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单位:
台江区商务局
项目地区:
福州市 海西金融科技大厦、鳌峰广场等区属国有楼宇
所属行业:
电子信息和数字,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特色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冶金,建材,节能环保,海洋高新,旅游,文化,现代物流,人工智能,氢能和燃料电池,新型储能,低空经济,其他
项目类型:
新项目
项目性质:
鼓励
合作方式:
其他
前期工作
  进展情况:
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火爆招商中
项目总投资:
面议
拟吸引投
  资总金额:
面议
效益分析:
建设理由和条件:
内容和规模:
该项目依托海西科技金融大厦等3万平方米的国有楼宇,聚焦现代金融、现代商贸、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直播电商、旅游文创、医疗健康等产业方向,引进台青创客、台资企业、对台合作企业。
项目联系方式:
福建省投资促进中心联系方式:+86-591-88605322 +86-591-87270212    登录后了解更详尽内容
所属产业

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

2024年全省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实现营收9404亿元,居全国第7位。集成电路和光电、锂离子电池等产业集群规模超2000亿元。全省共拥有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云霄常山经济开发区(云陵、常山)、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5个电子信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先进装备制造业

2024年,全省机械装备行业规上企业4866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实现营业收入11871.5亿元,同比增长1.8%。 福建已形成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是全国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基地、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大中型客车制造基地、大型商用飞机维修基地、船舶修造基地以及中小型电机制造基地。龙岩新罗区机械装备产业、福州闽侯县汽车配件产业、宁德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三个集群入选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宁德蕉城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大、技术领先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和研发创新中心,动力电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石油化工产业

2024年,全省规上石油化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规上石化企业1114家,石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380.4亿元。现已跻身全国石化大省行列。目前已具备炼油4500万吨/年、乙烯590万吨/年、PX540万吨/年、PTA700万吨/年的总体生产能力,己内酰胺产能规模居全球首位,锦纶、六氟磷酸锂产量居全球、全国前列,乙烯产品规模居全国第四位。 福建石油化工产业“两基地一专区”(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和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集聚效应正在不断扩大。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列入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泉港、泉惠2个超大型化工园区总产值超千亿,江阴、古雷、可门、蛟洋4个大型化工园区产值超500亿,泉港、泉惠、古雷3个化工园区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形成化工园区集聚梯度化、差异化发展格局。三明、南平、龙岩等地依托矿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氟化工、硅化工、林产化工。厦门市石化工业主要是以正新系的橡胶加工为主。宁德市石化工业以生产为锂电池配套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为主,主要布局在福鼎市龙安化工园区和蕉城区。

现代纺织服装产业

2024年,全省规上纺织鞋服企业4406家,纺织鞋服产业营业收入9502亿元、增长7.6%,其中纺织服装业6831亿元,增长7.1%,制鞋业2671亿元,增长9.1%。福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已形成化纤、纺纱、织造、染整、服装、制鞋、产业用纺织品等较完整的产业链。运动鞋产量、进出口量居全国首位。在入选“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的14家福建企业中,纺织服装行业有5家。

新材料产业

近年来,福建省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创新体系逐渐完善,新材料品种不断丰富,不锈钢新材料、三元正极材料、灯用钨丝、高性能车用铝合金薄板、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器件等新材料工艺水平及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培育了青拓集团、宁德时代、恒申集团、厦门钨业、紫金集团、德尔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

新能源产业

2023年末,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63%,每两度电中约一度电为清洁能源发电。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三位,福建三峡风电国际产业园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工业园区。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

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344家,营业收入608.4亿元,已形成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医药工业体系。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在厦门、三明、福州、漳州等地,四个地区营业收入约占全省的80%。

食品加工业

2024年,我省规上食品工业实现营业收入5028.14亿元、利润总额329.66亿元。福建已形成农副食品加工、休闲食品制造、酒饮料精制茶制造、烟草制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福州、漳州、泉州等三个食品工业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

冶金产业

2024年,我省共有规模以上冶金企业502家,实现营业收入7593.2亿元,同比增长5.5%。福建省冶金优势产品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不锈钢、钨加工材产量全国第一,其中不锈钢2024年产量约1000万吨,约占全国30%,灯用钨丝市场占有率70%,锂电正极材料全国前三位。

建材产业

2024年,我省共有规模以上建材企业2386家,实现营业收入4174.4亿元,同比增长6%。全省建材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形成多个体量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其中,石材行业形成南安石材产业集群,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形成泉州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集群,水泥产业形成龙岩、三明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平板玻璃产业形成福州、漳州平板玻璃产业基地。

现代服务业

2024年前三季度,我省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在地区经济中分量过半,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势良好,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为20267.68亿元,同比增长4.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0.4%。前三季度,全省839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53.6亿元,同比增长11.6%,比全国高 4.4个百分点,居全国首位;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显著,实现营业收入4839.8亿元,增长19.4%,比全国高9.5个百分点,居全国首位,对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103.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产业主要集聚在福州、厦门两地。发布《福建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措施,设立福州、厦门、泉州三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

氢能和燃料电池

福建石化产业基础雄厚,工业副产氢产量超过60万吨/年。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达4000小时以上,清洁能源制绿氢潜能巨大。

新型储能

福建以“新能源+储能”产业为重要抓手,重点围绕向上中游做优做强锂电池产业链集群和向下游推动多元化应用进行发力。在上中游领域,福州根据自身情况,以星云股份、时代星云为龙头,重点生产储能锂电池检测设备及智能装备、储能智能变流器及充电桩、“光储充检”一体化智慧电源系统等拳头产品。在下游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开发模式,将配置储能要求纳入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集中式光伏试点申报内容,探索新建新能源发电项目与储能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并网。

低空经济

我省发展低空经济的经济基础较好,核心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上有产业优势和强大的民营经济基础。以宁德时代生产高性能凝聚态航空动力电池为代表,构建低空上游产业基础。 应用场景较全,包括公共服务、物流运输、文旅消费、低空客运、军民融合。已经有10个左右通用机场已经启动开展前期研究。

关联载体
AI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