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

保加利亚农企正期待4.22亿列弗投资

发布日期:2021-05-07

据保加利亚24小时报日前报道,保加利亚农业、食品和林业部宣布,保加利亚农村发展计划中的子项目“农业企业投资”计划于已4月19日开始实施,该计划预算总额4.22亿列弗,所有项目中,申请额最小的为2.9万列弗,最高达293.37万列弗。

保加利亚政府已提出了发展精细化和环保化农业的要求,资金将用于补贴农业中较为敏感的领域-果蔬、畜牧、精油和药用作物,包括农业灌溉。此项补贴旨在引进新产品、种植方法和技术,推进生产技术迭代。申请补贴者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如种植有机作物等。

申请流程将全部电子化,保加利亚政府通过管理与监控信息系统对企划书进行审核。


俄罗斯黄金签证法案将吸引更多中国投资人 进一步扩大对俄投资规模

发布日期:2021-05-06

俄罗斯“消息报"援引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马克西姆·列舍特尼科夫的话报道,该部向政府提交"黄金签证"的法案。这一法律应于2021年第四季度生效,投资人可以获得永久居留证,但条件是至少要在俄境内投资100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86万元)。

据悉,2020年外资向俄罗斯企业投资14亿美元,倒退到上个世纪90年代。2020年外资对俄投资减少了141亿美元。

2008年外国对俄直接投资额650亿美元,创外国对俄直接投资历史最高。2013年俄罗斯吸引外资600亿美元。

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盟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表示,俄罗斯出台“黄金签证”法案可扩大俄中投资合作。

曼克维奇说:“这一法案可为中国投资人提供极大的便利。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盟上下均认为,新法将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来俄罗斯,扩大俄中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投资合作”。

他还说,一些大型中国公司经常就办理工作许可以及居留证方面的问题咨询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盟。他说:“如果在俄罗斯居留受限制,很难管理开设的企业和投资。最后带来很多的问题,造成投资人无法理解,也影响着俄罗斯投资环境”。


国家发改委:中欧班列已连续11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

发布日期:2021-04-3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欧班列2021年一季度的开行情况。她表示,自去年5月份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11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开行规模和质量保持稳定。

孟玮表示,一季度,中欧班列延续强劲发展势头,开行3398列,发送货物32.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综合重箱率96.5%。其中,去程1858列,发送货物18.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7%、91%,重箱率100%;回程1540列,发送货物1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3%、77%,重箱率92%。截至3月底,中欧班列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104.6万件,共计8.9万吨。自去年5月份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11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开行规模和质量保持稳定。


马来西亚推数码贸易策略发展蓝图 中马数字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发布日期:2021-04-30

中新社吉隆坡4月24日电 (记者 陈悦)马来西亚政府近期正式推出了数字贸易策略发展蓝图,意欲推动马来西亚数字贸易经济系统发展,将马来西亚打造为东盟最大的电子贸易市场。

据马新社报道,在本月22日获得通过的此一蓝图计划到2025年,马来西亚应用电子贸易的企业从现在的49万家增加到逾87万家,电子贸易市场总额从2018年的4600亿林吉特(1林吉特约合0.24美元)增加到1.5万亿林吉特。

马来西亚政府近年来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更视之为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途径。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在今年1月的东盟相关会议上即表示,马来西亚视数字经济为未来关键领域,并在新冠疫情暴发后,通过采用数字技术、开发数字商业、增加数字投资来确保民众共享繁荣。

近期,马来西亚政府还宣布与微软合作,在马来西亚建立区域数据中心。在去年年底,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局和中国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建设AI创新中心。马来西亚也是阿里巴巴倡导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首个海外共建国,迄今双方已合作举办三届马来西亚周,通过共推数字贸易加强中马双边经贸合作。

随着中国和马来西亚近年来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发展迅速,马来西亚政商及社会各界都高度评价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对马中数字经济合作寄予厚望。

多位马来西亚政府部长在近期会见中国新任驻马大使欧阳玉靖时均表示要加强马中数字经济合作。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部长赛夫丁即表示,马方非常重视中国在5G、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发展经验,希望双方在相关领域探讨开展互利合作。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魏家祥、马来西亚总理府经济事务部长穆斯塔法等在和欧阳玉靖的交流中也都探讨了双方在数字经济、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前景。

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主席马吉德、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局首席运营官黄婉冰、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戴良业、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总会长陈友信等业界人士此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也纷纷表示,希望能参考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上的经验,引进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和先进技术,携手共促疫后经济发展。

“马来西亚正在推动发展数据中心生态系统,我们非常欢迎中国参加。”马吉德在此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菲律宾取消长达九年的新矿产禁令 重启投资大门

发布日期:2021-04-29

综合外媒消息,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取消了2012年实施的新矿产协议的禁令,重新打开了投资大门,此举将增加国库收入,但令环保主义者感到沮丧。

菲律宾是中国最大的镍矿供应国,也是铜和金的主要生产国,在政府制定立法以提高该州矿业收入份额的同时,实行了禁令。自2018年以来,矿产品的消费税增加了一倍至4%。

杜特尔特(Duterte)的新行政命令允许进行新的采矿交易,并审查现有合同以进行可能的重新谈判。新行政命令还指示环境部制定条款和要求,并严格执行有关矿山安全和环境政策的规定。

在菲律宾,过去的环境管理不善案例激起了由当地政府,立法者,倡导团体和天主教会领导的团体强烈反对之后,采矿业在菲律宾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

杜特尔特(Duterte)在2016年上任后不久,警告采矿企业要遵守更严格的环境法规或关闭,新的行政命令也并未撤销对新露天矿的禁令。

矿山与地质科学局(MGB)的数据显示,菲律宾3,000万公顷的土地总面积中有超过三分之一被确定为具有“高矿产潜力”,据估计,到目前为止,菲律宾已被提取的矿产量不到其矿产储量的5%。

MGB主任Wilfredo Moncano说,一些待批的采矿项目现在将进入开发和商业开采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环境和安全的保护会忽视。”

为了争夺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并帮助支持遭受大流行破坏的经济复苏,菲律宾政府一直在推动经济复苏和出售闲置的国有采矿项目。

菲律宾矿商会在一份声明中说:“(行政命令)将帮助菲律宾重新回到投资者感兴趣的目标上。”

该国第二大镍矿商兼出口商Global Ferronickel Holdings总裁Dante Bravo表示:“世界恢复正常后,将需要大量原材料,例如镍,铜,金,锰,亚铬铁矿等。”

在印度尼西亚禁止出口未经加工的矿石之后,这个东南亚国家在2020年成为最大的金属消费国中国最大的镍矿石供应商。

但是,对于反对采矿活动人士来说,他们“感到非常震惊”。

“停止采矿联盟”的Alyansa Tigil Mina在一份声明中说:“在气候危机和这种大流行之中,对公司的利益和利润的关注再次超过了其他许多权益。”

泰国2021财年上半年工业园区投资热,汽车钢铁行业领衔

发布日期:2021-04-28

泰国工业园区管理局披露的2021财年上半年财报资料显示,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的6个月时间里合计收到1061多亿铢的投资,比去年同期273.8847亿增加了787.5809亿铢,涨幅287.56%。此轮增长主要来自汽车、运输、钢铁等领域企业的持续扩大投资。

园区投资热也为就业市场新增了约4655个工作岗位,但由于很多投资都是机械自动化操作因此新增岗位相比去年同期少了42%。像汽车制造、物流运输、钢铁及金属加工、橡胶行业、塑料和人造革加工、设备制造、发动机及零配件以及电器都是引领本轮工业园区投资热的关键。

至于园区用地买卖和租赁方面,2021财年前6个月合计售出473.75泰亩,比去年同期的1,398.84泰亩减少了约66.13%。其中394.42泰亩的土地位于EEC园区,另外79.33泰亩分落在其他园区。但泰国官员也承认新一轮疫情给工业园区土地交易/租赁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情况会逐步改善,因为园区土地仍受到外国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园区管理局自营和合营的工业园区共有62个分布在全泰国16个府。而用不了等多久就会再新增3个,新增加的用地面积合计177890泰亩,其中用于买卖/租赁的118362泰亩土地已经售出的就有90657泰亩。预计总投资金额超过4.69万亿铢,会有5080家企业入驻,雇员总人数548,682人。

从推动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行业类型看排前五的分别是,汽车及运输行业占13.94%;钢铁及金属加工11.69%,橡胶、塑料及人造革7.95%,机械设备及零部件7.2%,化肥涂料及制品5.99%。而外资直接投资方面,日本第一,占37.36%,中国占8.16%,美国占6.79%,新加坡占6.78%,中国台湾地区占4.11%。

商务部:2021年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

发布日期:2021-04-27

2021年一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2061.4亿元人民币(折合317.9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08.1亿元人民币(折合248亿美元),同比下降4.9%。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953.1亿元人民币(折合30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签合同额3472.4亿元人民币(折合53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4万人,3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9万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增长。一季度,我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4.2亿美元,同比增长5.2%,占同期总额的17.8%,较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313.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7.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9.4%和12.4%。

二是流向制造、信息传输等领域的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流向制造业的投资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流向信息传输业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

三是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有所增长。一季度,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0.3亿美元,同比增长9.9%,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0.8%。东、中、西部地区对外投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7.2%、45.6%和6.3%。

四是对外承包工程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一季度,我企业承揽的境外基础设施类工程新签合同额41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46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77%、81.6%。


中国-东盟商界期待巩固经贸升势

发布日期:2021-04-25

随着中国正式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程序,东盟多国政商界人士纷纷表示,期待通过产业精准对接、拓展与中国的省际合作,共同利用RCEP红利维持与中国经贸向好趋势。

在刚刚结束的“2021中国—东盟迎新春话合作系列活动”上,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成立。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在会上表示,委员会将为有效推进产业对接合作、挖掘区域合作潜力、促进区域经济复苏提供商界支撑。

“2021年是东盟与中国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之年,双方有着巨大的合作发展潜力和前景。”他说。

据悉,作为2021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文莱提出了东盟2021年主题“共同关注、共同应对、共同繁荣”。“这符合当前在抗疫中促进东盟经济复苏的紧迫任务,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只有在东盟及其包括中国在内的对话伙伴的持续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拉赫玛尼说。

系列活动期间,中国(山西)—东盟经贸合作对接会召开,东盟国家代表表示,期待进一步挖掘与中国省际的经贸合作潜力。

柬埔寨驻华大使凯·西索达表示,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地方政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的中部地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潜力大,此次会议的召开将有利于推动包括山西省在内的中国中部地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新发展。

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山西省与包括老挝在内的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互补性强,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增进相互了解和对接、开发合作潜力具有积极意义。“今年是中老建交60周年暨老中友好年,两国正在全方位加速推进合作。中老铁路将于今年底通车,建议包括山西企业在内的中方企业关注并抓住两国交通便利带来的投资、贸易、旅游等合作机会。”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会上就增进东盟与中国中部地区经贸合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双方积极对接,深耕区域合作潜力;二是着力加强产业合作,开发产业优势互补性;三是双方企业应充分掌握和用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政策和即将生效的RCEP协定,中国中部地区的贸促会、行业商协会可多组织在线召开视频会议,包括产品洽谈会、投资项目推介会等。

最新数据显示,东盟一季度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对于如何维持经贸合作稳固升势,许宁宁建议,中国与东盟应着力于近期合作,需要聚焦共同抗疫和经济复苏,这是双方合作的两大主题;需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东盟共同体发展有机结合。

“这是双方合作的重要举措,需要携手推进RCEP区域开放,这是开辟双方合作更大空间的有效途径;需要增进战略互信、实现互利发展,这是双方合作的根本保障和动力所在。当前,尤其要将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同《东盟全面复苏框架》对接合作做细做实,这是双方提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行动要求。”他说。


哈萨克斯坦计划实施超800个农业投资项目

发布日期:2021-04-23

哈通社努尔苏丹4月20日电,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部长奥玛洛夫当天出席政府会议时表示,哈农业部正在制定《2021-2025年农工综合体发展国家项目》,提出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目标,包括实现100万农村居民稳步增收;培育7万个家庭农业经营主体;创造50万个农业就业岗位;建立覆盖35万家农场和家庭农庄的食品生产加工生态系统。

奥玛洛夫表示,为实现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等目标,计划未来5年在农村地区实施845个投资项目,总金额达到4.5万亿坚戈(合105亿美元)。其中,2021年计划实施总价值3350亿坚戈(合7.8亿美元)的285个投资项目。投资项目由地方政府和投资商共同协商确定,并制定项目实施路线图,农业部将对项目实施情况保持跟踪和监控。实施农业领域投资项目,是落实总统关于建立粮、油、果、蔬、糖、肉、奶七大农产品生产加工生态系统指示的重要步骤。

中国—摩洛哥政党共建“一带一路”交流机制 正式建立并举行首次“云交流”

发布日期:2021-04-22

4月13日,中国共产党同摩洛哥七个主要政党共同建立中摩政党共建“一带一路”交流机制,并通过视频方式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朱锐,驻摩洛哥使馆政务参赞茅俊,摩洛哥公正与发展党、真实性与现代党、独立党、人民运动、人民力量社会主义联盟、宪政联盟、进步与社会主义党等政党领导人出席并致辞。

朱锐表示,中摩两国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患难与共的好兄弟、平等互利的好伙伴。在习近平主席和穆罕默德六世国王的关心引领下,两国关系快速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共产党重视发展与摩洛哥各友好政党的关系,新形势下愿同各党加强友好往来,巩固政治互信,推动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共同为中摩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政党智慧和力量。朱锐还结合建党百年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就和经验。

茅俊表示,在当前中摩携手抗击新冠疫情,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大背景下,成立中摩政党共建“一带一路”交流机制正当其时。相信两国政党一定能够用好共建“一带一路”交流机制,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为两国共同应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建言献策,推动双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助力后疫情时期中摩关系和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摩洛哥各党领导人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积极评价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祝愿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各党高度评价摩中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两国抗疫合作,强调摩中抗疫合作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希望中方继续支持和帮助摩方抗击疫情。各党赞赏中国共产党倡议建立中摩政党共建“一带一路”交流机制,表示愿同中国共产党密切交流合作,助力摩中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成果,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AI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