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北非:“阿巴因节”什叶派穆斯林朝圣,潜在宗教冲突与恐怖活动风险提前预警
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世界各地什叶派穆斯林迎来“阿巴因节”(Arba'een)宗教年度朝觐活动,纪念什叶派第三任伊玛目(Imam)侯赛因(Husayn ibn Ali)殉难第40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Baghdad)西南65公里的古城卡尔巴拉(Karbala)系侯赛因圣陵所在地,来自60多个国家近2000万虔诚什叶派穆斯林信徒计划前往朝觐。此外,伊拉克境内纪念活动也会在首都巴格达、伊南部及其它什叶派占主导的地区举行。届时,诸如“伊斯兰国”(IS)等逊尼派伊斯兰教极端武装组织可能对伊拉克境内以及世界各地什叶派人士与宗教设施目标发动袭击。未来数日,年度朝圣的前、中、后期(返程高峰)社会安全风险料不断高企。
ICC-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显示,2019年9月20日,伊拉克中部古城卡尔巴拉(Karbala)郊外一个安检站,一辆小型巴士发生爆炸,造成12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已声称对该袭击事件负责。2018年10月27日至30日阿巴因节前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Abuja),“尼日利亚什叶派穆斯林伊斯兰运动”(IMN)支持者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当局释放该组织领袖易卜拉欣-扎克扎基(Ibrahim Zakzaky),示威者与政府军士兵发生系列暴力冲突,造成数十人伤亡。2018年10月23日,伊朗西南端胡齐斯坦省(Khuzestan),当局宣布逮捕3个武装组织的15名成员,其涉嫌策划在“阿巴因节”期间对朝觐的什叶派穆斯林信徒实施袭击。
点评
ICC-iCover平台专家分析,阿巴因节在阿舒拉节(Ashura)后第40天,即伊斯兰历圣月(Muharram)第50天,标志对穆斯林先知默罕默德(Muhammad)的孙子伊玛目(Imam)侯赛因(Husayn ibn Ali)的40天哀悼期结束。阿富汗、巴林、伊拉克、伊朗(约200万人前往卡尔巴拉朝觐)、科威特、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等西亚北非地区国家,以及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世界多国,什叶派穆斯林均计划前往宗教场所,举行集会游行。ICC-iCover平台既往记录显示,该什叶派宗教节日前后极易发生滋扰袭击与示威冲突事件,尤其是巴基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尼日利亚等国。
鉴于以上预警与风险分析,ICC-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伊拉克(尤其是卡尔巴拉周边)、伊朗、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各地,以及其它西亚与非洲国家的什叶派宗教设施或场所周边,中资企业员工与在外人员在伊斯兰教“阿巴因节”前后敏感时期,避免前往高危或敏感地区,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夜间避免单独出行,适度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减少在宗教场所与教育机构、什叶派与逊尼派混居地、节庆场所、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宗教、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预计当地偶发性道路封闭禁行与安保措施加强、宵禁与紧急状态等情况,以及可能的暴恐袭击与局部动荡风险。如遇民众集会、示威游行群体,应迅速撤离。在外人员出行应预留更多时间,避免因交通中断而出现过度延误。同时,应严格遵循各东道国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土耳其:东南边境诸城镇遭库尔德武装还击,叙东北部数百名IS人员趁乱逃离羁押营地,武装冲突与恐怖活动风险高企持续预警
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武装部队对叙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等武装发起代号为“和平之泉”(Barış PınarıHarekâtı)的军事行动以来,截至10月12日,已造成约50名平民死亡,10万人流离失所。叙利亚库尔德武装近日持续报复土方军事行动。10月11日,土耳其东南部马尔丁省(Mardin)努赛宾县(Nusaybin),遭疑似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人民保护部队”(YPG)火箭弹和迫击炮弹报复袭击,造成至少8人死亡,另有35人受伤。10月10日,土耳其东南部尚勒乌尔法省(Şanlıurfa)Akçakale镇、Birecik镇、Ceylanpınar及马尔丁省努赛宾镇,遭来自叙利亚库尔德人控制地区发射的火箭弹和迫击炮弹袭击,造成至少12人受伤。尚勒乌尔法省当局已宣布禁止平民进入边境6.8公里范围内的地区。
ICC-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还显示,2019年10月13日,叙利亚北部拉卡省(Raqqa)泰勒艾卜耶德县(Tell Abiad)艾因伊萨镇(Ayn Issa),土方军队与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发生交火,该镇一处关押“伊斯兰国”(IS)支持者的营地失控,约950名IS支持者及其家属趁乱袭击守卫后逃脱。据悉,叙东北部库尔德控制区有约30处IS人员羁押营地,估计关押1.2万名IS作战人员。随着美军撤离及库尔德武装奋力抵御土耳其军队,不排除有更多IS人员羁押营地失控,导致IS人员大量外逃,殃及周边地区及国家安全的可能。
点评
ICC-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土耳其政局基本稳定,社会总体稳定。2018年6月下旬大选尘埃落定,总统权力得到巩固与加强;7月19日,土耳其全国“紧急状态”(SoE)已正式解除;7月25日,土耳其议会通过新反恐法,赋予政府以更大权力打击恐怖主义。2018年8月货币危机后,土耳其经济增长萎缩、食品价格失控、失业率高涨;2019年地方选举前一周,里拉汇率再次剧烈波动,导致执政党在本次地方选举中失去多个重要城市,总统埃尔多安的权威遭到象征性打击,党派纠纷与相关暴力事件或持续。当前,土国内仍存在“伊斯兰国”(IS)、“库尔德工人党”(PKK)、“居伦运动”(FETÖ)等多股恐怖势力,当局予以持续打击。2019年9月29日,外交部和中国驻土耳其使领馆更新针对土耳其的安全提醒,提醒和希望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土耳其东南部地区,该提醒有效期延至12月31日。目前,土耳其主要风险包括:示威冲突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恐怖活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国家经济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C-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土耳其各大城市,尤其是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以及东南部边境地区,中方人员在未来数日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距离叙利亚边境16公里范围,尤其是马尔丁省、尚勒乌尔法省、哈塔伊省及其他高危敏感地区,并在包括阿达纳省在内的土东南部其他地区提高警惕,密切关注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对安全事件的最新报道,远离各种集会活动和抗议示威,提高警惕,加强驻地与施工现场安保等级,严格落实外出警卫随车等各项安保规定,遇突发事件须第一时间报告,注意安全防备。在外人员近期应避免谈论政治、宗教、社会敏感话题,缩短在政府服务设施、议会大楼、政党设施、军警服务设施、外交机构、购物中心、旅游景点、宗教场所、外国人经常光顾的酒店等人群密集场所周边地区的逗留时间,以免遭受影响。中方企业管理人员应聘请专业机构,随时做好动态安全评估,了解项目动态安全信息,必要时应考虑暂时撤离危险地区;中方人员应注意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有关国籍、工作、家庭等方面信息,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在外人员出行还应预留更多时间,预计因示威游行与安全事件导致的交通管制或中断影响,并在未来数月,注意当地可能的示威游行、武装冲突、暴恐活动与局部动荡风险。同时,应严格遵循土耳其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肯尼亚:加里萨郡肯-索边境巡逻警察再次遭袭,蒙巴萨运输工人集会继续,恐怖活动与工会运动风险持续预警
2019年10月12日晚,肯尼亚东部加里萨郡(Garissa)靠近索马里边境的Liboi地区,警方巡逻车队触碰疑似索马里伊斯兰教极端组织“青年党”(Al-Shabaab)埋设的简易爆炸物(IED),爆炸造成至少10名警察死亡。当局已向受影响地区部署额外安全力量人员,以搜捕袭击者。
ICC-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还显示,2019年10月14日周一,肯尼亚第二大城市蒙巴萨(Mombasa)巴克斯顿市场(Buxton Market),运输工人计划继续举行抗议政府计划通过铁路运输所有散货的集会示威。虽然10月3日,肯政府已宣布暂停该计划,但诸行业团体仍怀疑该计划仍在进行中。本轮每周一的系列集会示威料持续至10月28日,未来数周,不排除相关示威影响局部地区交通、及示威演变为骚乱的可能。
点评
ICC-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肯尼亚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总体属安全可控;但加里萨郡(Garissa)、拉穆/拉姆郡(Lamu)、曼德拉郡(Mandera)、瓦吉尔郡(Wajir)等东北部地区频遭索马里“青年党”袭击,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19年1月15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豪华酒店遭“青年党”精心筹划和预谋的爆炸与枪击重大恐袭,现场2名被困中国公民被平安解救,短期内又发生“青年党”针对中企营地的袭击以及内罗毕影院外爆炸,值得中方机构与中资企业高度重视。此外,肯尼亚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恐怖组织蛊惑新人的招募口号;民生问题突出,非法武器扩散,部族暴力冲突与社会治安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图尔卡纳郡(Turkana)、西波克特郡(West Pokot)、桑布鲁郡(Samburu)、马萨比特郡(Marsabit)、伊西奥洛郡(Isiolo)等西北部地区。目前,肯尼亚主要风险包括:社会治安风险、交运中断风险、恐怖活动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C-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肯尼亚各地,尤其是首都内罗毕、蒙巴萨、肯-埃边境、肯-索边境地区,中方人员在近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传统高危地区,并在东南部沿海中等风险地区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备,在外人员应减少在偏远地区、部族混居地、节庆与各类宗教场所、学校、政府与军警设施、政治集会场所、政党设施、商场、影院、餐馆、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周边的逗留时间,避免乘坐小巴出租车,尊重当地文化传统,遵守当地有关法律法规;避免谈论宗教、政治、民族、社会敏感话题,采取必要防范措施,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避免夜间出行与单独前往偏僻地区。中方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肯尼亚军警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埃及:北西奈省多地袭击频发,安全人员及平民伤亡,恐怖活动风险持续预警
2019年10月12日,埃及北西奈省(NorthSinai)Bir al-Abd镇,一枚炮弹击中一辆载有平民的卡车,造成9人死亡、6人受伤。另外,安全人员称,北西奈省Bir al-Abd镇与靠近巴勒斯坦过境点的拉法镇(Rafah),安全部队装甲车遭两个爆炸装置袭击,造成7名安全人员受伤。10月10日,埃及内政部发表声明称,埃及安全部队挫败一起针对北西奈省首府阿里什市(Al-Arish)一处检查站的自杀式爆炸袭击图谋,在1名自杀客引爆炸药前将其击毙。
点评
ICC-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埃及境内部分地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19年7月11日,埃及议会批准,全国范围紧急状态再次延长3个月,至10月末,以保障军队与警方可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应对恐怖分子致命威胁,断绝恐怖分子资金来源,保护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政府与军事设施、旅游景区、科普特基督教场所等敏感地点,当局料持续部署安保人员。自2018年2月9日起,埃及军方在西奈半岛(Sinai Peninsula)、尼罗河三角洲(Nile Delta)、西部沙漠地区(Western Desert)等全国多地展开“西奈2018”(COS 2018)大型综合反恐行动,成果丰硕,但上述地区暴恐事件仍时有发生。自2016年以来,埃及当局已禁止举行抗议活动;但偷窃、抢劫等治安案件仍较频发,治安状况有待改善。目前,埃及主要风险包括:恐怖活动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武装冲突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C-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赴)埃及中方人员与游客,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北西奈省、南西奈省、西部沙漠、尼罗河河谷与尼罗河三角洲以西等高危及边境地区,并在埃及中部、开罗周边、亚历山大、吉萨、明亚等中等风险地区加强防范,更应避免前往清真寺、基督教堂等各类宗教场所,尤其是科普特东正教会的教堂和伊斯兰教少数派苏菲派的宗教场所,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备。中方人员近期还应减少在宗教节庆纪念日场所、热门旅游场所、潜在集会示威场所、军警设施、法院等政府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公共集会场所等周边逗留的时间,避免谈论政治、宗教、社会敏感话题,如遇民众集会、示威游行群体,应迅速撤离,以免遭受影响。同时,应严格遵循埃及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