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风险预警 | 缅甸、伊朗、突尼斯

来源:走出去服务港 发布日期:2023-02-02【字体: 正常

缅甸马圭省中资服装厂人员被绑2日后安全获释,国管委新版政党注册法引发反对派谴责,当局1月实施全国人口普查和反恐入户检查,克伦、克耶、掸邦及实皆省武装冲突持续,大选前后料进一步加剧,局部政治稳定性、局部武装冲突及社会治安风险高企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30日,缅甸新冠感染确诊病例超63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9万例。1月26日,缅甸国管委发布新版国家政党注册法,规定在该部法律发布之日起60天内,所有政党须重新向联邦选举委员会申请注册,如若逾期不重新注册,政党自动撤销。新法规定成立政党的人士需签署保证书,还在成员数量、注册资金和办公场所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要求。部分反对党和活动人士谴责新法,仰光等地或举行抗议活动。批评人士指,按照新法大部分政党或面临被解散的风险,将让军方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USDP)在下半年的大选中占据优势。军政府此前承诺,将于2023年举行掌权以来的第一次大选。同时,缅甸军方当局下令在1月9日至31日进行全国人口普查和收集名单,并进行反恐入户检查,其目的不仅为大选中的选民汇编,更为了识别人民保卫军(PDF)和收集敌我信息。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近日缅甸抢劫、绑架等治安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也有涉我公民。2023年1月26日,位于缅甸马圭省巴扣谷县耶瑟玖镇的一中资服装厂有持枪团伙闯入,服装厂经理和1名中国籍纺织顾问被绑,绑匪索要10亿缅币现金,所幸在缅军及中国驻缅使馆等方面协调努力下,包括中国籍公民在内的被绑人员于28日晚安全获救。1月23日,缅甸克伦邦分离武装“民主克伦仁爱军”(DKBA)放火烧毁该邦帕亚松祖(Payathonzu)的五栋建筑,包括一处位于缅泰边境的移民办公室。1月21日,缅甸军方对该地区实施空袭,摧毁多座建筑物。1月21日,实皆省甘勃卢镇遭疑似红鹰人民防卫军袭击,2名亲政府Pyu Saw Htee民兵组织成员被杀,据悉意在破坏当局大选前的人口普查工作。1月15日,缅甸军方当局在克耶邦首府垒固镇的一次活动遭人民防卫军(PDF)袭击,造成1死数伤。1月13日至14日,缅军部队在掸邦与果敢联盟军(MNDAA)发生冲突,造成多名安全人员死亡。目前,缅军与各地分离武装及亲缅甸民族团结政府(NUG)的反政府武装冲突不断,特别是北部和东部邦省,亲NUG的武装分子在多地实施爆炸袭击,破坏军队、政府及公用设施,并对军方人员及亲军方的地方官员实施“暗杀”,预计今年大选前后社会安全风险进一步攀升。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2023年1月31日,缅甸国家紧急状态达到现行宪法规定的最多两年持续期。根据宪法,军方需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半年内举行大选,并在大选之后将政权交给获胜的政党。2022年12月以来,仰光跨江渡轮、茵盛镇区军营、明加拉栋空军基地、克伦邦妙瓦底变电站、孟邦直通镇货运列车等发生爆炸,缅甸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21年2月1日,军方因不满大选结果接管政权,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8月,军政府宣布下一届大选筹备工作将于2023年8月结束,当年年底前将举行自由、公正的多党制民主大选。军政府执政以来,缅甸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上升;政党斗争、军方与缅北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之间冲突扩大,低收入和冲突地区安全态势愈发紧张。目前,缅甸国内局势依然严峻,对立矛盾的局面可能进一步激化;虽然缅甸军方当局总体掌控全局,但全国反军方示威活动持续,且有部分舆论媒体散播不实涉华负面言论,试图煽动针对中国和中缅合作项目的情绪。2021年9月7日,“民族团结政府”(NUG)向缅甸军方宣战,标志着缅甸军方与多方组织长达数十年的冲突升级。克钦邦、掸邦、克伦邦等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控制地区战事冲突也时有发生。商业首都仰光、曼德勒等主要城市频遭反军政府武装袭击,2022年上半年“武装冲突地点和事件数据项目”(ACLED)统计的数据显示,在仰光地区,反政府武装“人民防卫军”(PDF)袭击高发地点包括:莱达雅区(Hlaingthaya)、北大光区(North Dagon)、南大光区(South Dagon)、North Okkalappa镇及Shwepyitha镇。目前,缅甸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武装冲突风险、工会运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缅甸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尤其是若开邦、钦邦、掸邦、克钦邦等地的冲突集中高发地,以及仰光、曼德勒等中心城市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上述高危与敏感地区,密切关注传统与社交媒体对军方动向、疫情和各类安全事件的跟踪报道,常抓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做好较长一段时期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在外人员应减少在民族混居地、政府、执政党或军警部门相关建筑、设施或车辆、各类宗教场所、示威敏感热点区域等周边逗留的时间,避免谈论民族、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中资企业应采取必要防范措施,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用好缅当地和周边联防联保力量,做好绑架袭击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并提前购买相关特定保险,以减少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缅甸军警部门、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伊朗伊斯法罕军工厂遭无人机袭击,西北最大工业园区炼油厂油罐爆炸,西阿塞拜疆省地震死伤超440,阿塞拜疆大使馆遭枪击致阿方撤离人员及家属,局部武装冲突、重大自然灾害及国际关系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30日,伊朗新冠感染确诊病例超756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4万例。1月29日,伊朗国防部发表声明称,成功击退了针对中部城市伊斯法罕一处军工车间的无人机袭击。三架无人机均为“武装四轴飞行器”,携带小型炸弹。伊朗消息人士称,美方及以色列参与袭击,装有弹道导弹的伊朗仓库是被攻击目标。另外,1月29日凌晨,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阿扎沙赫尔市一大型工业园区炼油厂油罐发生爆炸。1月28日晚,伊朗西阿塞拜疆省霍伊市附近发生5.9级地震,截至29日凌晨已造成7死440伤,大量房屋被毁。目前,一些受灾地区出现低温降雪天气,另有一些地区停电,伊朗政府已发布红色地震预警,并展开救援工作。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29日,阿塞拜疆外交部称已从伊朗撤离使馆工作人员及家属。27日,阿驻伊朗大使馆发生一起枪击事件,致使馆一名安保负责人死亡,另有两人受伤,阿总统阿利耶夫称这是一起“恐袭事件”。同日,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表示,情报和安全部门认定枪击事件不是“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的行动”,而是出于个人动机。自去年10月以来,伊朗与阿塞拜疆两国关系日益紧张,边境摩擦不断并互指对方发表敌对言论。本月,阿塞拜疆决定任命有史以来首位驻以色列大使,恐对伊阿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伊朗政局大体稳定,国内治安情况总体较好,但自2017年底以来,在境外势力的介入下,伊朗国内已爆发数轮大规模反政府集会示威,并衍生一系列矛盾冲突。随着美国对伊朗的持续“极限制裁”,国内民生问题料持续引发周期性抗议示威。此外,伊朗所有边境地区,尤其是西部和东部地区,分离主义、极端主义或激进主义武装组织的安全威胁始终存在,地区紧张局势与武装冲突风险持续高企。伊朗西北与伊拉克边境地区时常发生安全部队与库尔德激进组织及绑匪走私等犯罪团伙的冲突事件。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伊朗作为石油大国在外交领域得到更多话语权,在核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坚定,虽然欧盟积极推动伊核谈判,但美国在部分问题上并未转变政策和放松制裁,短期内谈判或难以取得较大进展。9月中,伊朗总统表示,必须保证解除对伊制裁,伊核谈判才会有进展。另外,冲突导致的油价上涨让长期遭受国际制裁的伊朗经济得到短暂缓解,但政府仍面临通胀高企、失业率增加等社会经济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民众不满情绪。尽管伊朗经济继续面临压力,截至6月,国内GDP较去年同期增长3.8%。2022年9月,一名库尔德女性涉嫌着装违规被道德警察拘留期间死亡,引发该国大规模持续抗议并演变为反政府运动,首都及库尔德地区发生骚乱,动荡蔓延至石油行业。伊朗当局指责外国势力干涉煽动,采取高压措施试图平息骚乱。目前,伊朗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国际关系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恐怖活动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伊朗各地,尤其是首都德黑兰、胡齐斯坦省、戈勒斯坦省、洛雷斯坦省、中部伊斯法罕、库姆等中心城市,以及西北部库尔德人、东部俾路支人(尤其是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南部逊尼派阿拉伯人等聚居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前往各高危敏感及受灾、受疫情影响地区,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减少在民族种族混居地、示威集会敏感地区、美国及其盟友外交机构与企业、节庆纪念活动场所、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宗教场所与教育机构、能源设施与输油管线周边、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民族、社会、政治、宗教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同时,应严格遵循伊朗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突尼斯多行业工人拟罢工抗议薪资及经济政策,学生群体首都集会吁提高补助及生活待遇,穆迪下调突主权信用评级至Caa2且展望负面,“复兴运动党”首都示威要求当局释放被捕副主席,工会运动、集会示威与国家经济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30日,突尼斯新冠感染确诊病例超11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2.9万例。2月7日至9日,突尼斯的垃圾填埋场工人计划举行全国罢工,以应对工人和当局之间持续存在的劳资纠纷。1月26日,学生群体在突尼斯首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外举行抗议,要求发放更高的补助和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1月24日晚,突最大工会突尼斯总工会(UGTT)在与当局协商成功后,将原定1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交通总罢工延至3月15日至16日。该行动旨在谴责政府所谓的“对上市公司的边缘化”。近期,由于失业率高企、通胀持续上升及反对党不断呼吁举行反政府示威,数千名抗议者定期走上突尼斯各大城市街头,谴责不断恶化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总统赛义德通过法令进行统治的决定,各地抗议活动和相关冲突料持续至2月底。另外,1月28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突尼斯主权信用评级至Caa2,前景展望为负面。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28日,突尼斯活动人士在首都市剧院外举行抗议活动,声援巴勒斯坦人民。1月19日,活动人士在首都司法部外集会示威,要求释放突反对党“复兴运动党”(Ennahdha)副主席、前总理阿里·拉哈耶德。抗议者声称,当局的逮捕行动是为了转移人们对2022年12月立法选举中低投票率的关注。另外,受益于邻国阿尔及利亚的安全局势有所改善,近期突阿两国接壤地区的武装袭击及走私活动减少,突尼斯南部边境线的泰塔温、吉比利、托泽尔及加夫萨省安全风险有所降低,但北部坚杜拜、卡塞林及卡夫省仍有武装分子活动迹象,主要集中在查姆比山、姆吉拉山、萨鲁姆山和萨姆马马山山脉地区。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近年来,突尼斯因政府财政紧缩政策与物价高涨导致的抗议示威时有发生,突尼斯一般治安案件有所增加。2021年7月下旬以来,突尼斯主要城市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政府抗击新冠疫情不力、缺乏有效措施提振经济并解决失业问题;示威者要求解散政府和议会,在部分地区与警察发生冲突。7月25日,总统赛义德宣布,为应对国家当前严峻形势,根据宪法相关条款采取多项紧急措施,包括解除时任总理希沙姆·迈希希的职务、暂停议会活动一个月、取消所有议员的豁免权。2022年2月以来,赛义德先后解散最高司法委员会、议会并宣布成立全国协商委员会负责起草新宪法。一系列举措遭反对党及突尼斯总工会的谴责与反对,认为赛义德企图借此进一步扩大对国家机构的控制以便连任总统。7月25日,突尼斯修宪公投通过,新宪法草案获批;9月15日,总统赛义德公布新选举法草案,规定选民将投票给个人而非一份名单;12月17日,当局举行立法选举,官方数据显示投票率仅11.2%创历史新低,反对派持续集会质疑赛义德政府合法性,呼吁提前举行总统选举。2022年以来,突尼斯经济压力日益加剧,物价不断上涨,基础商品普遍短缺,失业率约为18%,加剧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10月中旬,突尼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19亿美元救援计划达成初步协议。2023年1月,评级机构穆迪下调突尼斯主权信用评级至Caa2,前景展望为负面。自2015年突尼斯系列恐袭以来,全国一直处于“紧急状态”,以持续打击国内恐怖主义;当前紧急状态已延长至2023年1月底。虽然持续反恐行动已削弱武装分子在突实施重大袭击的能力,但未来数月仍然不排除针对突政府、军警人员、旅游景点、西方外交机构、西方人士经常聚集场所等发动小规模袭击的可能。突尼斯境内对应的高危敏感地区包括:距离阿尔及利亚以及利比亚边境40公里范围内的坚杜拜省(Jendouba)、卡塞林省(Kasserine)、卡夫省(Kef)、梅德宁省(Medenine)等区域。目前,突尼斯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恐怖活动风险、工会组织运动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突尼斯各地,尤其是首都地区、西部及东南部边境各省等,各中资企业及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以上高危敏感地区,尽量减少在政府与军警设施、宗教礼拜场所、政治集会场所、油田、集市、公交枢纽、加油站、热门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逗留的时间,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警惕,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适度提高安保等级,注意安全防备,做好骚乱恐袭应急预案。中方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突尼斯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