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未来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发布日期:2020-11-11
安永发布《中国走出去》第十期报告《疫情“新常态”下的中企走出去》。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疫情过后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海外国家外商投资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中企海外投资的影响,展望未来中企“走出去”的五大发展趋势,从而帮助中企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新局面,把握契机,获得新的增长点。
中企积极“走出去”一方面可以为中国产品、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谋求更广阔的全球市场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企与海外一些行业领先企业加强投资合作,也可以帮助中企在全球价值链上更快速地攀升。安永认为未来中企“走出去”将有五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关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机遇
拓宽科技应用的新场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将是发展重点。未来传统制造业和消费品领域的企业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尽管许多海外国家均对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投资出台了较严格的审查机制和限制措施,但在先进制造业、应用软件开发等受数字化驱动的低敏感领域仍将有较多投资机会。
趋势二:供应链的“中国+N”发展模式
保障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灵活性,“攻守兼备”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的出口依赖型企业,海外市场与本土市场同样重要,因此设立“中国+N”的供应链结构将是理想模式。吕晨表示:“在‘N’的选择上,人口年轻化、较具有未来发展潜力且邻近成熟发达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将受到更多青睐。我们发现许多符合条件的国家位于‘一带一路’沿线,预计中企将加快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区域供应链中心。”
趋势三: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双轮驱动,带动中企“走出去”
疫情推升了交通运输为代表的传统基建和以医疗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领域的建设需求。近年来,中企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吕晨强调:“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将直接利好具有领先优势的相关中企‘走出去’。”
趋势四:新能源产业迎发展契机,中企加速布局海外优质资产
报告指出,疫情为能源转型带来契机,提倡绿色发展、绿色复苏的国家将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竞争力,未来新能源相关产业将成为中企海外投资的热门领域。吕晨建议:“中企应积极投资海外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加强与先进国家进行能源技术合作,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以实现共赢。也应推动中企相关新能源领域产能和设备‘走出去’,积极与海外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促进投资与合作。”
趋势五:地缘政治风险防控成为“新常态”
疫情使地缘政治风险更加凸显,并成为“常态化”风险。中企投前需密切关注海外国家的外商投资政策变化,投后需注重风险管控与合规。此外,中企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应更加注重对东道国的文化理解,与当地政府与民众建立信任;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更好地实现与东道国互利共赢的合作。
菲律宾允许外资全资拥有大型地热项目
发布日期:2020-11-11
综合菲能源部10月27日官网声明及Rappler、CNN菲律宾、BusinessMirror同日报道,在10月27日举行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整合全球部长级会议上,菲能源部(DOE)部长库西宣布暂停批准新建燃煤电厂申请,并将从地热项目开始,逐步放开新能源领域外资的限制。根据DOE评估,此举有利于菲律宾转向更加灵活、更有弹性、更可持续的电力系统,以适应更新、更清洁、更本土化的技术创新需求。
库西表示,在10月20日签署的DOE部门通告中,阐明了授予可再生能源服务合同中的第三次公开竞争性选拔程序(OCSP3)的相关准则,包括允许外国投资者在大型地热勘探、开发和利用项目(投资额大于5000万美元的项目)中拥有全部所有权。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与菲政府订立财务和技术援助协议(FTAA),并经总统签署批准后,开展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
在9月份的网络研讨会上,菲国家可再生能源委员会(NREB)主席Monalisa 称,根据可再生能源法案,地热可被视为一种矿物,根据菲宪法,矿物可以归属为FTAA适用范围,菲政府也可以将政策扩展到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Dimalanta还表示,只要保证水权由菲律宾人控制,外国投资者可以承担大型水力发电厂建设。
库西一直在推动加快实施菲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达到2万MW。今年7月份,库西就暗示将放开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外资准入限制,并优先考虑资金和技术壁垒较高的地热项目。
在此次部长级会议上,库西重申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承诺,表示希望可再生能源在菲能源可预见的未来发挥重要作用。他指出,截至2019年末,菲律宾在东盟(ASEAN)地区中的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仍占最高的份额。DOE将加快菲当地资源开发,推动菲从基于化石燃料的资源利用技术向清洁能源过渡。
根据DOE数据,截至2019年末,煤炭仍占菲发电来源的54.6%,天然气占21.1%,地热占10.1%,水电占7.1%,石油占3.5%。当前,吕宋有七个意向性燃煤电厂项目,可增加8275MW的额外容量;在米沙鄢 和棉兰老岛有四个意向性燃煤电厂项目,可增加763MW的额外容量。
欧亚经济联盟计划扩大与中国本币结算规模
发布日期:2020-11-04
据俄罗斯经济网近日报道,欧亚经济委员会一体化与宏观经济委员格拉济耶夫当天出席“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视频论坛时表示,欧亚经济联盟美元结算量持续下降。目前,联盟内部本币结算量占比已接近50%。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和中国计划摆脱美元支配地位,使用双方本币进行结算。目前,双方约一半的交易结算不通过SWIFT系统。联盟各成员国领导人已责成进一步就此加强合作,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下一步,欧亚经济联盟将建立自己的货币金融体系,保障交易透明度,提高各国联动效率。目前,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已建立了此类资金转移渠道。
2020年1-9月福建省外经运行简况
发布日期:2020-10-29
2020年1-9月,福建省备案对外投资项目179个,中方协议投资额48.2亿美元,同比增长74.5%;实际对外投资25.3亿美元,同比增长0.03%,规模居全国第7位。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5亿美元,同比增长9%,新签合同额为3.4亿美元,同比下降46.6%。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5459人次,同比下降29.1%;月末在外人数55322人,同比下降22%。
证监会:拓宽企业境外融资渠道 支持境内上市公司“走出去”
发布日期:2020-10-26
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支持优质企业上市,需要拓宽企业境外融资渠道,支持境内上市公司“走出去”,同时也要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提升公司质量,支持上市公司“引进来”。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认真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积极推进境外上市制度改革,拓宽企业境外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借助境外资本市场开展跨境并购。2018年至2020年6月份,上市公司实施跨境并购累计381单,交易金额达4620.23亿元。
下一步,为持续提高公司质量,支持跨境并购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一方面,拓宽企业境外融资渠道,支持境内上市公司“走出去”,支持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借助境外资本市场开展跨境并购。明确对A股上市公司并购境外上市中资企业不再设财务、行业等条件,对于此类并购,与境内公司并购重组执行统一标准,不设其他门槛,取消“中概股”回归前端限制条件,为优质中资企业回归扫清障碍。
支持境内上市公司“走出去”,推动“一带一路”企业合作。要积极鼓励境内上市公司发挥自身技术、业务、融资渠道优势,结合“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企业的特点和需求,通过跨境并购等方式“走出去”,加强合作交流,拓展业务和市场,共同提升竞争力,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另一方面,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境内上市公司实行战略投资。应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支持相关国家和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债券,不断提升境内公司质量。
今年6月18日,商务部会同证监会等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已明确跨境换股的可行性,外国投资者可以其持有的境外公司股权,或者外国投资者以其增发的股份作为支付手段战略投资上市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实施的,要求境外公司为上市公司(在要约收购投资方式下,境外公司可为非上市公司)。
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以取长补短,优化境内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质量,也有利于约束企业行为,维护良好的资本市场秩序。同时,要支持优质境外上市中资企业参与境内市场并购重组,支持相关国家、地区和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一带一路”等相关债券。
由此来看,鼓励更多有实力的境内企业通过跨境并购方式“走出去”,可稳步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能不断提升境内公司质量,二者都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进而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蹄疾步稳 中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0-10-19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十三五”期间,我国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多个领域实现跃升。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3.95万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4.58万亿美元,连续3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16-2019年吸收外资合计达5496亿美元,2017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2016-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合计达6344亿美元,稳居世界前列。
“十三五”期间,我国市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连续4年压缩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数次扩容自贸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举措,为我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大踏步向前。
对外经贸合作实现跃升
翻阅“十三五”期间的对外经贸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多领域累积小步实现阶段性跃升。
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2016-201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6.5%,贸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外贸总值比重由54%提升至59%,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外贸总值比重由37%提升至42.7%,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比重由57.6%提升至58.3%。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900亿元,较2015年增长4.3倍。从义乌首创到全国31个市场复制推广,2019年市场采购贸易出口5629.4亿元,较2015年增长2.2倍。
利用外资大国地位提升。在全球跨境投资持续低迷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不但实现总额的逆势增长,质量也进一步提高。2016-2019年,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3.9%,2019年占比达27.7%,比2015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约为1/5。外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创造了2/5的对外贸易、1/6的税收收入,带动了近1/10的城镇就业。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形势下,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吸收外资都顶住了压力。刚刚出炉的外贸成绩单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国进出口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均创下季度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从4月起,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进出口也自6月起实现了连续双增长。中国不仅稳住了外资外贸,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
规则制度支撑逐步完善
成绩的背后是我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和行动,是我国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不懈努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市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连续4年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清单条目压缩幅度逾64.5%。目前,全国版清单还有33条,自贸试验区版的清单则更短,只有30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指出,负面清单是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推进了我国制度型开放建设。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以来对外资限制程度迅速下降,下降幅度是各主要经济体中最大的之一。“可以说,负面清单的不断压缩是推动中国投资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方式。”
此外,外商投资领域的立法也在逐步完善。2019年外商投资法出台,确立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建立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随后各部门抓紧外商投资法相关配套措施的“立改废”工作,出台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并清理与其不符的法规文件408部。
此外,我国持续降低关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领域为例,从打造全国统一的监管信息化平台,到提出并推动通过《世界海关组织跨境电子商务标准框架》,再到推出跨境电商出口退货监管政策、试点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十三五”期间,我国跨境电商监管走在世界前列。
规则制度的建设,也赢得了国际认可。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46位跃升到第31位,连续两年位居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列。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表示,“十三五”以来,我国制度型开放体制不断建设和完善,国内国际制度不断融合和接轨,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制度性交易成本逐步降低,促进了国际国内各类经济主体开展业务,也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2020年1-9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
发布日期:2020-10-19
2020年1-9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515.1亿元人民币(折合788.8亿美元), 同比下降0.6%,降幅有所收窄。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0504.3亿元人民币(折合1502.4亿美元),同比增长4.5%;完成营业额6381.3亿元人民币(折合912.7亿美元),同比下降8.8%。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0.8万人,9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63.5万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1-9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占同期总额的16.5%,较上年提升4.1个百分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837.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1.3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的55.7%和58.2%。
二是地方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较快。1-9月,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70.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2.4%。其中,东部地区对外投资473.4亿美元,同比增长18.7%;西部地区对外投资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三是部分领域对外投资增长明显。1-9月,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外投资30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6%;批发和零售业对外投资120.1亿美元,同比增长41.1%。
四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较多。1-9月,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18个,合计1248.8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3.1%。其中上亿美元项目301个,较上年增加10个。
五是部分行业对外承包工程走势良好。1-9月,一般建筑、石油化工、水利建设类项目新签合同额增长较快。其中,一般建筑类新签合同额35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8%;石油化工类新签合同额130.9亿美元,同比增长46.9%;水利建设类新签合同额38.4亿美元,同比增长65.5%。
德内阁通过《对外经济条例》第16次修正案 重点关注外资审查领域
发布日期:2020-10-15
德国联邦内阁当日通过《对外经济条例》第16次修正案,以此完成了在外资审查领域引入欧盟合作机制的准备工作。自2020年10月11日起,欧盟成员国将在审查外国投资时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欧盟成员国及欧委会将就正在进行的审查程序进行交流,并在本国外资审查框架下关注相关信息。为此,德国已在经济部设立了联络办公室。新的欧盟合作机制旨在加强对欧盟公共秩序和安全的保护,是在欧盟范围内实现外资审查公平竞争的重要一步。
该合作机制基于《欧盟外商投资审查框架条例》。7月初,德国新修订的《对外经济法》正式生效,为引入欧盟合作机制提供了法律基础。新的《对外经济条例》修正案负责具体实施。此外,德国联邦政府正在讨论《对外经济条例》第17次修正案的有关细节。其修订重点是,将需要着重审查的企业范围扩大到高技术和未来技术的制造商和开发商。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安全风险评估防范专题讲座在福州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0-10-14
为帮助我省“走出去”企业加强境外投资合作安全风险防范与应对,促进我省对外投资合作稳健发展,在福建省商务厅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10月13日下午,福建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拓维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安全风险评估防范”讲座在福州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来自福州、宁德、龙岩、泉州等市的企业代表,投资服务机构代表,涉外律师等共90多人参加了线下活动,还有460多人在线观看。
会上,省商务厅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处处长王明永,从支持境外投资高质量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防范境外安全风险、对外承包工程做大做强四个方面介绍我省对外投资合作支持政策,以及明年的政策方向。
本次讲座特邀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海外安全与安保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顾问,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专家周章贵博士专题授课。周博士从中资企业境外合规风险识别评估、境外投资国家安全审查风险防范、外派人员安全风险预防与管控建议三方面,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境外投资安全风险类别,以及应对和防范措施。
福建拓维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许永东先生就近期外汇管理政策的相关法律问题与大家交流探讨。
与会代表与主讲嘉宾还进行了现场交流。本次讲座信息量大,指导性强,取得良好成效,达到预期目的。
加快走出去步伐,中企更广更深参与国际市场开拓
发布日期:2020-10-10
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成为各国的共同愿望。中国呼吁各国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共谋发展。中国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更广更深参与国际市场开拓,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在世界市场上赢得赞誉。一些国际媒体和学者认为,面对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形势,中国经济经受住了考验,磨砺出了更大的底气和韧性,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已覆盖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1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369.1亿美元,流量规模仅次于日本,蝉联全球第二,存量保持全球第三。中国对外投资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覆盖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稳步增长,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泰国曼谷财经媒体称,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泰国新投资项目达120多个,增长17%,总价值超过210亿泰铢(约合人民币46亿元),且大多是高科技行业和大型基建项目。报道引述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纳立·特沙提拉萨的话称,中国企业积极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泰国投资增长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泰国泰中“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隆功·吴森提兰谷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到东南亚国家投资兴业,其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受到广泛认可,不仅为当地企业提供先进管理经验,也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国学术网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直接投资增长16.5%,占该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近8%。10多年来,中国企业在该地区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杜塞尔说:“在创造就业、扩大投资、引导全球价值链提升方面,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所长菲格雷多认为,中国企业参与建设让拉美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并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并预测“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科技创新走向世界,让更多国家民众享受生活便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中国企业呈现出更多科技含量和创新底色,同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走向世界,让更多国家民众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
今年以来,130辆中国宇通双源无轨电车发往墨西哥,宇通在欧洲最大的配件中心落户法国北部城市朗斯;比亚迪先后向匈牙利佩奇市、德国波鸿市和盖尔森基兴市、西班牙马德里市交付纯电动大巴……越来越多中国客车助力欧洲绿色出行。
“引进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工厂是十分明智的选择。”法国上法兰西大区博韦市市长卡洛琳娜·卡耶说,工厂为当地创造上百个就业岗位,其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为当地经济和产业结构带来活力。上法兰西大区投资局局长亚纳·皮托莱表示,大区政府希望进一步拓展对华经贸合作,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前来投资。
在韩国,北京商汤科技的人脸识别远程测温方案帮助LG集团复工复产;在瑞典,上海西井科技智能无人驾驶跨运车在码头作业;在乌克兰、泰国等地,上海联影医疗的智能CT机帮助减少交叉感染……疫情防控中,来自中国的一系列新技术应用为其他国家抗疫和生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乌克兰国家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贡恰鲁克认为,中国的创新技术不仅支持各国抗疫,其显现的价值也必将延续到之后的全球经济生活中。未来世界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更离不开中国。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企业凭借自身创新能力,正在世界高科技市场进一步提升实力。该媒体发布的“2019年主要商品与服务份额调查”显示,中国在电子零部件等12个品类上获得最大份额,在各国和地区中排在第二位。该媒体还报道称,中国打造高水平制造业,大型钢企正加强高性能产品和尖端领域的研发,丰田汽车将部分采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的高性能钢材。
“中国高度重视创新,加大在科研、教育等领域投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成长土壤,使其展现强大活力和创造力。”意大利萨萨里大学材料学和纳米技术实验室主任易诺晨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金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创造出众多高新技术与市场、消费者需求结合的产品,中企为推动世界技术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5月,中国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7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并进一步扩大行业开放。意大利《新闻报》认为,中国科技产业在疫情防控中仍实现了持续增长。英国萨里大学商学院教授熊榆表示,中国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是对中国企业的鼓舞。未来更多中国高新科技企业将成长壮大,并成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新动能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同时,中国企业积极开展相关领域国际合作,助推数字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新动能。
今年7月,埃及通信和信息技术部与中国科大讯飞签约,联合研发阿拉伯语—汉语翻译系统。埃及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部长阿姆鲁·塔拉阿特说:“科技领域尤其是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对埃及社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驱动作用,埃方期待与更多中国企业加强科技合作。”
近年来,支付宝、微信等中国企业在法国与本土企业展开积极合作。目前,手机支付已覆盖法国巴黎、尼斯、戛纳等主要旅游城市的千余家商户。法国《论坛报》等媒体刊文认为,中国的移动支付等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业态,成为法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墨西哥,中国企业积极为当地培养新技术人才、促进新业态发展。今年,墨西哥政府与华为墨西哥公司联合发布“未来种子”项目,培养信息与通信技术人才,推动墨西哥数字建设。阿里巴巴集团也启动墨西哥数字变革人才培养项目,帮助更多墨西哥中小企业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据介绍,3.2万名墨西哥年轻人将在年内接受培训,1600家小微企业将实现数字化转型。墨西哥外长埃布拉德表示,中国企业发起这一项目,“将助推墨数字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墨西哥青年的创新意识,为疫情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科技企业积极开展业务,所带来的先进数字技术为各国经济发展开辟新前景。”菲格雷多表示,中国企业在改善拉美网络环境、促进智能产品更新换代、搭建新型支付平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信更多中企的到来,将有力支持拉美国家数字化转型,推动高科技产业实现更可持续和更高价值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