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

中非数字合作前景广阔

发布日期:2021-10-12

数字经济正成为中非合作共赢的新领域、新方向。中国企业积极向非洲国家提供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技术和经验支持,非洲国家也迫切希望加快数字化转型,为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方日前宣布同非方共同制定和实施“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并就此提出6点建议——加强数字基建、发展数字经济、开展数字教育、提升数字包容性、共创数字安全、搭建合作平台。中非将共同设计未来3年数字领域务实合作举措,并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会议成果文件,推动中非数字合作再上新台阶。

共同打造“数字非洲”,提升发展能力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位于突尼斯。在这里,本报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无人驾驶拖拉机:装有北斗系统的农用拖拉机平稳前行,顺利完成跨越障碍物、掉头、转弯等动作。中心工程师娜达说:“北斗提供的优质卫星导航服务,在精准农业、交通、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为非洲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前,基于北斗系统的解决方案在非洲众多国家得到应用。近年来,中方专家还赴突尼斯、埃及、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开展多轮次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及应用培训。

数字创新合作是中非务实合作的新兴领域,《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中非双方将“分享信息通信发展经验,共同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鼓励企业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

截至目前,中国与南非企业已合作建成非洲首个5G独立组网商用网络,中方提供融资和技术支持的塞内加尔国家数据中心已正式启用,中国企业搭建的电商平台让非洲产品走近中国消费者,丰富多样的培训项目正为非洲输送数字人才……中方同非方不断深化数字合作,助推非洲抓住信息革命机遇,共同打造“数字非洲”。

“中国一直以来是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教育、医疗、抗疫等各领域与非洲国家真诚合作,向非洲朋友伸出援手。”埃及开罗大学经济学教授萨米哈·法兹表示,“非中数字创新伙伴计划”务实全面,涉及数字基建、数字经济、数字教育等多个方面,“为非中深化数字合作指明了方向,将对弥合非洲大陆数字鸿沟作出贡献”。

“未来的世界是数字化的世界。”尼日利亚数字桥研究所信息通信技术专家恩泽表示,“非中数字创新伙伴计划”涵盖数字包容性、互联网渗透率、技能培训以及技术转移等多领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期待中国的数字创新方案帮助非洲跟上世界发展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动共享技术红利,改善民众生活

当前,非洲各国正努力加快数字发展步伐。非盟提出《非洲数字化转型战略2020—2030》,地区国家纷纷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今年1月1日正式启动,数字经济被纳入第二阶段谈判内容。非洲舆论普遍认为,非中数字合作契合非洲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共享技术红利,切实为非洲民众带来福祉。

“很多非洲国家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方向,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将帮助我们战胜贫困、改善民生。”法兹表示,在数字基建、数字人才和数字经济等方面,找到有能力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全球领先,是非洲国家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目标的最佳合作伙伴,非中数字合作拥有广阔机遇。”

在坦桑尼亚,中国企业通过数字能力培训、数字基建以及法律政策服务等方式,不断促进双方数字技术对接;在卢旺达,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开展“智慧渔业”产学研合作示范计划,启动中卢数字渔业示范项目,推动两国数字农业领域友好合作;在埃及,中国华为公司通过“华为ICT学院”项目、“未来种子”项目以及ICT技能大赛等,累计为超过5000名埃及ICT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培训;疫情防控期间,中方积极分享技术经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非洲抗疫、恢复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信息技术专家阿德昆勒·奥西迪普说,“非中数字创新伙伴计划”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与非洲伙伴共同参与数字基建项目,分享数字技术最新成果,促进非洲国家信息网络互联互通。“非洲国家应抓住这一宝贵机会,促进成果转化落实,使广大非洲民众受益。”

坦桑尼亚主流媒体《公民报》评论称,“非中数字创新伙伴计划”再次表明,中国有能力、有意愿与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深化数字合作,助力非洲国家创造就业,发展经济,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坦桑尼亚将从这一计划中受益。

构建平等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9月初,2021中非合作论坛非洲产品电商推广季正式启动,推广活动将持续3个月,为中非跨境电商合作搭建新平台。此外,举办“非洲青年科技人员创新中国行”等活动,建设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加强远程教育合作等,都成为中非数字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以交流促进数字进步。“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既有短期项目合作,也着眼中长期合作。恩泽表示,中国对非合作始终保持高效率、高透明度,助力非洲国家提升发展能力。“非中数字合作体现了互利共赢,对非洲国家具有极大吸引力。相信在中国帮助下,非洲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应由各国共同探讨、共同制定。“数字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非中数字合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埃及开罗大学经济与金融法教授贾巴拉说,当一些国家将数据安全问题政治化、严重干扰全球数字合作与发展努力时,“非中数字创新伙伴计划”强调非中团结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

摩洛哥《挑战者周刊》报道称,非中数字合作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在非洲的应用和发展。双方共同制定并实施“非中数字创新伙伴计划”,旨在构建真正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携手发展将为国际数字技术进步注入更多活力。


王文涛:中意经贸合作具有强大韧性和良好前景

发布日期:2021-10-11

9月28日下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和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部长迪马约以视频形式共同主持召开中意经济合作混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双方就落实两国领导人通话共识,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走深走实深入友好交换意见。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俞建华、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参加会议。

王文涛表示,在中意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意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良好前景,双边经贸关系得到巩固和提升。去年以来,中意在汽车、机械、航空、医疗等高端制造业相互投资合作稳步推进。今年1至8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大幅增长40.9%,中国自意进口增长58.4%。中方愿继续支持意企业在华经营,也希望意方为中资企业在意发展提供便利。

王文涛强调,习近平主席9月7日与德拉吉总理通话时指出,双方应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为引领,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走深走实。下一步,商务部愿与意方继续落实好两国领导人共识,推动以下重点领域合作:一是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合力开拓第三方市场;二是加强抗疫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三是挖掘贸易潜能,用好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要平台,带动两国企业在高端机械、航空航天、医药、食品饮料、冰雪、旅游等领域贸易投资合作;四是推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

迪马约表示,意中同为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意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经贸关系,对双边合作取得的良好成绩和发展趋势感到满意。意方欢迎中国企业赴意参展,希扩大对华农食产品出口,加强电子商务等领域互利合作。意方愿以2022年意中文化和旅游年为契机,提高意旅游、美食、葡萄酒在华知名度。

双方同意,在混委会机制下继续加强医药、电子商务合作,增设食品工作组;积极推动两国尽早恢复直航,便利两国商务人员往来;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两国冰雪产业合作;支持两国主管部门在农食产品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等方面保持良好合作。

双方还就中欧经贸关系、二十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等议题进行沟通。


中国—新加坡:合作热情不减,经贸投资逆势上扬

发布日期:2021-10-11

2021年10月1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发表视频献辞,新加坡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代表新加坡政府发表视频献辞。  

洪大使在献辞中表示,在这欢庆时刻,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全体工作人员与在新加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中国同胞共享节日的喜悦,共同祝福伟大祖国。衷心感谢新加坡政府和各界人士的美好祝愿。  

洪大使表示,72年前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历史,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72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奋图强、艰苦创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今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庄严宣告,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洪大使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与全体人民休戚与共的历史,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当前,中国正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合作。这也为中国和新加坡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更大机遇。  

洪大使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新两国坚持以抗疫和发展为主线,与时俱进推进双边关系发展,取得显著成果。下一步,双方将共同探讨推进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有效防控举措,并立足各自科研优势,在病毒研究、疫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  

面对疫情,中新双方合作热情不减。两国经贸投资逆势上扬。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深圳智慧城市、广州知识城等重点合作项目以及新加坡同中国8个地方省市的合作机制顺利推进。此外,中新双方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移动支付、大数据等领域合作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到新加坡,并以新加坡为区域中心,辐射东南亚。  

中新合作立足双边,更超越双边。中新“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陆海贸易新通道”在疫情下表现亮眼,成为区域供应链畅通的重要保障。中新在东南亚多个国家探讨开展三方合作,汇聚中新两国的资源优势,共同带动当地发展。中新率先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核准程序,有力促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  

洪大使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影响,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中国提倡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的是让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目标一致、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  

中新两国都秉持合作共赢理念,都致力于维护多边合作和全球化进程,都反对保护主义,都希望实现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中方愿同新方一道,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努力践行合作共赢的多边主义,携手打造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陈诗龙部长代表新加坡政府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表示过去七十余年,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是本地区最成功的经济腾飞故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让14亿人口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天,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陈诗龙对新中两国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在新冠疫情挑战下展现出的强大韧性表示满意。强调尽管疫情带来了一些干扰,但两国仍保持了高层交往势头。今年4月,哈莉玛总统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上个月,王瑞杰副总理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言。维文外长今年两次应邀访问中国。几周前,新加坡接待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访问。上个月,陈诗龙部长在第18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致辞。期待王瑞杰副总理和韩正副总理今年晚些时候共同主持新加坡中国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七次会议。  

陈诗龙表示,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三个新中政府间合作项目持续取得良好进展。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更被证明是疫情下可靠的替代贸易路线,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和东盟之间食品及医疗物资等必需品的流通。新加坡和中国不断探索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合作领域,以确保双方合作始终与两国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两国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联系密切,业务交流不断。考虑中国的新冠病例保持低位,新加坡自2020年11月起对来自中国的普通旅客重新开放边境。新中应继续在互认健康证明方面取得进展,为安全恢复两国间人员往来铺平道路。  

陈诗龙强调,中国和新加坡在多边场合亦密切合作。今年是东盟—中国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对双方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去年,东盟取代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作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已超过10年。双边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相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进一步推动东盟—中国双边贸易发展。  


王文涛:打造中俄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巩固两国“背靠背”战略协作

发布日期:2021-10-09

9月2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列舍特尼科夫以视频形式举行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双方就发展双边贸易、扩大相互投资、加强新兴领域合作、推进经贸制度安排和深化多边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多项共识。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俞建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伊利乔夫参加会议。

王文涛表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力落实6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视频会晤,以及8月两国元首通电话的重要经贸共识,谋划双边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和增长点,为年内两国高层交往做好经贸方面的准备。

王文涛指出,今年以来,中俄经贸合作稳中有进、势头向好,前8个月双边货物贸易额885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全年有望创下历史新高。下一步,双方要巩固贸易增长势头,积极打造数字经济、绿色贸易、医药健康等新增长点,加强政策、产业和项目对接,努力扩大双向投资,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中俄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巩固两国“背靠背”战略协作。中方愿与俄方共同落实好《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加强在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上合组织等多边领域的立场协调,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列舍特尼科夫表示,疫情之下俄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中资企业在俄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俄方愿进一步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借助电商平台推广俄优质商品,支持双方互设中俄机电产业示范园。希望双方继续采取措施,畅通口岸运输和通关。俄方愿与中方加强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合作,在世贸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加强协调配合。

会后,双方共同签署会议纪要。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驻俄使馆,黑龙江省、山东省、大连市、青岛市等地商务主管部门,中方有关商协会,以及俄工业贸易部、远东和北极发展部、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和机构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与新西兰召开第31届经贸联委会双方一致同意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供应链畅通等领域合作并就区域多边议题保持密切沟通

发布日期:2021-10-08

2021年9月28日下午,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与新西兰外交贸易部副秘书长辛克莱以视频会议形式共同主持召开第31届中国-新西兰经贸联委会,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吴玺、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线上致辞,中新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参会。

王受文表示,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和新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新关系继续“领跑”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新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基础好,利益融合不断加深。面对疫情冲击,双边经贸合作展现强大韧性。今年前8个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38.8%,双向投资规模稳步提升。中方愿同新方继续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畅通,深化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等多领域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中方支持新方举办202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在世贸组织(WTO)、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边和区域框架下合作,并就中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事宜保持沟通,共同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

辛克莱表示,新中关系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新中互利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方珍视中国市场机遇,希加快推进两国自贸协定(FTA)升级议定书早日生效,愿与中方充分发挥经贸联委会桥梁作用,进一步拓展两国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绿色金融等领域互利合作。新西兰作为协定保存方在收到中方加入CPTPP的申请后立即转交CPTPP各方。新方认为中方申请加入CPTPP是非常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新方将积极推进后续进程,并与中方继续加强在RCEP、APEC、WTO等区域和多边框架下的沟通与协作,携手为两国和全球疫后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在农业、金融、投资、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便利中新商务人员往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保障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畅通,加快商签关于设立贸易畅通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并就WTO改革、CPTPP、RCEP、中新FTA升级等多双边议题保持密切沟通。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21-09-30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商务部等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境外企业项目人员疫情防控和对外投资合作改革发展,鼓励引导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9月29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公布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

《公报》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中国对主要经济体的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者构成、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地区和行业分布、综合统计数据等六部分,全面介绍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公报》显示,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总体保持活跃。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5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流量规模首次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58万亿美元,次于美国(8.13万亿美元)和荷兰(3.8万亿美元)。中国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流量占全球比重连续5年超过一成,2020年占20.2%;存量占6.6%,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双向投资基本持平,引进来走出去同步发展。

二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底,中国2.8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89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5万家,全球80%以上国家(地区)都有中国的投资,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7.9万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企业超过1.1万家,2020年当年实现直接投资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占同期流量的14.7%;年末存量2007.9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7.8%。2013至2020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累计直接投资1398.5亿美元。

三是投资领域日趋广泛,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近七成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制造、批发和零售、金融领域,四大行业流量均超过百亿美元。202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八成集中在服务业,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和零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领域。

四是非公经济与公有经济控股主体的对外投资齐头并进。2020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流量中,非公有经济控股的境内投资者对外投资671.6亿美元,占50.1%,同比增长14.1%;公有经济控股的境内投资者对外投资668.9亿美元,占49.9%,同比增长15.1%。

五是互利共赢效果凸显,实现共同发展。2020年境外中资企业向投资所在国家和地区缴纳各种税金总额合计445亿美元,雇用外方员工218.8万人,占境外企业员工总数的60.6%。对外投资带动我国产货物出口1737亿美元,占中国货物出口总值的6.7%。境外中资企业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4万亿美元。

2021年,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商务部将会同各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境外企业项目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做好境外企业项目人员疫情防控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引导企业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附件:

《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pdf


海丝辟新篇 携手正当时 闽非经贸合作扬帆致远

发布日期:2021-09-30

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愿同非洲国家在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八大行动”。

三年来,福建省商务厅以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为主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严峻挑战,不断提升对非合作水平,拓展对非合作渠道,取得了积极成效。

微信图片_20210927161640.jpg

经贸合作多点开花势头强劲

01、对非贸易回暖势头向好

2020年,福建与非洲进出口总额602亿元(人民币,下同),出口399.8亿元、进口202.2亿元。2021年1-8月,双方进出口总额493.4亿元,同比增长33.2%,进出口额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02、对非产业投资布局更加广阔

截至2021年8月,福建经备案(核准)在非洲设立境外企业与分支机构174家,我方企业协议投资额累计35.2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采矿业、远洋渔业、制鞋、建筑材料、钢铁制造等多个方面。

03、对非承包工程快速发展

2020年,福建在非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9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61.5%,较2019年增长208.4%。2021年1-8月,我省在非新签合同额1.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3亿美元,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的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多措并举推进对非经贸合作

01、强化组织领导

不断凝聚工作合力

从工作规划、政策支持及工作机制层面提升对非务实合作。印发《福建省商务厅关于加强对非务实合作的工作方案》;出台“丝路贸易”“丝路投资”“丝路电商”发展措施,将落实“八大行动”加强对非务实合作的政策支持纳入全省对外经贸政策支持范围统筹考虑;省市县三级商务部门联动,统筹协调在非投资项目和疫情防控监测。

02、拓展工作渠道

打造经贸合作平台

积极用好境内经贸合作平台。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支持办好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等,借助国际性经贸平台、重大活动载体,深化对非经贸交流合作。

着力打造境外经贸促进平台。制定福建省“百展万企”政策,累计支持企业115家次参加13场非洲地区展会;打造“福建品牌海丝行”活动平台,举办福建品牌海丝行南非站、尼日利亚站系列活动;借助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举办“福建-澳门-葡语国家经贸交流会”;在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设立境外商务联络处。

创新经贸交流对接方式,确保疫情下对非经贸交流“不掉线”。制定“非洲市场推介会”系列活动方案,采用云推介、云对接方式,与肯尼亚、加纳、赞比亚、南非、埃及等国进行线上经贸对接。推出“福建外贸云展会”,举办了16场云展会活动,吸引非洲6万多家次专业采购商上线。

03、稳妥有序引导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加大重点项目推动力度。对制造业、采矿业、农林牧渔业等在非投资重点项目,落实专人挂钩联系机制,密切与企业沟通联系,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引导尼日利亚华商工业园、坦桑尼亚福建出口加工保税区等园区合规经营建设。

引导产能优势行业“走出去”。支持具有产能比较优势的钢铁冶炼、建筑建材、纺织鞋服、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理性赴非开展境外投资,鼓励企业与非洲能源矿产丰富国家的企业开展合资合作。

04、夯实发展基础

提升对非合作水平

推动贸易通关便利化。进口、出口货物整体通过时间比2017年平均压缩70%、90%以上。建成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4.0版,实现流程更简化、通关更顺畅。

开拓新业态新模式合作。推动厦门、福州(含平潭)、泉州、莆田、漳州、龙岩等6个城市先后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我省中武电商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建设前店后仓式海外仓,经营范围向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等东非国家拓展。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通关、标准、信息等方面互联互通。协调促进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打造通达非洲、欧洲、美洲的便捷海上通道网络。

闽非经贸合作未来可期前景光明

今年是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的收官之年,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于9月26-29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特别是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及同日生效实施的《中国-毛里求斯自由贸易协定》,将为中国企业拓展非洲市场创造更多可能。中非关系持续强劲发展,必将激发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新的机遇。

福建省商务厅将充分利用中非合作论坛和非洲自贸区协定,继续深入挖掘经贸合作潜力,携手应对疫情挑战,推动闽非经贸合作扬帆致远。


宁德时代与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建立合作 推动在欧洲本土化发展

发布日期:2021-09-29

中国宁德时代与全球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近日共同宣布在电池材料解决方案领域内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包括正极活性材料(CAM)及电池回收,旨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电池价值链,以推动宁德时代在欧洲的本土化进程,并助力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

宁德时代总部位于中国福建,是一家全球化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宁德时代正加快为欧洲客户及消费者打造本土供应链,其首家欧洲工厂正在德国图林根州建设中。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德国最大的锂电池工厂,同时也将是中国在德投资金额最大的生产型绿地投资项目。总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行业化学品供应商。

两家企业当天表示,通过与巴斯夫展开合作,宁德时代将形成本土化的电池回收网络,打造一条有保障的原材料供应链,从而增强在欧洲的客户服务能力。与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则将使巴斯夫和全球领先的电池供应商在正极材料及电池回收领域密切合作,这也将进一步深化巴斯夫的专业积累并强化其全球市场地位。

“与巴斯夫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我们实现欧洲本土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宁德时代总裁周佳当天表示,凭借宁德时代的创新电池技术,并结合巴斯夫在材料领域的深厚专业知识,其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全球客户的能力,加速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福建:“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再添九家

发布日期:2021-09-27

日前,省科技厅下达2021年度福建省“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计划,共9家单位入选。至此,我省已布局设立两批共19家省“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平台。

近年来,我省积极拓展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层次和水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目前已与近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2021年度福建省“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计划支持9家单位,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等创新活动。

联合共建4家研发中心,包括支持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建设“福建省-俄罗斯智慧健康医疗联合研发中心”,支持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建设“福建省-东盟地区水产绿色养殖联合研发中心”,支持福建工程学院互联网经贸学院建设“福建省-肯尼亚丝路云联合研发中心”,支持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建设“福建省-印尼海洋食品联合研发中心”。

联合共建实验室4家,包括支持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建设“福建省-尼泊尔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联合实验室”,支持闽江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建设“福建省-马来西亚数字医疗健康联合实验室”,支持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建设“福建省‘一带一路’环境健康联合实验室”,支持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片仔癀-澳门大学中医药产学研创新联合实验室”。

联合共建科技合作交流平台1家,支持福建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建设“闽澳中医药科技合作交流平台”。


俄罗斯暂停签署保护和鼓励投资协议

发布日期:2021-09-26

根据规定,俄罗斯应在2021年4月初签署保护和投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临时规定有效期满后,利用“投资”国家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推进全流程线上签署。但由于信息系统建设尚未完成,目前协议签署处于停滞状态。俄经发部表示,根据新颁布法律制定法规文件耗时过长导致信息系统建设较原计划延迟,该信息系统将于2021年底启动试运行,并于2022年6月投入使用。

为避免新协议签署时限延至下一年,俄经发部更新了规则,允许在不使用信息系统的前提下签署纸质版协议,并将于近期会签相关部门。俄经发部希尽快通过新规,于今秋恢复签署协议。

俄工业家与企业家联合会代表称正与经发部保持沟通,希尽快通过协议签署新规。临时规定已于4月失效,正式规定和信息系统又尚未启动运行,亟需建立过渡机制。“实业俄罗斯”代表尼基金表示,企业最需要的不是自动化协议签署流程,纸质版或电子版协议是次要的,稳定的协议签署机制才是最重要的。

俄保护和鼓励投资协议法律于2020年4月签署,10月生效,旨在为投资者实施大型投资项目提供稳定条件和相关补偿,以促进企业投资。今年7月,俄对该法律作出修订,降低部分领域协议签署门槛,并提高稳定条款有效期。如航站楼、运输物流综合体及公共交通项目建设投资额从50亿卢布(约合6900万美元)降至15亿卢布(约合2000万美元),旅游综合体投资额降至5亿卢布(约合690万美元),地方综合性发展项目投资额降至2.5亿卢布(约合345万美元)。农业、教育和医疗领域项目的稳定条款年限从6年增至10年。



(来源:俄《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