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风险预警 |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

来源:走出去服务港 发布日期:2023-01-18【字体: 正常

印度尼西亚德龙工业园现暴力冲闯园区恶性事件致1名中国人死亡,雅加达千余村长抗议要求任期延长,反对党首都抗议谴责失业及就业法案,当局正式拘捕巴布亚省长引发当地骚乱,反政府武装频繁袭扰巴布亚高地省宾通山县,强降雨袭击爪哇岛致多省洪灾,集会示威、局部武装冲突及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16日,印度尼西亚新冠感染确诊病例累计超672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6万例。据当地媒体消息,1月14日晚间,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德龙工业园北莫罗瓦里基地某镍铁冶炼厂因抗议升级为骚乱事件导致全线停产。1月16日,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警方发言人迪迪克(Didik Supranoto)称,一劳工团体14日在PT Gunbuster Nickel Industry (GNI)冶炼厂举行抗议时爆发冲突,造成1名印尼工人和1名中国工人丧生的恶性事件。印尼国家警察局长利斯托对媒体表示,在该事件中被拘的71人里有17人涉嫌故意破坏,超过500名军警成员已被部署到该地区。停工后,该厂计划于17日恢复运转。根据印尼警方的数据,GNI工厂约有11000名印尼工人和1300名外籍人员。1月17日,中国驻印尼使馆就德龙工业园近日发生的冲突事件答记者问时表示,该事件发生后,中国驻印尼使馆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了解并核实有关情况。据印尼当地政府和警方介绍,少数园区外不法分子因个人诉求煽动该起事件,强行进入园区,恐吓、干扰园区内正常作业的员工,并进行打、砸、抢、烧。事件造成1名中国工人和1名印尼工人死亡、多人受伤,部分设备和设施损毁,生产被迫暂时陷于停顿,当地工人不能上班,园区和周边经济社会生活受严重影响。另外,1月14日,印尼反对党工党(PB)的支持者在首都雅加达总统府外举行抗议活动,谴责失业等相关问题。这是该党全国示威运动的一部分,之后将宣布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的候选人。1月10日,印尼“人民劳工运动”(Gebrak)的活动人士在首都雅加达众议院(DPR)外举行抗议活动,谴责该国的创造就业法。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17日,印尼首都雅加达的数千名村长举行抗议,要求将职务任期从目前的6年延至9年。1月16日,东爪哇当局在首府泗水地区法院审判5名涉及去年10月该省马琅县体育场踩踏事件的嫌疑人,马琅市阿雷马足球俱乐部的支持者或在法院外集会示威。另外,1月11日,印尼肃贪委员会在巴布亚省警方、情报部门和当地安全部队协助下,以涉嫌贪污受贿罪正式拘押该省省长卢卡斯。1月10日,在当局押送其前往雅加达期间,巴布亚首府查亚普拉机场(DJJ)附近发生骚乱,造成至少1人死亡、3人受伤。印尼总统佐科表示,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必须尊重执法部门的法律程序。印尼政治、法律和安全事务统筹部长称,卢卡斯被捕后,中央政府将另任巴布亚省代理省长。另外,1月11日,印尼反政府激进组织“巴布亚武装团伙”(KKB)人员袭击了巴布亚高地省宾通山县奥克西比尔乡一座地方政府大楼。1月9日,KKB武装分子放火焚烧了当地学校,并枪击一架降落在奥克西比尔机场(OKL)的飞机。1月6日,印尼中爪哇省北部地区古突士县因连续强降雨导致洪水,造成千余人无家可归。该省多个县乡自2022年12月31日起受持续降雨袭击。1月3日,印尼爪哇岛万丹省板底兰县(Pandeglang)帕曼邦乡(Panimbang)因洪水影响部分道路关闭。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印度尼西亚政局趋于稳定,民选政府获军方力挺,总体属安全可控。2019年4月17日,印尼举行“五合一”大选,现任总统成功连任。2020年12月9日,印尼在全国270个地区同时举行地方选举。印尼国内极端宗教暴恐威胁持续,民族宗教矛盾宿怨短期难以消弭,社会不安定因素仍长期存在,其中巴布亚自治地区形势复杂,当地分离武装及独立组织一直持续开展相关运动,省内武装冲突及示威抗议活动频发。2021年6月,当局提出巴布亚特别自治法案问题清单,着手研究该省区域发展及扩张等议题。2022年3月,政府表示,将在该省增设新的行政区划,遭原住人士反对,认为其危及巴布亚自治权及原住权利,此后相关示威活动及暴力冲突不断。6月30日,国会通过该项备受争议的法案,确定在巴布亚省增设三个省区。受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响,2020年印尼全年经济增幅同比下降2.07%,系印尼经济自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得益于疫情缓解和政府采取的诸多措施,2022年印尼经济出现复苏势头,一季度印尼经济同比增长5.01%,二季度吸引15亿美元外国金融投资。印尼央行预计,2022年经济增速将在4.5%至5.3%之间。但是,印尼经济仍面临通货膨胀持续较快攀升、消费者信心不足、旅游业复苏差距较大等挑战,而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风险,也给未来经济增长带来进一步压力。此外,印尼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海啸和火山等地质灾害较为频繁。目前,印尼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工会运动风险、恐怖活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印尼各地,尤其是首都雅加达、日惹、棉兰、泗水、巴东、万隆等中心城市,以及巴布亚省、西巴布亚省、南巴布亚省、中巴布亚省、中部高地巴布亚省和、苏拉威西岛内各省,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传统敏感地区,密切关注传统与社交媒体对各类安全事件和灾情疫情的跟踪报道;中资企业应采取必要防范措施,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驻地安保等级,做好绑架袭击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并提前购买相关特定保险,以减少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印尼军警部门、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巴基斯坦信德省地方选举多次延期后进入二阶段,党争持续料现集会示威,旁遮普省首席部长同意解散议会,开普省或紧随其后,巴塔武装袭击白沙瓦警局致3死,巴控克区不满通胀加剧等经济问题举行反政府抗议,局部政治稳定性、集会示威与恐怖主义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16日,巴基斯坦新冠感染确诊病例累计超15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3万例。1月15日,巴基斯坦信德省卡拉奇地方选举在数次延期后进入第二阶段。1月13日,巴选举委员会(ECP)推翻了省议会取消卡拉奇、海德拉巴和大都(Dadu)投票的决定。1月12日晚,执政的巴基斯坦人民党(PPP)宣布,由于盟友“统一民族运动党”(MQM-P)的保留意见,计划取消选举,立即遭“正义运动党”(PTI)和“伊斯兰大会党”(JI)等反对党异议,进一步加剧选举紧张局势。第二轮选举原定2022年7月24日举行,但已被推迟三次,MQM-P因担心选区划分对己方不利,拒绝接受选举结果;JI则一直要求按计划选举,两党团体曾多次举行相关抗议活动。另外,1月14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长拒绝批准省议会解散协议,但根据宪法,该省议会将在首席部长同意后的48小时内自动解散。1月12日,该省首席部长签署了省议会解散意见。据悉,开普省议会将在未来几天采取同样方式解散。省议会解散后须指定一名看守部长,之后选举委员会将在90天内确定新一轮选举日期。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13日至14日,约7名“巴基斯坦塔利班”(TTP)武装分子袭击开普省首府白沙瓦一处警局,造成至少3名警察死亡。1月13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达尔地区反对党“HDT”领袖被捕,其支持者或持续抗议至1月底。该党活动人士最近在瓜达尔持续集会示威并封锁道路,反对多个建设项目,并于去年12月26日冲进警察大楼导致1名警察死亡。另外,1月13日,巴基斯坦人民工人党(AWP)在首都伊斯兰堡集会示威,抗议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不断上升。巴控克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近日举行反政府抗议活动,就通货膨胀加剧、小麦补贴取消、电费税收增加以及政府征用土地等议题表达不满,或引发局部骚乱。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2022年以来,巴基斯坦政界人士及社会民众两级分化日益严重,伊姆兰·汗民望仍保持高位,谢里夫总理联合政府面临多重政治和经济危机挑战。2022年4月,巴基斯坦时任总理伊姆兰·汗遭议会不信任动议罢免,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PML-N)党主席夏巴兹·谢里夫当选为新总理。自此,伊姆兰·汗持续发起示威,以迫使现政府解散并宣布新的大选日期。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影响,巴经济正经历通胀上升、外汇紧缩的不良状况。6月2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将巴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并确认巴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和优先无担保债务评级为B3。为争取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求以获得金援,巴政府迄今已上调燃油价格、电价,加大征税并推出紧缩措施。8月29日,IMF宣布巴获得8.94亿美元特别提款权,或能暂时缓解巴经济困境,但油电价格上涨不止、失业率高企、物资供应短缺等情况恐加剧国内民众压力,激发更多不满情绪与示威抗议。经济问题也可能导致犯罪率激增,首都伊斯兰堡的统计数据显示,与前一年相比,2022年犯罪率大涨,入室盗窃和小偷小摸的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手提包和电话盗窃案。另外,虽然巴军警反恐行动取得一定积极效果,但宗教极端暴恐威胁持续,多地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22年11月底,巴基斯坦塔利班发表声明,宣布单方面结束与巴政府的停火,在俾路支省和开-普省等全国范围内恢复对安全部队和平民的袭击。俾路支武装组织BRAS联盟和信德革命军已宣布正式结成军事行动同盟,其共同目标是“解放”俾路支省和信德省,“俾路支解放阵线”(BLF)和“俾路支解放军”(BLA)还经常袭击中国资助的俾路支省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相关项目,未来走廊建设面临的激进分离主义威胁料持续高企。据巴基斯坦智库“和平研究所”(PIPS)报告称,2021年巴全国共报告207起恐怖袭击事件,较2020年增加42%;共造成335人死亡、555人受伤,死亡人数较2020年增加52%。2022年初以来,巴基斯坦恐袭事件呈多发态势,俾路支省境内民族分离势力有所抬头,“俾路支共和军”(BRA)与“俾路支联合军”(UBA)合并而成的“俾路支民族主义军”(BNA)以及“俾路支解放阵线”(BLF)频繁对安全部队、平民发动袭击。2022年7月,中国外交部和驻巴使领馆发布通知,提醒中国公民暂勿前往俾路支省和开普省,谨慎前往巴其他地区,提醒有效期至2023月1月15日。目前,巴基斯坦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恐怖活动风险、武装冲突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国家经济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及自然灾害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巴基斯坦各地,尤其是首都伊斯兰堡、奎达、拉合尔、卡拉奇、白沙瓦、海得拉巴、瓜达尔港、拉瓦尔品第等中心城市地区以及印巴边境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非必要出行,注意安全防备及防范当地疫情,适度提高驻地安保等级,减少在各类宗教节庆场所、什叶派游行队伍、什叶派集会礼堂、什叶派清真寺、政治集会、政党设施、民族种族混居地、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学校与医院、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宗教、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关注极端分子的各类威胁信号。同时,应严格遵循巴基斯坦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斯里兰卡学生组织持续抗议反对政府拘留活动人士,北方省首府大学附近集会反对总统视察,防长表示将裁军三分之一节省开支,工人短缺致全国多条铁路服务中断,亲民主人士多地抗议支持被拘活动者,当局取消新冠防疫入境限制措施,示威冲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中断、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持续预警

截至2023年1月16日,斯里兰卡新冠感染确诊病例累计超6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6万例。目前,斯政府已取消新冠防疫入境限制措施,入境旅客不再需要提供起飞前的病毒检测阴性结果或疫苗接种证明,抵境时也无需检测或隔离,但在斯期间检测呈阳性者须隔离7天。另外,公交载客量需与座位数一致,用餐、室内聚会和零售场所在采取社交距离措施的情况下可运营,但禁止未经授权的公众集会。1月16日,斯里兰卡“国际大学生联合会”(IUSF)在商业首都科伦坡等地举行反政府抗议,反对当局根据《防止恐怖主义法》(PTA)延长该组织召集人的拘留期。PTA允许政府不经审判就拘留个人进行审讯,拘留期最长90天。自多名学生人士因被控煽动大规模骚乱被拘以来,相关抗议活动已持续数月,IUSF还在科伦坡组织了宣誓书签署活动,去年11月起活动演变为骚乱并造成严重的公共设施破坏。1月15日,斯里兰卡北方省首府贾夫纳大学附近举行抗议活动,反对总统维克勒马辛哈视察,警方使用水枪驱散人群。总统原计划参加在当地举行的丰收节活动(Thai Pongal)。迫于经济危机,1月13日,斯里兰卡国防部长表示,该国计划在2024年之前将目前约20万人的军队规模削减1/3至13.5万人,到2030年削减至10万人,以节省国防开支。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3年1月16日,斯里兰卡铁路公司取消了当日起的30班短途列车,受影响路线包括山区线、海岸线、普塔拉姆线和卡拉尼山谷线。1月12日,铁路当局暂停了42列火车服务。由于工人短缺,全国铁路服务可能持续中断至1月底。1月11日,亲民主人士在全国多地抗议支持被拘留的活动人士,集会地点包括南方省首府加勒、西方省尼甘布以及科伦坡Thimbirigasyaya区。

点评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2022年4月至7月间,斯里兰卡政局因陷入严重经济危机而持续动荡,多名时任政府官员辞职,42名议员退出执政联盟,国内多地爆发示威抗议,要求时任总统和总理下台。5月,反对党“统一国民党”领袖维克勒马辛哈就任新总理。7月13日,时任总统拉贾帕克萨辞职,马辛哈代行总统职权。7月20日,马辛哈当选总统,现已完成新政府组建。目前,斯里兰卡债务负担沉重、外汇储备不足、通货膨胀高企,民生艰难。7月,时任总理宣布,斯政府已经破产,经济危机或持续至2023年年底。9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与斯里兰卡政府达成一项初步协议,将在中期借款框架下,向该国提供为期48个月、约29亿美元资金,旨在帮助该国“恢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债务的可持续性”。根据IMF的评估,斯经济2022年将萎缩8.7%。10月,斯政府批准将该国从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收入国家”降级为“低收入国家”,以期得到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资格。斯社会秩序较好,但近年来刑事犯罪有所上升,频繁发生针商旅游客的盗窃、抢劫案件。此外,各地针对社会、经济、宗教等问题的示威、冲突和罢工活动均时有发生,社会不安定因素仍长期存在。近年来,多数派佛教徒与少数民族间争端与宗教冲突时有发生,常引发人员伤亡与商店、住宅、宗教场所被破坏与纵火。2019年4月,科伦坡等地遭遇连环爆炸恐袭后,虽然紧急状态已解除,但斯里兰卡国内部分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与族际关系仍较敏感。目前,斯里兰卡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政治稳定性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工会组织运动风险、国家经济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斯里兰卡各地,尤其是科伦坡、康提等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岁末年初,更应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旅行”,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意外情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确保在外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各地敏感地区,注意安全防备及预防疫情,尽量避免非必要出行,同时应避免谈论政治、民族、宗教、社会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中资企业应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预计遭受冲突骚乱、恐怖袭击及武装分子袭击殃及的可能。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预计当地偶发性道路封闭禁行与安保措施加强、宵禁与紧急状态等情况。同时,应严格遵循斯里兰卡军警及政府部门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布的最新指示行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