖(Payathonzu)的五栋建筑,包括一处位于缅泰边境的移民办公室。1月21日,缅甸军方对该地区实施空袭,摧毁多座建筑物。1月21日,实皆省甘勃卢镇遭疑似红鹰人民防卫军袭击,2名亲政府Pyu Saw Htee民兵组织成员被杀,据悉意在破坏当局大选前的人口普查工作。1月15日,缅甸军方当局在克耶邦首府垒固镇的一次活动遭人民防卫军(PDF)袭击,造成1死数伤。1月13日至14日,缅军部队在掸邦与果敢联盟军(MNDAA)发生冲突,造成多名安全人员死亡。目前,缅军与各地分离武装及亲缅甸民族团结政府(NUG)的反政府武装冲突不断,特别是北部和东部邦省,亲NUG的武装分子在多地实施爆炸袭击,破坏军队、政府及公用设施,并对军方人员及亲军方的地方官员实施“暗杀”,预计今年大选前后社会安全风险进一步攀升。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2023年1月31日,缅甸国家紧急状态达到现行宪法规定的最多两年持续期。根据宪法,军方需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半年内举行大选,并在大选之后将政权交给获胜的政党。2022年12月以来,仰光跨江渡轮、茵盛镇区军营、明加拉栋空军基地、克伦邦妙瓦底变电站、孟邦直通镇货运列车等发生爆炸,缅甸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21年2月1日,军方因不满大选结果接管政权,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8月,军政府宣布下一届大选筹备工作将于2023年8月结束,当年年底前将举行自由、公正的多党制民主大选。军政府执政以来,缅甸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上升;政党斗争、军方与缅北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之间冲突扩大,低收入和冲突地区安全态势愈发紧张。目前,缅甸国内局势依然严峻,对立矛盾的局面可能进一步激化;虽然缅甸军方当局总体掌控全局,但全国反军方示威活动持续,且有部分舆论媒体散播不实涉华负面言论,试图煽动针对中国和中缅合作项目的情绪。2021年9月7日,“民族团结政府”(NUG)向缅甸军方宣战,标志着缅甸军方与多方组织长达数十年的冲突升级。克钦邦、掸邦、克伦邦等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控制地区战事冲突也时有发生。商业首都仰光、曼德勒等主要城市频遭反军政府武装袭击,2022年上半年“武装冲突地点和事件数据项目”(ACLED)统计的数据显示,在仰光地区,反政府武装“人民防卫军”(PDF)袭击高发地点包括:莱达雅区(Hlaingthaya)、北大光区(North Dagon)、南大光区(South Dagon)、North Okkalappa镇及Shwepyitha镇。目前,缅甸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武装冲突风险、工会运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缅甸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尤其是若开邦、钦邦、掸邦、克钦邦等地的冲突集中高发地,以及仰光、曼德勒等中心城市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上述高危与敏感地区,密切关注传统与社交媒体对军方动向、疫情和各类安全事件的跟踪报道,常抓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做好较长一段时期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在外人员应减少在民族混居地、政府、执政党或军警部门相关建筑、设施或车辆、各类宗教场所、示威敏感热点区域等周边逗留的时间,避免谈论民族、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中资企业应采取必要防范措施,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用好缅当地和周边联防联保力量,做好绑架袭击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并提前购买相关特定保险,以减少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缅甸军警部门、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伊朗伊斯法罕军工厂遭无人机袭击,西北最大工业园区炼油厂油罐爆炸,西阿塞拜疆省地震死伤超440,阿塞拜疆大使馆遭枪击致阿方撤离人员及家属,局部武装冲突、重大自然灾害及国际关系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30日,伊朗新冠感染确诊病例超756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4万例。1月29日,伊朗国防部发表声明称,成功击退了针对中部城市伊斯法罕一处军工车间的无人机袭击。三架无人机均为“武装四轴飞行器”,携带小型炸弹。伊朗消息人士称,美方及以色列参与袭击,装有弹道导弹的伊朗仓库是被攻击目标。另外,1月29日凌晨,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阿扎沙赫尔市一大型工业园区炼油厂油罐发生爆炸。1月28日晚,伊朗西阿塞拜疆省霍伊市附近发生5.9级地震,截至29日凌晨已造成7死440伤,大量房屋被毁。目前,一些受灾地区出现低温降雪天气,另有一些地区停电,伊朗政府已发布红色地震预警,并展开救援工作。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29日,阿塞拜疆外交部称已从伊朗撤离使馆工作人员及家属。27日,阿驻伊朗大使馆发生一起枪击事件,致使馆一名安保负责人死亡,另有两人受伤,阿总统阿利耶夫称这是一起“恐袭事件”。同日,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表示,情报和安全部门认定枪击事件不是“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的行动”,而是出于个人动机。自去年10月以来,伊朗与阿塞拜疆两国关系日益紧张,边境摩擦不断并互指对方发表敌对言论。本月,阿塞拜疆决定任命有史以来首位驻以色列大使,恐对伊阿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伊朗政局大体稳定,国内治安情况总体较好,但自2017年底以来,在境外势力的介入下,伊朗国内已爆发数轮大规模反政府集会示威,并衍生一系列矛盾冲突。随着美国对伊朗的持续“极限制裁”,国内民生问题料持续引发周期性抗议示威。此外,伊朗所有边境地区,尤其是西部和东部地区,分离主义、极端主义或激进主义武装组织的安全威胁始终存在,地区紧张局势与武装冲突风险持续高企。伊朗西北与伊拉克边境地区时常发生安全部队与库尔德激进组织及绑匪走私等犯罪团伙的冲突事件。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伊朗作为石油大国在外交领域得到更多话语权,在核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坚定,虽然欧盟积极推动伊核谈判,但美国在部分问题上并未转变政策和放松制裁,短期内谈判或难以取得较大进展。9月中,伊朗总统表示,必须保证解除对伊制裁,伊核谈判才会有进展。另外,冲突导致的油价上涨让长期遭受国际制裁的伊朗经济得到短暂缓解,但政府仍面临通胀高企、失业率增加等社会经济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民众不满情绪。尽管伊朗经济继续面临压力,截至6月,国内GDP较去年同期增长3.8%。2022年9月,一名库尔德女性涉嫌着装违规被道德警察拘留期间死亡,引发该国大规模持续抗议并演变为反政府运动,首都及库尔德地区发生骚乱,动荡蔓延至石油行业。伊朗当局指责外国势力干涉煽动,采取高压措施试图平息骚乱。目前,伊朗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国际关系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恐怖活动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伊朗各地,尤其是首都德黑兰、胡齐斯坦省、戈勒斯坦省、洛雷斯坦省、中部伊斯法罕、库姆等中心城市,以及西北部库尔德人、东部俾路支人(尤其是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南部逊尼派阿拉伯人等聚居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前往各高危敏感及受灾、受疫情影响地区,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减少在民族种族混居地、示威集会敏感地区、美国及其盟友外交机构与企业、节庆纪念活动场所、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宗教场所与教育机构、能源设施与输油管线周边、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民族、社会、政治、宗教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同时,应严格遵循伊朗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突尼斯多行业工人拟罢工抗议薪资及经济政策,学生群体首都集会吁提高补助及生活待遇,穆迪下调突主权信用评级至Caa2且展望负面,“复兴运动党”首都示威要求当局释放被捕副主席,工会运动、集会示威与国家经济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30日,突尼斯新冠感染确诊病例超11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2.9万例。2月7日至9日,突尼斯的垃圾填埋场工人计划举行全国罢工,以应对工人和当局之间持续存在的劳资纠纷。1月26日,学生群体在突尼斯首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外举行抗议,要求发放更高的补助和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1月24日晚,突最大工会突尼斯总工会(UGTT)在与当局协商成功后,将原定1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交通总罢工延至3月15日至16日。该行动旨在谴责政府所谓的“对上市公司的边缘化”。近期,由于失业率高企、通胀持续上升及反对党不断呼吁举行反政府示威,数千名抗议者定期走上突尼斯各大城市街头,谴责不断恶化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总统赛义德通过法令进行统治的决定,各地抗议活动和相关冲突料持续至2月底。另外,1月28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突尼斯主权信用评级至Caa2,前景展望为负面。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28日,突尼斯活动人士在首都市剧院外举行抗议活动,声援巴勒斯坦人民。1月19日,活动人士在首都司法部外集会示威,要求释放突反对党“复兴运动党”(Ennahdha)副主席、前总理阿里·拉哈耶德。抗议者声称,当局的逮捕行动是为了转移人们对2022年12月立法选举中低投票率的关注。另外,受益于邻国阿尔及利亚的安全局势有所改善,近期突阿两国接壤地区的武装袭击及走私活动减少,突尼斯南部边境线的泰塔温、吉比利、托泽尔及加夫萨省安全风险有所降低,但北部坚杜拜、卡塞林及卡夫省仍有武装分子活动迹象,主要集中在查姆比山、姆吉拉山、萨鲁姆山和萨姆马马山山脉地区。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近年来,突尼斯因政府财政紧缩政策与物价高涨导致的抗议示威时有发生,突尼斯一般治安案件有所增加。2021年7月下旬以来,突尼斯主要城市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政府抗击新冠疫情不力、缺乏有效措施提振经济并解决失业问题;示威者要求解散政府和议会,在部分地区与警察发生冲突。7月25日,总统赛义德宣布,为应对国家当前严峻形势,根据宪法相关条款采取多项紧急措施,包括解除时任总理希沙姆·迈希希的职务、暂停议会活动一个月、取消所有议员的豁免权。2022年2月以来,赛义德先后解散最高司法委员会、议会并宣布成立全国协商委员会负责起草新宪法。一系列举措遭反对党及突尼斯总工会的谴责与反对,认为赛义德企图借此进一步扩大对国家机构的控制以便连任总统。7月25日,突尼斯修宪公投通过,新宪法草案获批;9月15日,总统赛义德公布新选举法草案,规定选民将投票给个人而非一份名单;12月17日,当局举行立法选举,官方数据显示投票率仅11.2%创历史新低,反对派持续集会质疑赛义德政府合法性,呼吁提前举行总统选举。2022年以来,突尼斯经济压力日益加剧,物价不断上涨,基础商品普遍短缺,失业率约为18%,加剧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10月中旬,突尼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19亿美元救援计划达成初步协议。2023年1月,评级机构穆迪下调突尼斯主权信用评级至Caa2,前景展望为负面。自2015年突尼斯系列恐袭以来,全国一直处于“紧急状态”,以持续打击国内恐怖主义;当前紧急状态已延长至2023年1月底。虽然持续反恐行动已削弱武装分子在突实施重大袭击的能力,但未来数月仍然不排除针对突政府、军警人员、旅游景点、西方外交机构、西方人士经常聚集场所等发动小规模袭击的可能。突尼斯境内对应的高危敏感地区包括:距离阿尔及利亚以及利比亚边境40公里范围内的坚杜拜省(Jendouba)、卡塞林省(Kasserine)、卡夫省(Kef)、梅德宁省(Medenine)等区域。目前,突尼斯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恐怖活动风险、工会组织运动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突尼斯各地,尤其是首都地区、西部及东南部边境各省等,各中资企业及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以上高危敏感地区,尽量减少在政府与军警设施、宗教礼拜场所、政治集会场所、油田、集市、公交枢纽、加油站、热门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逗留的时间,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警惕,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适度提高安保等级,注意安全防备,做好骚乱恐袭应急预案。中方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突尼斯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驻牙买加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发布日期:2023-01-19

农历春节来临,驻牙买加使馆提醒在牙中国公民和机构密切关注当地治安状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前往治安案件高发区域,出行尽量避开不安全或偏僻路段。加强商铺、办公场所及住宅安全防范措施,不在办公和居住场所存放大量现金。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风俗,节假日期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文明出行,切忌酒后驾车。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向驻牙买加使馆求助。

联系电话

牙买加报警电话:119

牙买加急救电话:110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

+86-10-65612308

驻牙买加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1-876-9273871

1-876-8178987


驻坦桑尼亚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发布日期:2023-01-19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警方发布消息称,近期针对达市部分地区货币兑换点、手机银行代理点的抢劫案件数量增多,警方已逮捕多名嫌犯。驻坦桑尼亚使馆提醒在坦中国公民和机构:

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高度重视加强安全防范,切实采取措施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尽量避免夜间出行或前往偏远和治安形势较差的地区。妥善保管现金和贵重物品,避免随身携带或在家中存放大额现金,前往银行、换汇点办理业务时应格外警惕。商超、工厂经营人员注意加强安保力量,提前排查视频监控系统和防盗防暴设施情况,确保运作正常。如遇紧急情况,务必保持冷静,牢记人身安全第一,在确保安全后及时报警或联系使馆寻求协助。

联系电话

坦桑尼亚报警电话:111/112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

+86-10-65612308

驻坦桑尼亚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255-754075128

驻桑给巴尔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255-772148768

达累斯萨拉姆华助中心电话:

+255-626120120


海外风险预警 |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

发布日期:2023-01-18

印度尼西亚德龙工业园现暴力冲闯园区恶性事件致1名中国人死亡,雅加达千余村长抗议要求任期延长,反对党首都抗议谴责失业及就业法案,当局正式拘捕巴布亚省长引发当地骚乱,反政府武装频繁袭扰巴布亚高地省宾通山县,强降雨袭击爪哇岛致多省洪灾,集会示威、局部武装冲突及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16日,印度尼西亚新冠感染确诊病例累计超672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6万例。据当地媒体消息,1月14日晚间,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德龙工业园北莫罗瓦里基地某镍铁冶炼厂因抗议升级为骚乱事件导致全线停产。1月16日,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警方发言人迪迪克(Didik Supranoto)称,一劳工团体14日在PT Gunbuster Nickel Industry (GNI)冶炼厂举行抗议时爆发冲突,造成1名印尼工人和1名中国工人丧生的恶性事件。印尼国家警察局长利斯托对媒体表示,在该事件中被拘的71人里有17人涉嫌故意破坏,超过500名军警成员已被部署到该地区。停工后,该厂计划于17日恢复运转。根据印尼警方的数据,GNI工厂约有11000名印尼工人和1300名外籍人员。1月17日,中国驻印尼使馆就德龙工业园近日发生的冲突事件答记者问时表示,该事件发生后,中国驻印尼使馆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了解并核实有关情况。据印尼当地政府和警方介绍,少数园区外不法分子因个人诉求煽动该起事件,强行进入园区,恐吓、干扰园区内正常作业的员工,并进行打、砸、抢、烧。事件造成1名中国工人和1名印尼工人死亡、多人受伤,部分设备和设施损毁,生产被迫暂时陷于停顿,当地工人不能上班,园区和周边经济社会生活受严重影响。另外,1月14日,印尼反对党工党(PB)的支持者在首都雅加达总统府外举行抗议活动,谴责失业等相关问题。这是该党全国示威运动的一部分,之后将宣布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的候选人。1月10日,印尼“人民劳工运动”(Gebrak)的活动人士在首都雅加达众议院(DPR)外举行抗议活动,谴责该国的创造就业法。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17日,印尼首都雅加达的数千名村长举行抗议,要求将职务任期从目前的6年延至9年。1月16日,东爪哇当局在首府泗水地区法院审判5名涉及去年10月该省马琅县体育场踩踏事件的嫌疑人,马琅市阿雷马足球俱乐部的支持者或在法院外集会示威。另外,1月11日,印尼肃贪委员会在巴布亚省警方、情报部门和当地安全部队协助下,以涉嫌贪污受贿罪正式拘押该省省长卢卡斯。1月10日,在当局押送其前往雅加达期间,巴布亚首府查亚普拉机场(DJJ)附近发生骚乱,造成至少1人死亡、3人受伤。印尼总统佐科表示,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必须尊重执法部门的法律程序。印尼政治、法律和安全事务统筹部长称,卢卡斯被捕后,中央政府将另任巴布亚省代理省长。另外,1月11日,印尼反政府激进组织“巴布亚武装团伙”(KKB)人员袭击了巴布亚高地省宾通山县奥克西比尔乡一座地方政府大楼。1月9日,KKB武装分子放火焚烧了当地学校,并枪击一架降落在奥克西比尔机场(OKL)的飞机。1月6日,印尼中爪哇省北部地区古突士县因连续强降雨导致洪水,造成千余人无家可归。该省多个县乡自2022年12月31日起受持续降雨袭击。1月3日,印尼爪哇岛万丹省板底兰县(Pandeglang)帕曼邦乡(Panimbang)因洪水影响部分道路关闭。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印度尼西亚政局趋于稳定,民选政府获军方力挺,总体属安全可控。2019年4月17日,印尼举行“五合一”大选,现任总统成功连任。2020年12月9日,印尼在全国270个地区同时举行地方选举。印尼国内极端宗教暴恐威胁持续,民族宗教矛盾宿怨短期难以消弭,社会不安定因素仍长期存在,其中巴布亚自治地区形势复杂,当地分离武装及独立组织一直持续开展相关运动,省内武装冲突及示威抗议活动频发。2021年6月,当局提出巴布亚特别自治法案问题清单,着手研究该省区域发展及扩张等议题。2022年3月,政府表示,将在该省增设新的行政区划,遭原住人士反对,认为其危及巴布亚自治权及原住权利,此后相关示威活动及暴力冲突不断。6月30日,国会通过该项备受争议的法案,确定在巴布亚省增设三个省区。受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响,2020年印尼全年经济增幅同比下降2.07%,系印尼经济自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得益于疫情缓解和政府采取的诸多措施,2022年印尼经济出现复苏势头,一季度印尼经济同比增长5.01%,二季度吸引15亿美元外国金融投资。印尼央行预计,2022年经济增速将在4.5%至5.3%之间。但是,印尼经济仍面临通货膨胀持续较快攀升、消费者信心不足、旅游业复苏差距较大等挑战,而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风险,也给未来经济增长带来进一步压力。此外,印尼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海啸和火山等地质灾害较为频繁。目前,印尼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工会运动风险、恐怖活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印尼各地,尤其是首都雅加达、日惹、棉兰、泗水、巴东、万隆等中心城市,以及巴布亚省、西巴布亚省、南巴布亚省、中巴布亚省、中部高地巴布亚省和、苏拉威西岛内各省,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传统敏感地区,密切关注传统与社交媒体对各类安全事件和灾情疫情的跟踪报道;中资企业应采取必要防范措施,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驻地安保等级,做好绑架袭击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并提前购买相关特定保险,以减少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印尼军警部门、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巴基斯坦信德省地方选举多次延期后进入二阶段,党争持续料现集会示威,旁遮普省首席部长同意解散议会,开普省或紧随其后,巴塔武装袭击白沙瓦警局致3死,巴控克区不满通胀加剧等经济问题举行反政府抗议,局部政治稳定性、集会示威与恐怖主义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16日,巴基斯坦新冠感染确诊病例累计超15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3万例。1月15日,巴基斯坦信德省卡拉奇地方选举在数次延期后进入第二阶段。1月13日,巴选举委员会(ECP)推翻了省议会取消卡拉奇、海德拉巴和大都(Dadu)投票的决定。1月12日晚,执政的巴基斯坦人民党(PPP)宣布,由于盟友“统一民族运动党”(MQM-P)的保留意见,计划取消选举,立即遭“正义运动党”(PTI)和“伊斯兰大会党”(JI)等反对党异议,进一步加剧选举紧张局势。第二轮选举原定2022年7月24日举行,但已被推迟三次,MQM-P因担心选区划分对己方不利,拒绝接受选举结果;JI则一直要求按计划选举,两党团体曾多次举行相关抗议活动。另外,1月14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长拒绝批准省议会解散协议,但根据宪法,该省议会将在首席部长同意后的48小时内自动解散。1月12日,该省首席部长签署了省议会解散意见。据悉,开普省议会将在未来几天采取同样方式解散。省议会解散后须指定一名看守部长,之后选举委员会将在90天内确定新一轮选举日期。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13日至14日,约7名“巴基斯坦塔利班”(TTP)武装分子袭击开普省首府白沙瓦一处警局,造成至少3名警察死亡。1月13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达尔地区反对党“HDT”领袖被捕,其支持者或持续抗议至1月底。该党活动人士最近在瓜达尔持续集会示威并封锁道路,反对多个建设项目,并于去年12月26日冲进警察大楼导致1名警察死亡。另外,1月13日,巴基斯坦人民工人党(AWP)在首都伊斯兰堡集会示威,抗议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不断上升。巴控克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近日举行反政府抗议活动,就通货膨胀加剧、小麦补贴取消、电费税收增加以及政府征用土地等议题表达不满,或引发局部骚乱。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2022年以来,巴基斯坦政界人士及社会民众两级分化日益严重,伊姆兰·汗民望仍保持高位,谢里夫总理联合政府面临多重政治和经济危机挑战。2022年4月,巴基斯坦时任总理伊姆兰·汗遭议会不信任动议罢免,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PML-N)党主席夏巴兹·谢里夫当选为新总理。自此,伊姆兰·汗持续发起示威,以迫使现政府解散并宣布新的大选日期。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影响,巴经济正经历通胀上升、外汇紧缩的不良状况。6月2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将巴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并确认巴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和优先无担保债务评级为B3。为争取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求以获得金援,巴政府迄今已上调燃油价格、电价,加大征税并推出紧缩措施。8月29日,IMF宣布巴获得8.94亿美元特别提款权,或能暂时缓解巴经济困境,但油电价格上涨不止、失业率高企、物资供应短缺等情况恐加剧国内民众压力,激发更多不满情绪与示威抗议。经济问题也可能导致犯罪率激增,首都伊斯兰堡的统计数据显示,与前一年相比,2022年犯罪率大涨,入室盗窃和小偷小摸的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手提包和电话盗窃案。另外,虽然巴军警反恐行动取得一定积极效果,但宗教极端暴恐威胁持续,多地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22年11月底,巴基斯坦塔利班发表声明,宣布单方面结束与巴政府的停火,在俾路支省和开-普省等全国范围内恢复对安全部队和平民的袭击。俾路支武装组织BRAS联盟和信德革命军已宣布正式结成军事行动同盟,其共同目标是“解放”俾路支省和信德省,“俾路支解放阵线”(BLF)和“俾路支解放军”(BLA)还经常袭击中国资助的俾路支省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相关项目,未来走廊建设面临的激进分离主义威胁料持续高企。据巴基斯坦智库“和平研究所”(PIPS)报告称,2021年巴全国共报告207起恐怖袭击事件,较2020年增加42%;共造成335人死亡、555人受伤,死亡人数较2020年增加52%。2022年初以来,巴基斯坦恐袭事件呈多发态势,俾路支省境内民族分离势力有所抬头,“俾路支共和军”(BRA)与“俾路支联合军”(UBA)合并而成的“俾路支民族主义军”(BNA)以及“俾路支解放阵线”(BLF)频繁对安全部队、平民发动袭击。2022年7月,中国外交部和驻巴使领馆发布通知,提醒中国公民暂勿前往俾路支省和开普省,谨慎前往巴其他地区,提醒有效期至2023月1月15日。目前,巴基斯坦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恐怖活动风险、武装冲突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国家经济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及自然灾害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巴基斯坦各地,尤其是首都伊斯兰堡、奎达、拉合尔、卡拉奇、白沙瓦、海得拉巴、瓜达尔港、拉瓦尔品第等中心城市地区以及印巴边境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非必要出行,注意安全防备及防范当地疫情,适度提高驻地安保等级,减少在各类宗教节庆场所、什叶派游行队伍、什叶派集会礼堂、什叶派清真寺、政治集会、政党设施、民族种族混居地、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学校与医院、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宗教、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关注极端分子的各类威胁信号。同时,应严格遵循巴基斯坦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斯里兰卡学生组织持续抗议反对政府拘留活动人士,北方省首府大学附近集会反对总统视察,防长表示将裁军三分之一节省开支,工人短缺致全国多条铁路服务中断,亲民主人士多地抗议支持被拘活动者,当局取消新冠防疫入境限制措施,示威冲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中断、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16日,斯里兰卡新冠感染确诊病例累计超6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6万例。目前,斯政府已取消新冠防疫入境限制措施,入境旅客不再需要提供起飞前的病毒检测阴性结果或疫苗接种证明,抵境时也无需检测或隔离,但在斯期间检测呈阳性者须隔离7天。另外,公交载客量需与座位数一致,用餐、室内聚会和零售场所在采取社交距离措施的情况下可运营,但禁止未经授权的公众集会。1月16日,斯里兰卡“国际大学生联合会”(IUSF)在商业首都科伦坡等地举行反政府抗议,反对当局根据《防止恐怖主义法》(PTA)延长该组织召集人的拘留期。PTA允许政府不经审判就拘留个人进行审讯,拘留期最长90天。自多名学生人士因被控煽动大规模骚乱被拘以来,相关抗议活动已持续数月,IUSF还在科伦坡组织了宣誓书签署活动,去年11月起活动演变为骚乱并造成严重的公共设施破坏。1月15日,斯里兰卡北方省首府贾夫纳大学附近举行抗议活动,反对总统维克勒马辛哈视察,警方使用水枪驱散人群。总统原计划参加在当地举行的丰收节活动(Thai Pongal)。迫于经济危机,1月13日,斯里兰卡国防部长表示,该国计划在2024年之前将目前约20万人的军队规模削减1/3至13.5万人,到2030年削减至10万人,以节省国防开支。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16日,斯里兰卡铁路公司取消了当日起的30班短途列车,受影响路线包括山区线、海岸线、普塔拉姆线和卡拉尼山谷线。1月12日,铁路当局暂停了42列火车服务。由于工人短缺,全国铁路服务可能持续中断至1月底。1月11日,亲民主人士在全国多地抗议支持被拘留的活动人士,集会地点包括南方省首府加勒、西方省尼甘布以及科伦坡Thimbirigasyaya区。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2022年4月至7月间,斯里兰卡政局因陷入严重经济危机而持续动荡,多名时任政府官员辞职,42名议员退出执政联盟,国内多地爆发示威抗议,要求时任总统和总理下台。5月,反对党“统一国民党”领袖维克勒马辛哈就任新总理。7月13日,时任总统拉贾帕克萨辞职,马辛哈代行总统职权。7月20日,马辛哈当选总统,现已完成新政府组建。目前,斯里兰卡债务负担沉重、外汇储备不足、通货膨胀高企,民生艰难。7月,时任总理宣布,斯政府已经破产,经济危机或持续至2023年年底。9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与斯里兰卡政府达成一项初步协议,将在中期借款框架下,向该国提供为期48个月、约29亿美元资金,旨在帮助该国“恢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债务的可持续性”。根据IMF的评估,斯经济2022年将萎缩8.7%。10月,斯政府批准将该国从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收入国家”降级为“低收入国家”,以期得到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资格。斯社会秩序较好,但近年来刑事犯罪有所上升,频繁发生针商旅游客的盗窃、抢劫案件。此外,各地针对社会、经济、宗教等问题的示威、冲突和罢工活动均时有发生,社会不安定因素仍长期存在。近年来,多数派佛教徒与少数民族间争端与宗教冲突时有发生,常引发人员伤亡与商店、住宅、宗教场所被破坏与纵火。2019年4月,科伦坡等地遭遇连环爆炸恐袭后,虽然紧急状态已解除,但斯里兰卡国内部分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与族际关系仍较敏感。目前,斯里兰卡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政治稳定性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工会组织运动风险、国家经济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斯里兰卡各地,尤其是科伦坡、康提等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各地敏感地区,注意安全防备及预防疫情,尽量避免非必要出行,同时应避免谈论政治、民族、宗教、社会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中资企业应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预计遭受冲突骚乱、恐怖袭击及武装分子袭击殃及的可能。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预计当地偶发性道路封闭禁行与安保措施加强、宵禁与紧急状态等情况。同时,应严格遵循斯里兰卡军警及政府部门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布的最新指示行动。


驻曼德勒总领馆提醒缅北中国公民注意做好安全防范

发布日期:2023-01-13

结合缅北地区治安形势及安全风险,驻曼德勒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保持必要警惕,切实做好自身安全防范。

01、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不扎堆、不聚集,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

02、加强住所、厂区、店铺等固定场所安防措施。谨慎用火用电,严防发生各类灾害事故。

03、遵守缅甸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高度警惕高薪招聘、换汇等虚假网络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04、如遇盗窃、抢劫等突发紧急情况,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而后及时报警并联系总领馆求助。

联系电话

缅甸报警电话:0095-199

缅甸医疗急救电话:0095-192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

+86-10-65612308

驻曼德勒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95-9-259172726


海外风险预警 | 巴西、塞内加尔、贝宁

发布日期:2023-01-12

巴西博索纳罗支持者强闯首都联邦权力机构,卢拉签署行政令维护治安,中使馆提醒侨胞加强安全防范,圣保罗州相关示威致部分道路受阻,圣保罗与里约州遭遇连续降雨多地受灾,国内首次发现XBB.1.5感染病例,局部政治稳定性、示威冲突、公共卫生安全及自然灾害风险高企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10日,巴西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超3651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69万例。1月8日,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在全国举行的抗议活动升级,数千示威者强行闯入首都巴西利亚的巴西国会、联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等国家权力机构,对内部设施和设备实施打砸破坏并与军警发生冲突。总统卢拉强烈谴责示威者的强闯行为,批评博索纳罗曾在演讲中“鼓励入侵国家权力机构”,并于当日下午签署行政法令,授权联邦政府干预该地区的安全管理事务,并自1月9日起清理首都的抗议者营地。根据法令,干预期预计将持续至1月31日。与此同时,联邦最高法院已下令暂停首都联邦区行政长官伊巴内斯·罗沙(Ibaneis Rocha)的职务90天,因其涉嫌支持示威人群、未能有效保障首都安全。1月9日,博索纳罗支持者在巴西利亚军方总部外搭建的营地已被警察拆除,至今已有1500名支持者被捕。同日,中国大使馆提醒在巴侨胞加强安全防范,远离示威。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9日,巴西圣保罗州首府圣保罗市Remedios桥区域附近发生火灾,南行车道受到影响。据悉,大火是由博索纳罗示威者引发的。1月7日,圣保罗州首府支持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活动人士封锁了通往圣保罗孔戈尼亚斯机场(CGH)的5月23日大道,谴责总统卢拉的就职典礼,机场仍在运行。1月8日,总统卢拉一行抵达圣保罗州阿拉拉夸拉市视察暴雨受灾区,评估去年12月底以来的降雨造成的损失。除圣保罗州外,里约热内卢州近日也遭遇连续降雨天气,多地出现街道被淹、河水泛滥、供水中断等问题。另外,1月4日获悉,巴西Dasa综合健康网络在去年11月9日采集的样本中首次发现新冠病毒亚型变异株XBB.1.5,该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变异株。Dasa专家称,XBB.1.5很可能已在圣保罗州传播。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巴西政局大体稳定,总体属安全可控。2022年10月2日及30日,巴西举行四年一度的大选投票,选举新一任巴西总统和副总统、部分联邦参议院议员、联邦众议院议员、州众议院议员、各州州长和副州长等职位。巴西最高院最终宣布,卢拉以50.9%的得票率获胜。但是,博索纳罗阵营未正式承认失败,并于11月22日向法院提出申诉,称某些投票机存在“故障”应作废部分选票。11月24日,最高院驳回申诉并判处博索纳罗所属政党“自由党”恶意诉讼罚款。同时,支持博索纳罗的民众持续在首都等多地集会抗议,主张选举中存在“舞弊”,要求军方出手干预,引发局部社会骚乱。2023年1月1日,卢拉正式就职,博索纳罗支持者的抗议行动升级,于1月8日强闯首都联邦权力机构。虽然目前事态已得到初步控制,但仍存继续发酵风险。另外,巴全国多地治安问题持续堪忧,尤其是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中心城市;贫民窟(favela)附近犯罪率较高,抢劫、盗窃案频发,针对中国公民的暴力抢劫案也时有发生。目前,巴西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工会组织运动风险、示威冲突风险、国家经济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巴西各地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相关疫情防控措施,避免相关法律风险;同时,应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发展形势,提高防控意识,加强个人卫生防护,避免非必要出行,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流感、黄热病、疟疾、麻疹等疫情防范工作,以免遭受影响。同时,应严格遵循巴西军警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塞内加尔新闻协会及公民组织首都示威要求释放被捕记者,高速路工人罢工吁践诺加薪,达喀尔大学学生在济金绍尔暴力示威,卡夫林区国道交通事故致39死百余人伤,当局宣布全国哀悼三天,反对党联盟YAW等活动人士首都集会谴责政府涉嫌挪用新冠防疫资金,示威冲突、工会运动及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预警

截至2023年1月10日,塞内加尔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超8.8万例,累计死亡病例1968例。2022年11月23日起,塞内加尔已取消所有新冠防疫旅行限制,旅客无需出示抵境前72小时内的PCR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或疫苗完全接种证明,国内公共交通和商业活动都恢复正常营运,包括出租车、餐馆、咖啡馆、市场和体育赛事等,但公共服务场所和卫生诊所内仍可能要求佩戴口罩。1月7日,塞内加尔新闻协调协会(CAP)和“人民和泛非反帝国主义革命阵线”(FRAPP)的活动人士在首都达喀尔的一家医院外示威,要求释放一名被控非法披露机密材料和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记者。该记者自去年12月20日起绝食抗议,目前被关押在该院。1月7日,塞全国高速公路工人工会(Syntas)举行罢工,封锁A1高速达喀尔到布莱兹·迪亚涅国际机场(DSS)的部分路段,以抗议雇主未能遵守加薪协议。1月2日,就读达喀尔大学(UCAD)的济金绍尔市学生在济金绍尔集会示威,要求地方当局支付学生在达喀尔的住房费用。抗议学生焚烧轮胎并与警方发生冲突,导致1人被捕。未来数日当地或组织进一步抗议活动。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8日,塞内加尔中部卡夫林区1号国道发生一起公交车相撞事故,导致至少39人死亡、百余人受伤。塞政府宣布从9日起全国哀悼三天,各地下半旗志哀,总统马基·萨勒视察车祸现场并到附近医院看望伤者。初步调查显示,事故起因是一辆公交车轮胎爆裂,转向偏离,与另一辆迎面驶来的公交车相撞。另外,2022年12月30日,反对党联盟“解放人民”(Yewwi Askan Wi,YAW)及“人民和泛非反帝国主义革命阵线”(FRAPP)等公民组织的活动人士在首都达喀尔的民族广场举行名为“新冠门”的示威抗议活动,谴责政府涉嫌挪用新冠防疫资金,并要求官员辞职等。当局目前正就有关新冠防疫资金管理开展司法调查。12月16日,FRAPP活动人士在达喀尔抗议游行,要求释放所谓的政治犯。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塞内加尔政局较为稳定,总统马基-萨勒在2019年2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顺利连任后,政府、反对党派和民间社会组织持续展开全国对话,以缓和政治紧张局势,但随着2022年7月立法选举及2024年总统大选的临近,国内政治斗争趋向激烈,反对派指责萨勒为谋求再次连任对其进行打压,政治集会示威或将频发。2022年1月,塞内加尔举行推迟已久的地方选举,执政联盟“团结在希望下”(BBY)在达喀尔、济金绍尔(南部)、捷斯(西部)和考拉克(中部)等主要城市失利,国会议员奥斯曼·松科(Ousmane Sonko)领导的反对党YAW(Yewwi Askan Wi)赢得关键职位,之后其与前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领导的“塞内加尔民主党”(Wallu Senegal)组建反对派联盟,共同参加7月底举行的立法选举,试图在2024年总统大选前赢得议会多数席位。8月4日,塞选举委员会宣布了2022年国民议会选举初步结果,执政联盟党获得议会165席中的82席,未超半数以上席位。塞内加尔治安状况总体较好,未曾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首都达喀尔市,偷盗、抢劫时有发生,“飞车党”抢劫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塞南部分裂势力“卡萨芒斯民主力量运动”(MFDC, 简称“卡民运”)长期呼吁卡萨芒斯脱离塞内加尔独立,叛乱活动仍未彻底解决。2020年11月,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和塞内加尔的军队同意在边境沿线加强合作,以应对来自MFDC的共同安全威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塞国家经济一度陷入困境,境内多家大型石油企业面临资金紧张,包括桑戈马尔油田在内的新兴油气项目将延期一至两年。得益于大规模疫苗接种等防疫措施以及启动了旨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多项规模化投资和“保民生、增就业”等措施,2021年塞大多数宏观经济指标运行良好。2022年4月,世界银行预测塞2022经济增长率降至4.4%,2023年实际GDP增幅将强劲反弹至8.5%,并在2024年进一步升至10.6%。目前,塞内加尔的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示威冲突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局部武装冲突风险、潜在恐怖活动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塞内加尔各地,尤其是首都达喀尔、捷斯、法蒂克、圣路易等全国中心城市及塞西南部、东部边境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政治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示威热点、疫情影响区域,提高警惕,严格出行管理,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避免单独出行,适度提高工作场所与随行安保等级,以免遭受影响。中方人员应避免接近议会大楼、市政厅、法院、总统府等政府机构场所、军警服务设施及宗教场所、大学校园等敏感集会区域,避免谈论政治、社会敏感话题;如遇民众集会、示威游行群体,应迅速撤离,避免示威游行升级为暴力事件。同时,应严格遵循塞内加尔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贝宁议会选举结果近日公布,首都等地或现自发集会,北部边境省疑遭JNIM组织炸弹袭击,集会示威、恐怖主义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10日,贝宁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超2.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163例。1月8日,贝宁举行议会选举,来自7个政党的1500多名候选人角逐国民议会109个席位。本届议会选举投票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观察员的监督下举行,全国共有约600万选民,共设立17749个投票站。据悉,除个别地方选民投票率低以外,本次投票过程较顺利。计票工作已经开始,选举初步结果预计于11日公布。根据贝宁选举法,国民议会议员将在24个选区内以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任期3年。此前,反对党民主党一度被禁止参选,曾引发外界对发生政治动荡的担忧。2021年4月,总统选举前后发生破坏性的示威活动,至少有两名抗议者被杀。本次选举结果公布前后,首都波多诺伏、滨海省首府科托努等地或举行自发集会。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1日,贝宁北部边境阿黎博里省卡里马马发生一起路边炸弹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人死亡,无组织宣责。但由于该省地处贝宁、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三国边境,此类事件通常归咎于活跃在萨赫勒地区的伊斯兰激进组织,如“支持伊斯兰与穆斯林组织”(JNIM)。JNIM活跃在布基纳法索东南部,在三国接壤地区建立了基地并将贝宁北部视作人员集结和后勤补给地区。2022年11月25月,安全部队在西北部阿塔科拉省Koabagou击毙4名袭击警察哨所的武装人员。上述事件再次表明,贝宁接壤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三国边境地区的安全威胁持续存在。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贝宁政局总体稳定,但支持现总统塔隆与前总统博尼-亚伊两大派系纠纷不断,反对派指责新选举法规定有意阻挠反对派政党参选。2019年4月,贝宁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因反对派抵制,一度导致局势紧张,支持现任总统塔隆的“进步联盟党”以及共和联盟分获47席与36席。2021年4月,贝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塔隆总统胜选连任。贝宁国内社会治安状况较好,但偷窃、抢劫、诈骗等案件也偶有发生;因与尼日利亚接壤,贝宁境内偶有尼籍人员跨境持枪抢劫。此外,贝宁还面临活跃在萨赫勒地区的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外溢威胁,北部“W”国家公园(Parc national du W)与靠近布基纳法索、尼日尔边境的其他北部地区,恐怖活动风险较高。目前,贝宁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恐怖活动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贝宁各地,尤其是科托努、波多诺伏等主要中心城市及北部边境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与未来数月,应密切关注传统与社交媒体对安全事件、疫情、选举等的跟踪报道,谨慎或避免前往高危敏感和疫情影响地区,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注意安全防备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夜间避免单独出行,适度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减少在政治集会场所、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宗教场所、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酒店、大型购物中心、文体娱乐场所、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避免谈论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尽可能减少因骚乱或袭击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贝宁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海外风险预警 | 巴基斯坦、秘鲁、玻利维亚

发布日期:2023-01-11

巴基斯坦执政党两大盟友因信德省地方选举分歧陷僵局,PTI推迟解散旁遮普省议会并举行反通胀集会,多党组织开普省集会示威吁当局防范巴塔袭击,联邦政府宣布节能措施应对能源及外汇储备危机,开普省司机堵路抗议通胀及燃料短缺,局部政治稳定性、集会示威、能源短缺及经济危机风险高企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9日,巴基斯坦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超15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3万例。1月9日,巴基斯坦执政党盟友、统一民族运动党(MQM-P)在信德省首府卡拉奇的省选举委员会办公室外举行抗议,要求提前举行地方选举和其他政治让步。1月7日,反对党正义运动党(PTI)决定,不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高院对首席部长埃拉希取消通知案做出裁决前解散议会,并表示若相关问题无法解决,该党议员将退出政府和立法机构。1月5日,伊斯兰大会党(JI)的活动人士在卡拉奇首席部长官邸外举行静坐抗议,谴责该省政府未能满足其在1月15日举行地方政府选举的要求。1月3日,同为执政党盟友的巴基斯坦人民党(PPP)和MQM-P就地方政府选举和划界问题陷入僵局。另外,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6日,PTI在旁遮普省举行反通胀系列集会,党首伊姆兰·汗拟在活动第三周参加集会,活动时间地点安排如下:12月31日及1月12日古杰兰瓦拉,1月1日、8日及15日首府拉合尔、费萨尔巴德、木尔坦和拉瓦尔品第,1月2日、9日及16日锡亚尔科特,1月3日阿托克(Attock),1月4日、5日及11日杰赫勒姆,1月6日德拉加齐汗,1月7日谢胡布尔,1月10日古吉拉特(Gujarat),1月13日萨希瓦尔,1月14日巴瓦尔普尔(Bahwalpur)。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5日及6日,巴基斯坦人民党、普什图人保护运动(Pashtun Tahafuz Movement)、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和巴基斯坦人民工人党(Awami Workers Party)在开普省南瓦济里斯坦县集会示威,要求政府采取更多行动,以防止巴基斯坦塔利班(TTP)在宣布中止与政府的停火协议后实施进一步袭击,确保该地区和平与稳定。另外,1月4日,巴基斯坦开普省首府白沙瓦市人力车司机封锁道路,抗议通货膨胀影响基本物资以及压缩天然气(CNG)站关闭导致的燃料短缺。1月3日,巴联邦政府下令采取一系列节约能源的措施,包括每日20时30分之前关闭所有商场和市场、22时前关闭餐厅和婚礼大厅,以应对严重的电力和经济危机。看守总理谢里夫还下令所有政府部门减少30%的电力消耗。据悉,目前巴全国外汇储备水平仅够支付一个月的进口费用,其中大部分用于购买能源。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2022年以来,巴基斯坦政界人士及社会民众两级分化日益严重,伊姆兰·汗民望仍保持高位,谢里夫总理联合政府面临多重政治和经济危机挑战。2022年4月,巴基斯坦时任总理伊姆兰·汗遭议会不信任动议罢免,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PML-N)党主席夏巴兹·谢里夫当选为新总理。自此,伊姆兰·汗持续发起示威,以迫使现政府解散并宣布新的大选日期。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影响,巴经济正经历通胀上升、外汇紧缩的不良状况。6月2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将巴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并确认巴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和优先无担保债务评级为B3。为争取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求以获得金援,巴政府迄今已上调燃油价格、电价,加大征税并推出紧缩措施。8月29日,IMF宣布巴获得8.94亿美元特别提款权,或能暂时缓解巴经济困境,但油电价格上涨不止、失业率高企、物资供应短缺等情况恐加剧国内民众压力,激发更多不满情绪与示威抗议。经济问题也可能导致犯罪率激增,首都伊斯兰堡的统计数据显示,与前一年相比,2022年犯罪率大涨,入室盗窃和小偷小摸的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手提包和电话盗窃案。另外,虽然巴军警反恐行动取得一定积极效果,但宗教极端暴恐威胁持续,多地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22年11月28日,巴塔(TTP)宣布单方面结束与巴政府的停火,重新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对安全部队和平民的袭击。俾路支武装组织BRAS联盟和信德革命军已宣布正式结成军事行动同盟,其共同目标是“解放”俾路支省和信德省,“俾路支解放阵线”(BLF)和“俾路支解放军”(BLA)还经常袭击中国资助的俾路支省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相关项目,未来走廊建设面临的激进分离主义威胁料持续高企。据巴基斯坦智库“和平研究所”(PIPS)报告称,2021年巴全国共报告207起恐怖袭击事件,较2020年增加42%;共造成335人死亡、555人受伤,死亡人数较2020年增加52%。2022年初以来,巴基斯坦恐袭事件呈多发态势,俾路支省境内民族分离势力有所抬头,“俾路支共和军”(BRA)与“俾路支联合军”(UBA)合并而成的“俾路支民族主义军”(BNA)以及“俾路支解放阵线”(BLF)频繁对安全部队、平民发动袭击。2022年7月,中国外交部和驻巴使领馆发布通知,提醒中国公民暂勿前往俾路支省和开普省,谨慎前往巴其他地区,提醒有效期至2023月1月15日。目前,巴基斯坦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恐怖活动风险、武装冲突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国家经济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及自然灾害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巴基斯坦各地,尤其是首都伊斯兰堡、奎达、拉合尔、卡拉奇、白沙瓦、海得拉巴、瓜达尔港、拉瓦尔品第等中心城市地区以及印巴边境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非必要出行,注意安全防备及防范当地疫情,适度提高驻地安保等级,减少在各类宗教节庆场所、什叶派游行队伍、什叶派集会礼堂、什叶派清真寺、政治集会、政党设施、民族种族混居地、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学校与医院、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宗教、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关注极端分子的各类威胁信号。同时,应严格遵循巴基斯坦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秘鲁新一轮反政府示威席卷全国,南部地区机场、公路及铁路服务受阻,首都等地游行冲突已致22人死亡,全国紧急状态持续至1月中旬,示威冲突、社会治安与基础服务设施中断风险高企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9日,秘鲁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超446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21万例。当地时间1月4日,暂停了两周的秘鲁反政府示威和设置路障活动重新开始。尽管新政府已同意将原定于2026年举行的选举提前到2024年4月举行,但抗议者希望投票能更早举行并关闭国会。截至1月7日,秘鲁普诺省胡利亚卡市国际机场(JUL)仍关闭,包括4名警察在内的16人在骚乱中受伤。1月6日,示威者在秘鲁第二大机场库斯科机场(CUZ)、普诺省胡利亚卡市国际机场(JUL)附近集会,导致机场运营受阻和暂停。如抗议持续,全国各地机场或面临进一步停运可能。由于抗议活动的增加,预计全国紧急状态(SoE)至少将持续至1月15日。2022年12月14日,总统迪娜·博卢阿特宣布秘鲁全国进入为期30天的紧急状态以应对暴力示威活动,并一度在15个省实施夜间宵禁。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近期示威活动严重扰乱了秘鲁公路、铁路等地面交通,特别是在南部地区。截至2023年1月6日,抗议者封锁了秘鲁阿普里马克、阿亚库乔、卡哈马卡、库斯科、伊卡、胡宁、马德雷德迪奥斯、莫克瓜和普诺等省的高速公路。抗议者还在泛美南高速公路(PE-1S)沿线多地设置路障。1月3日,库斯科古城和马丘比丘遗址之间的火车服务被无限期暂停。阿雷基帕、库斯科和普诺省间的客运铁路服务也一再暂停。目前,政府将向以上地区派出军队,以保护关键的基础设施和主要高速公路,安全部队将可能使用包括催泪瓦斯在内的各类强硬措施驱散示威者。另外,1月3日,上万名示威者在秘鲁首都利马等地游行,要求“和平与安宁”,阿普里马克、阿雷基帕和阿亚库乔省的抗议活动尤其激烈。根据秘鲁人权监察员的说法,已有22人在新一轮反政府示威的相关冲突中丧生,另有600多人受伤。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秘鲁制度性政治危机长期延续。秘鲁实施以半总统制为特点的政治制度,国会为一院制,立法权实际由议会占据多数席位的政党主导,党派分歧已升级为立法与行政权的府院之争。当前,秘鲁政坛派别政治博弈不断,各层级政权机构腐败严重,地方政府易被犯罪团伙或贩毒集团所控制。从2016年大选到2021年大选,秘鲁在五年动荡中共经历了五位总统。2021年经过两轮角逐,代表自由秘鲁党的左翼政坛新人佩德罗-卡斯蒂略以极微弱优势当选,并成为秘鲁史上首位农民出身的总统。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内阁频繁打散重组,卡斯蒂略的领导力遭质疑,并身陷五项涉嫌腐败相关的司法调查。2022年8月,秘鲁检方宣布对卡斯蒂略开展第6项贪腐调查,并与警察共同行动,突击搜查总统府及卡斯蒂略的住宅,逮捕其多名亲信。12月,在面临第三次弹劾前,卡斯蒂略宣布解散国会遭拒,国会通过总统弹劾动议,称卡斯蒂略“违宪解散国会、篡夺公共权力”,因“永久性道德缺失”被解职,司法机构随后将其拘留,时任副总统博卢阿特宣誓就任总统。决议公布后,挺卡斯蒂略人士在国内掀起抗议运动,要求解散国会并举行新一届大选。女总统博卢阿特誓言在本届任期内组建更具代表性、更团结的内阁,但其优势不足以缓解府院紧张关系,也无法平息民众存在的挫败感,秘鲁政局不稳及社会动荡恐将持续。另外,秘鲁国内社会治安总体属安全可控,近年来,在秘鲁政府严厉打击下,有组织的大型犯罪和恐怖活动得到有效遏制,但贫困、社会分配不公以及走私、贩毒等问题依然存在,犯罪率仍处在较高水平。目前,秘鲁偏远地区的毒品贸易有增长之势,尤其是在反政府游击队组织“光辉道路”(SL)成员活跃的阿普里马克、埃内和曼塔罗河谷地区(VRAEM),反政府组织利用毒品种植与贩毒集团为其活动提供资金,与当地军警发生冲突,绑架和袭击无辜民众。此外,秘鲁是全球第三大产铜国,近年来围绕采矿作业环境影响、土地所有权等问题,当地原住居民反对采矿的抗议活动与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目前,秘鲁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政治稳定性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国家经济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秘鲁各地,尤其是首都利马及其周边地区、北部边境地区、南部矿区的中资企业与中方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传统敏感热点与新冠疫情影响地区,提高警惕,严格出行管理,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避免单独出行,适度提高工作场所与随行安保等级,做好应急预案,以免遭受影响。在外人员应避免接近政党设施、矿区、原住民聚居地、法院、市政厅、议会大楼、政府或军警服务设施、当地学校、工厂、公共广场等周边地区,避免谈论社会、政治敏感话题,如遇民众集会、示威游行群体,应迅速撤离,避免示威游行升级为暴力事件。同时,应严格遵循秘鲁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玻利维亚圣克鲁斯省长被捕引发新一轮抗议活动,中央工会等宣布紧急状态持续动员以保卫中央政府,当局逮捕76名相关人士,示威罢工重创运输业,局部政治稳定性、示威冲突及供应链中断风险高企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9日,玻利维亚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超11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2.2万例。1月7日,来自玻利维亚圣克鲁斯省的新法西斯青年团体“十字架青年联盟”(UJC)再次火烧省检察官办公室大楼,此前已被政府逮捕的该省省长卡马乔呼吁开展大规模动员,反对执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MAS)。与此同时,玻利维亚中央工会(COB)等工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称将持续动员以保卫政府、防止任何不稳定或政变企图。去年12月28日,圣克鲁斯省长卡马乔被当局逮捕,被移至拉巴斯省首府监狱进行约4个月的预防性拘留,迅速引发挺、反两派支持者的破坏性活动。12月30日至1月2日,示威者在圣克鲁斯省举行罢工和暴力抗议,封锁道路设施并与政府安全部队发生冲突。此外,玻利维亚贝尼省首府特立尼达、丘基萨卡省首府苏克雷、拉巴斯省首府拉巴斯和科恰班巴省首府科恰班巴也举行了示威活动。1月4日,玻利维亚内政部长宣布逮捕和起诉76名涉嫌破坏检察官办公室和省警察总部的人员,并表示迄今已有26名警察受伤、27栋建筑物和44辆汽车被毁。卡马乔是玻主要反对派人士,治下圣克鲁斯省长期与中央政府发生冲突,他领导的抗议活动曾导致前总统莫拉莱斯辞职,因此被指控参与政变并在近期接受调查。最近,卡马乔还在圣克鲁斯省领导了一场为期36天的总罢工,反对中央推迟全国人口普查。未来数周,玻利维亚政局或持续紧张并引发进一步暴力示威和破坏行为。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10日,玻利维亚多个公民团体拟举行全国抗议活动,谴责政府涉嫌政治迫害和侵犯人权。参与者或聚集在各地市中心和主要政府大楼外,并可能封锁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1月3日,玻利维亚国际重型运输部门领导人表示,因罢工、示威不断,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玻运输和贸易行业遭受重创。玻国家和国际运输司机联盟(Schatin)称,圣克鲁斯省的不同公路点有数百辆货运车辆被拦截,玻70%的货物运输受限。玻利维亚国有食品生产支持公司(Emapa)近日宣布,受圣克鲁斯省示威封锁活动的影响,该省农业部门决定停止向国内其他地区输送牛肉,导致拉巴斯省(La Paz)牛肉涨价。另外,2022年12月15日,活动人士在玻利维亚科恰班巴省4号国道(RN4)沿线架设路障,要求改善该地区的政府服务,导致往来拉巴斯及奥鲁罗省首府的公共车辆服务暂停。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近年来,玻利维亚政局出现动荡;国内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较好,但近两年有所恶化。前总统莫拉莱斯原本在2019年10月总统选举中宣布首轮胜出,但反对派指认执政党舞弊,玻利维亚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和暴力冲突事件。莫拉莱斯下台后,玻国内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因新冠肺炎疫情,总统选举几度推迟至2020年10月18日举行,“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总统候选人阿尔塞以55.1%的支持率首轮胜出,其任期至2025年。此外,因近年来玻利维亚财政和外汇储备缓冲的实质性流失、该国油气行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该国高企的政治风险,三大国际投资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对玻利维亚的主权信用评级。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缓和及政府的积极应对,玻经济出现复苏迹象。2022年以来,受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通胀影响,玻利维亚物价上涨、经济放缓,导致社会骚乱、犯罪率小幅上升,特别是圣克鲁斯市、阿尔托市(拉巴斯国际机场周边)、拉巴斯市的部分街区属案件多发地带。科恰班巴、奥鲁罗等大城市发案率也有所增加。另外,玻街头示威游行活动较多,现场逗留、围观者易受意外伤害。目前,玻利维亚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骚乱冲突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政治稳定性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玻利维亚各地,尤其是拉巴斯、圣克鲁斯、埃尔阿尔托、苏克雷、科恰班巴等中心城市和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措施,避免相关法律风险;同时,应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发展形势,提高防控意识,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应遵守当地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必要防范措施,提前储备足够的粮食、饮用水及基本防疫物资,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避免谈论社会、民族宗教、政治敏感话题。同时,应严格遵循玻利维亚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海外风险预警 | 刚果(金)、尼日利亚、南非

发布日期:2023-01-09

刚果(金)M23与政府军在北基伍省再度交火,中使馆提请公民切勿前往并及时避险,南基伍省发生一起地雷致死事件,扎伊尔民兵袭击伊图里村庄致11死2伤,首都暴雨洪灾致169人死亡N1高速关闭,局部武装冲突、社会治安及重大自然灾害风险高企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5日,刚果(金)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超9.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1462例。1月2日至4日,反政府武装M23与刚果(金)政府军交火,先后占领北基伍省鲁丘鲁地区Kisharo镇和Nyamilima镇。12月29日,刚果自卫组织联盟与M23在鲁丘鲁地区通戈村激烈交战,该联盟声称杀死13名M23武装人员。去年12月23日,M23宣布将从距离该省首府戈马约20公里的Kibumba镇撤军,但之后与刚政府军在鲁丘鲁地区Rusayu、Bishusha、Tongo等镇再度交火,截至2023年1月4日,反政府武装仍驻扎在该地区大部分区域。未来几周,受影响地区的暴力事件或进一步增多,安全措施料增强。1月5日,中使馆发布安全提醒称,2022年12月中旬以来,M23同刚政府军在刚东部北基伍省鲁丘鲁地区再度交火,且仍未撤离占领区,请中国公民切勿前往交火地区,已在当地的请密切关注安全形势变化,及时采取避险、安保措施。另外,2022年12月29日,一名中国公民在刚果(金)卢阿拉巴省矿区科卢韦齐失踪,后发现系遭绑架勒索,不幸遇害。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2日,刚果(金)南基伍省鲁济济平原一颗地雷被儿童不慎引爆,造成2名儿童死亡、6人受伤。1月1日,乌干达反政府武装“民主同盟军”(ADF)跨境袭击刚果(金)北基伍省贝尼至卡辛迪公路的一辆货物卡车,造成2人死亡。2022年12月30日,刚果(金)伊图里省朱古县两个村庄遭“扎伊尔”民兵组织武装分子袭击,造成至少11死2伤。另外,12月12日至13日,刚果(金)首都金沙萨遭遇暴雨和洪水侵袭,多个地区街道被淹并发生山体滑坡,造成至少169人死亡。当局表示,N1高速公路可能需数周才能重新开放。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刚果(金)政局基本稳定,安全形势严峻复杂,2023年拟举行总统大选。除新冠肺炎疫情外,全国多地常年流行的疫情包括:脊髓灰质炎、麻疹、埃博拉、猴痘、霍乱、伤寒等。刚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落后导致社会治安状况堪忧,且国内武装力量众多。“民主同盟军”(ADF)、M23、“布隆迪法治抵抗组织”(RED Tabara)等多支地方武装和外国反政府武装盘踞刚东部及东北部,伊图里、北基伍、南基伍、上韦莱等省面临极高的武装袭击、人质绑架风险,涉中国公民和机构恶性案件多发。刚政府自2021年4月30日起在伊图里省和北基伍省实施戒严,但袭击事件依然频发。2019年以来,伊图里省、卢阿拉巴省曾发生多起针对中资矿企与中方人员的冲突纠纷与暴力袭击事件。2022年4月,因刚果(金)安全形势持续严峻,外交部和中国驻刚果(金)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伊图里、北基伍、南基伍、上韦莱等4省;谨慎前往卢阿拉巴、上加丹加、下韦莱、坦噶尼喀、马涅马、中开赛、桑库鲁、洛马米、上洛马米等9省。2023年1月5日,中使馆发布重要提醒称,22年12月中旬以来,M23同刚政府军在刚东部北基伍省鲁丘鲁地区再度交火,且仍未撤离占领区,请中国公民切勿前往交火地区,刚东部伊图里、北基伍、南基伍、上韦莱等省面临极高的武装袭击、人质绑架风险,涉中国公民和机构恶性案件多发。请在上述高风险四省的中国公民加快撤离。目前,刚果(金)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恐怖主义风险、武装冲突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示威冲突风险、物资短缺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刚果(金)各地,尤其是首都金沙萨、北基伍省、南基伍省、伊图里省、上加丹加省、卢阿拉巴省等地,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公布的疫情防控措施,避免或谨慎前往传统高危敏感地区与疫情高发区,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对安全事件、集会抗议和疫情发展的最新报道,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外出,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住处定期通风消毒,提前储备足够的生活必需品与防疫物资,提高驻地安保等级。中方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袭击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刚果(金)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尼日利亚尼军方在卡杜纳州开展安全行动打击暴力犯罪,卡齐纳州一警方检查站遭武装袭击,埃博尼州霍乱疫情已致9人死亡,极端组织ISWAP炸弹袭击总统布哈里未遂,并在博尔诺州袭击博科圣地车队,社会治安、恐怖主义及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高企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5日,尼日利亚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超26万例,累计死亡病例3155例。1月3日,尼日利亚军方称该国军队在代号为“森林健康”的行动中,在北部卡杜纳州击毙4名武装匪徒并缴获大量武器及弹药。去年12月26日晚间,卡杜纳州卡朱鲁一社区遭疑似劫匪袭击,约20人被绑架。尼军方表示,打击暴力犯罪活动将持续进行,并敦促民众提供可靠、及时的信息,以便尽快恢复正常秩序。1月2日,警方表示,北部卡齐纳州一处警察检查站遭武装袭击,警方击退袭击者并击毙一名枪手。另外,1月3日,尼政府部门通报称,位于该国东南部的埃邦伊州已有9人死于霍乱,目前还有约30例病例正在住院治疗。此前,尼政府已向该地区派遣了应急医疗队伍。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2年12月30日至31日,极端主义组织“伊斯兰国西非省”(ISWAP)成员在尼日利亚博尔诺州阿巴达姆(Abadam)附近袭击了一支博科圣地武装分子的车队,造成至少30人死亡。2016年,博科圣地部分成员脱离该组织,组成ISWAP并宣布效忠“伊斯兰国”。12月29日,尼日利亚科吉州奥凯内市发生一起针对总统布哈里的爆炸袭击,造成至少4人死亡,ISWAP对此宣责。爆炸在布哈里总统访问科吉州当地项目前发生,总统无恙。2022年,ISWAP武装分子试图在尼日利亚博尔诺、约贝州等东北部据点外占据更多阵地,并声称在尼中部和南部的埃多、科吉、尼日尔、翁多和塔拉巴州发动多次袭击。未来数月,该组织料愈发活跃,并可能在2023年2月全国大选及3月州长选举前后进一步增加袭击频率。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尼日利亚政局总体平稳,2023年2月25日计划举行总统选举,2022年9月28日正式进入竞选期,国内多地料举行政治集会和相关活动,对立党派支持者间或发生冲突及政治暴力,当局料加强安保措施,并可能采取临时宵禁等限制性政策预防大型骚乱。尼安全形势持续复杂严峻,东北部“博科圣地”恐怖势力持续活跃,自杀炸弹袭击与武装袭击事件多发。尼日尔州、卡杜纳州两州交界地区绑架犯罪团伙活动较前更为频繁,并可能流窜至两州其他地区作案,当地中方企业和人员成为武装袭击、绑架等目标的风险陡增。近年来,高贫困率、高失业率、民间枪支泛滥,导致社会治安欠佳,针对外资企业与外籍人士的抢劫、绑架事件时有发生,目的通常是“绑架换赎金”。绑架高发地点也在不断变化,传统高发区是尼日利亚三角洲地区,但近年在北部及西北各州也多有发生。2020年10月以来,尼日利亚爆发反对警察暴行的和平示威,并演变成数十年来对执政精英的最大挑战之一。2021年,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在纪念尼日利亚独立61周年的讲话中表示,该国面临的诸多问题是自1967年至1970年的内战以来最具挑战性的。部族、教派、地区等矛盾频繁引发械斗、骚乱等群体性事件,尤其是尼中部“中间地带”多宗教信仰和各民族混居地区,社会矛盾异常尖锐、错综复杂,游牧部族与定居族群间常因牧场与水源纠纷爆发冲突。尼南部三角洲武装势力长期活跃,常袭击当地油气设施;南部几内亚湾海盗绑架与袭击风险仍较高,持续威胁海上安全和国际物流供应链。除新冠疫情外,全国多地常年流行的疫情包括:拉沙热、脊髓灰质炎、黄热病、霍乱等。2022年7月14日,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领馆发布安全提醒称:当前,尼日利亚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博尔诺州、约贝州、阿达玛瓦州等地恐怖组织活动频繁,奥贡州、奥逊州、卡杜纳州、赞法拉州、尼日尔州等地接连发生武装绑架、抢劫等恶性安全案件,近期应暂勿前往上述地区。此外,谨慎前往科吉、拉各斯、高原、埃基蒂、阿南布拉、埃努古、纳萨拉瓦、贝努埃、埃邦伊、塔拉巴、卡诺、包奇、河流、克罗斯河、埃多、翁多、阿比亚、阿夸伊博姆、巴耶尔萨、三角洲和伊莫共21州,该提醒有效期至2023年1月6日。目前,尼日利亚的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族际暴力风险、恐怖活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示威冲突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尼日利亚各地,尤其是尼东北部、中间地带、南部等高危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对各类安全事件的跟踪报道,提高警惕。在外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措施,避免相关法律风险,避免前往尼东北部地区、什叶派与逊尼派混居地、政府与军营设施、政治集会场所、各宗教节庆场所、中部民族部族混居地、犯罪案件高发地区(尤其是高速公路、偏远农村灌木丛、几内亚湾海盗活跃区域)、疫情高发区、油气设施、学校、集市、难民营地、公交枢纽等,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适度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中方在外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同时,应严格遵循尼日利亚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南非卫生部称不会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防疫限制措施,当局审理涉嫌去年12月22日绑架中国人的罪犯,过去4个月麻疹病例较2021年同期飙涨10倍,非国大在布隆方丹集会庆祝党建日,警方提醒假期后道路安全形势严峻,通往津巴布韦的跨境巴士遇袭致2死1伤,接壤莫桑比克口岸连发两起司机绑架案件,社会治安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5日,南非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超404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0万例。1月5日消息,南非卫生部近日表示,尽管中国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激增,但南非不会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行旅行限制和核酸检测,并告知公众无需恐慌。1月3日,南非当局审判3名涉嫌绑架勒索中国人的罪犯。去年12月22日,1名中国人及1名亲友在立法首都开普敦市莫布雷(Mowbray)地区遭遇绑架。当局随后开展行动,于12月26日及28日在该市卡耶利沙地区逮捕嫌疑人并先后找到2名受害者,其中1人生还。近期,南非大开普敦地区对外国商人及其家人的绑架、勒索和敲诈案件日益引发关注,来自中国、孟加拉国等国公民常被当做目标。警方数据显示,豪登、夸祖鲁-纳塔尔和西开普省的绑架事件最多。另外,2022年12月1日至22日,南非卫生官员共报告128例麻疹病例,使得9月1日以来的累计病例总数达227例,但2021年同期仅报告21例。其中,林波波省(110例)、普马兰加省(64例)和西北部省(27例)位列前三。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8日,非洲人国民大会(ANC)将在南非司法首都布隆方丹的莫莱梅拉体育场举行政治集会,庆祝政党成立纪念日,总统拉马福萨将与会并发表讲话。1月4日,南非警方通报称,随着新年假期结束,南非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逐渐严峻,提醒民众须注意出行安全。当日,自由州省境内的国家三号高速公路连续发生多起车祸,并造成严重道路拥堵,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另外,2022年12月22日,一伙武装分子抢劫了一辆经N1高速从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开往津巴布韦的跨境客车,造成2死1伤。据悉,针对南非和津巴布韦间跨境巴士的抢劫案有所上升,过去两年两国至少发生15起此类罪案。12月19日,南非接壤莫桑比克的普马兰加省科马蒂波特(Komatipoort)的Lebombo边境口岸因过境人数增加出现延误,增加了机会主义犯罪、危险驾驶和绑架的可能性。12月8日和15日,两名卡车司机遭绑架勒索,其中一名在支付了5万兰特后被释放,另一名被当局救出。预计过境延误和道路拥堵料延续至新年假期后。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南非政局大体稳定,总体属安全可控。2022年12月19日,现任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再次当选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主席,或被选为党派候选人参与2024年总统选举。另外,南非国内枪支较泛滥,犯罪率高居世界前列,持械拦车、入室抢劫、盗窃等犯罪频发;个别地区示威骚乱时有发生,常殃及当地中国公民、中资企业与华商,安全隐患长期存在。近年来,因经济持续低迷、高失业率(本轮新冠疫情前已高达29%)等问题,部分南非民众排外情绪日益高涨,排外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社区针对部分外籍人员的暴力活动不断,有的地方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在南中国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值得引起高度重视。2022年一季度,南非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9%,经济规模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但受疫情反弹及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国内物价不断上涨,民生问题进一步恶化,犯罪事件有所攀升。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国暴力犯罪数量较2021年同期上升15%,其中劫车(19.7%)、武装抢劫(13%)和谋杀(22.2%)犯罪增长显著,西开普省开普敦市、夸祖鲁-纳塔尔省德班市以及豪登省约翰内斯堡市及其周边地区犯罪率最高。第二季度犯罪率继续上升,谋杀案数量较2021年同期增长11.5%,共有6424人被杀。高密度、低收入地区因警力占比较低,最易受到犯罪行为影响。因恶性事件频发,政府应对不力引发民众不满情绪,反对派及民间团体或发起集会示威。目前,南非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示威冲突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工会组织运动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物资与服务短缺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南非各地,尤其是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德班、比勒陀利亚、布隆方丹等中心城市,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提高警惕,避免非必要出行,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措施,避免相关法律风险;同时,应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发展形势,提高防控意识,加强个人卫生防护,避免前往疫情风险区,避免恐慌情绪;如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致电当地流行病机构或公共医疗机构,并积极配合医疗机构的治疗工作,切勿隐瞒病情或接触史。中方人员应提高驻地与施工现场安保等级,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以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南非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驻匈牙利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发布日期:2022-12-21

近日,在匈牙利发生数起涉中国公民治安事件。驻匈牙利使馆高度重视,已通过工作渠道与匈警方加强联系,要求其切实保护中国公民安全和合法权益。

匈牙利年末传统节日临近,驻匈牙利使馆在此提醒全体在匈同胞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一是避免单独前往人烟稀少或治安情况不佳的街区,匈冬季天黑较早,夜间尽量不在外单独长时间逗留。二是避免携带大量现金外出,以免无意间“露富”引起不法分子关注。三是冷静应对,如遇险情应以自身安全为要想方设法尽快脱身,及时报警并留取证据。

驻匈牙利使馆领侨处新设中国公民咨询专线061-4133381,旅匈同胞可通过上述专线(对外接待时间除外)或budapest@csm.mfa.gov.cn邮箱联系使馆。遇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匈牙利报警电话:107)并请拨打以下电话寻求协助。

联系电话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 

+86-10-59913991

驻匈牙利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0036-30-692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