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

阿里支付宝客服拟落户首尔国贸中心

发布日期:2016-05-30

据韩国贸易协会5月29日消息,阿里支付宝计划在韩国首尔国际贸易中心(COEX)开设线上到线下(O2O)综合客服中心。即将在首尔国贸中心落户的支付宝客服中心将向游客提供行李寄存、退税等多项服务,借此吸引更多新用户。这将是支付宝在海外设立的首个服务中心。韩国贸协方面认为,这将有利于活跃本地商圈,也能顺带提高支付宝的影响力。贸协方面表示将持续与支付宝合作,将国贸中心打造成第二个明洞,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访。

中国化工集团拟收购德国西格里碳素集团

发布日期:2016-05-27

据德国《商报》网站27日报道,陷入赤字的德国西格里碳素集团(SGL Carbon)进入中国化工集团的视线。德《经理人》杂志援引公司人士消息称,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建新与西格里碳素集团总裁科勒尔(Juergen Koehler)和最大股东克拉滕(Susanne Klatten) 举行了会谈。西格里碳素集团一名发言人证实,公司已就碳电极业务向潜在的收购者发函,但没有提及中国化工集团。西格里股票上涨13.8%,达5个月来最高点。数月前西格里碳素集团就打算出售陷入危机的核心业务碳电极。碳电极主要用于钢铁生产,是西格里最主要的业务,钢铁行业不景气导致碳电极面临巨大价格压力。

全省对外投资统计2016年4月

发布日期:2016-05-23

金额单位:万美元

项目当月3月累计去年同期同比增幅累计去年同期同比增幅
备案对外投资项目5914124145.8%20082143.9%
中方协议投资额99958.05298019.0893283.467.2%397977.1 273204.345.7%

芬兰Rovio公司与阿里巴巴展开合作

发布日期:2016-05-23

由芬兰著名手机游戏公司Rovio推出的与游戏愤怒的小鸟同名的电影《愤怒的小鸟》将于5月20日在中国上映,Rovio公司与阿里巴巴签订协议,独家授权阿里巴巴公司在中国大陆网上销售愤怒的小鸟相关衍生产品,阿里巴巴将于5月20日至6月19日期间在其旗下的天猫、天猫魔盒、优酷、土豆及UC浏览器上进行市场推广活动。阿里巴巴负责授权合作的总经理表示:通过引入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愤怒的小鸟到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阿里巴巴将能够向已经在其电商平台做业务的商家推荐新的授权产品,这样一来,卖家和知识产权所有者将可以获得更多的授权机会,推动其业务发展。《愤怒的小鸟》上映期间正值中国的端午节,Rovio公司也将推出定制的愤怒的小鸟粽子礼包。

去年闽企在海丝沿线投资达13.8亿美元 比增2.7倍

发布日期:2016-05-23

据悉,闽企赴海丝沿线投资热情倍增,2015年福建省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增势强劲,投资备案项目达48个,投资额达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目前全省“走出去”的企业已有逾800家,其中,东盟已经成为福建境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目前有闽企107家。

闽企出海,如何避开涉税“暗礁”?

发布日期:2016-05-19

2015年出台的《福建省21世纪海丝核心区建设方案》,鼓励各类企业赴境外投资,将优势产能稳步有序地转移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政策的引导下,我省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我省2015年对“海丝”沿线国家地区投资增势强劲,投资备案项目达48个,投资额达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
    但与此同时,记者从省国税局获悉,全省“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仅有半数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以漳州市为例,该地区“走出去”的50户企业中, 有25户没有或已关、停实质对外投资经营。
    据了解,目前“走出去”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对境外投资发展战略不清、涉税风险调控能力较弱、国际税收协定执行缺位等。如何找准“航道”,规避这些风险?对此,我省有关税务专家、企业代表等给出相关建议,为企业境外投资支招。
    须防涉税风险
    近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税企座谈等方式,省国税局课题小组完成了对我省企业境外投资相关情况的调研。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闽企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遭遇到出乎意料的“暗礁”。
   “外面的世界并非都精彩。一些闽企‘走出去’以后,因不了解当地税收法律法规、投资环境,而被当地税务机关处罚。”泉州市国税局国际税收科科长林清说。
   比如,泉州某石材企业于2008年首次到迪拜投资建厂,就由于不了解迪拜出租土地的有关法律,遭土地产权人索赔,导致境外投资折戟沉沙。
   “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改革开放初期外企到我国投资有差异之处。”林清指出,当时来我国投资建厂的外企多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投资之前已进行了税收筹划,充分考虑了税收风险。而目前,我国“走出去”企业却欠缺这方面的意识。
    调查显示,有高达94.12%的闽企表示并不完全清楚境外税收环境,仅有2.9%的闽企选择完全了解。
   已成功走向俄罗斯、美国等26个国家的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所有境外投资项目均已实现盈利。该公司副总经理周辉芳认为,企业要在国外站稳脚跟,做好投资所在国税制的研究是关键,“为了妥善处理跨国投资、经营产生的税收问题,就要聘请专业的税务机构”。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税务经理白嘉嘉表示,海外尽职调查是管控交易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她建议,企业在对拟并购目标进行尽职调查时,仔细梳理目标公司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是否存在控股架构不合理导致的税负偏高问题,或税收优惠存疑、无法提供税务机关有效证明文件等。若尽职调查后,发现存在重大风险或标的有欺诈行为等,可及时终止并购意向,避免遭受损失。
    做好税收筹划
    2013年9月,20国集团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发布了关于税收问题的声明,并通过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出的BEPS行动计划,号召世界各国有效解决当前困扰各国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
    省国税局国际处处长吴桀云表示,随着BEPS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各国将加强对避税行为的合规性审查,加大对设立空壳公司企业的关注度。因此,闽企在低税率国家或地区构建投资机构时,要谨慎选择,以防范转移定价的税收风险。
    据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多个投资热门国家属于20国集团或经合组织成员国,随着BEPS项目在各国的逐步实施,当地的税收政策法规及征管环境或将发生显著变化。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司境外处处长黄晓里表示,关注投资国反避税政策尤为重要,特别是受控外国公司条款,如果满足相关条件,一定要归并到居民企业纳税。
    2015年5月,立达信绿色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投资的智造绿能有限公司,就向福建税务机关提出了认定中国居民企业身份的申请。“这既可保证我国税收管辖权的完整性,也能对其境外所得已征税款进行税收抵免。”长泰县国税局副局长林和金表示,智造绿能与其关联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均可享受免税政策,大幅降低了立达信集团的税收成本。
    白嘉嘉还提醒,跨国经营的企业务必密切关注当地法规动向,充分评估BEPS行动对中国及海外业务的影响,及时发现投融资架构、运营安排、关联交易、申报合规系统、信息采集系统等方面潜在的风险,并进行必要调整。
    用好税收协定
    调查显示,在全省804家“走出去”投资企业中,仅有三成企业享受到税收协定待遇,不少企业对利用税收协定感到迷茫。
    据统计,2015年,全省审批通过的非居民企业,可享受国际税收协定的达到76件,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申请备案有54件,而其中“走出去”企业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的只有5户。
    “听闻已有企业在投资国发生了税收争议,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税收磋商的申请。”吴桀云介绍说,一些“走出去”企业缺少主张适用税收协定征税的意识,甚至在遭遇目的地税务机关的转让定价调查或其他税务调查时,缺乏对预约定价及避免双重征税双边磋商等相关救济手段的了解,导致税收协定难以发挥作用。
    黄晓里指出,税收协定不受国内税收法律变动的影响,稳定性强,可以规范东道国限制税率、提供免税待遇、提高征税门槛等,有利于降低闽企在东道国的税负,消除双重征税。
    黄晓里介绍说,企业首先可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交资料,通过税收协定里的项目进行磋商。如果磋商不顺利,则可以报到境内主管税务机关,提请国家税务总局与东道国主管税务当局进行磋商。
    目前,我国已与101个主权国家签署了税收协定,其中97个协定已生效。此外,还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了2个税收安排,与台湾签署了税收协议。吴桀云表示,在中国日益强大的今天,世界各国将更加重视中国税务机关提出的双边磋商问题,“走出去”企业应积极利用税收协定,在境外发生涉税纠纷时及时向境内税务机关反馈,以提请税务总局启动双边磋商机制,寻求税收法律救济。

中国海航集团拟收购CWT股份

发布日期:2016-05-12

中国海航集团(HNA Group)正与新加坡上市物流公司CWTLtd.的控股股东进行深入谈判,拟收购他们所持CWT股份;该交易对CWT的整体估值约为10亿美元

复星国际集团将“积极寻找”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市场上的投资机会

发布日期:2016-05-12

复星国际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复星国际集团将“积极寻找”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市场上的投资机会。他表示,由于整体估值已经变得过高的缘故,投资机会越来越少了,尤其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上更是如此。此前该集团自2013年已经花费了大约1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收购从美国到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市场上的保险公司、银行和时装公司。

借力“一带一路” 闽企“走出去”激情燃烧

发布日期:2016-03-08

“我们准备在泰国投资现代农业,‘一带一路’战略为我们企业到东南亚国家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刚从泰国考察回来的福建福清一家投资公司法人陈先生13日对记者如是说。 
  随着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效应的辐射,越来越多的闽企借力“一带一路”,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大舞台。 
  福建省商务厅和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福建省备案的“走出去”企业有693家,总投资额达2亿美元,分布在全球五大洲82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行业有贸易、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生产加工、农业开发、金融、旅游、船务运输等。 
  从“走出去”的闽企投资目的地来看,香港仍是福建企业境外投资最热门之地,多达254家;东盟是福建企业境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包括印度尼西亚41家、新加坡16家、越南16家、马来西亚10家等。此外,投资美国的有57家,投资台湾的有31家,投资澳大利亚的有15家。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闽企“走出去”效应持续发酵。今年前10个月,福建备案对外投资项目234个,对外投资额46.4亿美元,同比增长86%。其中,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显著上升,备案项目达41个,对外投资额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倍,主要从事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等业务。 
  专家表示,福建企业“走出去”是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大有可为,大有机会。 
  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厂商福耀集团,成为闽企“走出去”的标杆。目前,该集团对外投资额已达6.2亿美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表示,福耀快速发展得益于“走出去”,借助海外基地获取订单。 
  除像福耀集团这样选择在海外投资办厂,有的闽企则致力于将产品和品牌向国外输出。福州春伦茶业集团已先后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摩洛哥、印度、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成功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福州茉莉花茶“世界行”等茶文化经贸交流与推广活动,有力提升了企业品牌和中国茶的世界知名度。 
  一位“走出去”的闽商表示,现在是闽企向海外拓展的最好时机,“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多项政策的叠加效应显现,推动闽企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成为新常态。 
  不仅本土闽商对“走出去”跃跃欲试,海外闽商对家乡企业“走出去”也多有期待。全非洲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李新铸表示,海外侨胞要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难得机遇,大力推进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并借助熟悉中外两个市场的优势,积极推动住在国设立“福建经济开发园区”等,支持福建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目前,福建省政府相关部门也正积极推出“点对点”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福建地税部门编印了《走出去企业常用涉税政策选编》,为企业进行税务风险控制提供参考,并开通服务“走出去”企业公众号,开辟“走出去”企业绿色办税通道,优先受理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的申请,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中企海外投资欧洲仍是首选

发布日期:1970-01-01

近日,安永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中国海外投资概览》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企海外投资延续下降趋势。其中,海外并购额创十年来单季度最低值,欧洲为最受中企欢迎的海外并购目的地,科技、先进制造、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等行业较受中企青睐。

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周昭媚表示,中长期疫情将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各行业加速优胜劣汰,科技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效应逐渐显现。与此同时,伴随着逆全球化态势进一步加剧,跨国企业对于市场多样性及供应链灵活性也将更加看重,未来中企跨境投资机遇与挑战将同时加大,但中企的国际化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多元。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256.8亿美元,同比下降2.8%,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采矿业领域。今年第一季度,“一带一路”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占同期投资总额的17.3%,较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主要投向东盟、哈萨克斯坦和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

TMT(科技、媒体、通信)行业占比大幅提升。今年第一季度,中企宣布海外并购总额35亿美元,同比下降78%,创十年来单季度最低;宣布的并购数量108宗,同比减少21%。按交易金额计,TMT依然最受青睐,占比达37.6%,大幅上涨14.5个百分点。前三大行业TMT、房地产、酒店与建造业和先进制造与运输共占全年总额的70.3%。按交易数量计,前三大行业TMT、先进制造与运输及消费品行业占全年总量的53.7%。受疫情影响,中国信息通信、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智能制造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迎来发展机遇,预示着未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高端制造和服务业仍将持续成为未来海外并购的主要聚焦领域

欧洲为本期中企海外第一大并购目的地,宣布交易金额15.8亿美元,同比下降69.6%,主要投向半导体、石油和天然气及金融服务等行业。随着未来区域合作增加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动,预计在新冠疫情缓解后,中企还将加大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和南亚的投资。

对外承包工程开局稳定,新签大项目增多。来自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新签大项目增多,1亿美元以上项目114个,较上年增长22个;完成营业额279.9亿美元,同比下降15.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建筑物资中断和中国输入人力短缺等问题致使部分项目停工或延迟。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262.4亿美元,同比下降13.9%。随着疫情在海外国家蔓延,中企应落实好风险管控措施,全面评估潜在风险,加强跟踪与监管,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AI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