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莆田市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现就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等相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国家、省、市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培育与发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为全方位推进莆田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莆田市制定《若干措施》。
二、目标任务
至2026年,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5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0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7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家以上。
至2028年,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6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以上、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5家以上。
三、工作进展
按照莆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莆田市工信局在前期广泛调研、并借鉴杭州、厦门等先进地市培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牵头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若干措施》先后2次征求各县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意见,召集行业相关企业、行业协会讨论征求社会意见,并在莆田市工信局官网向社会广泛公开征集意见,合理意见均已采纳;并由莆田市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合法性、公平竞争审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实施。
四、范围期限
《若干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五、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主要包括十条措施。
(一)加大培育奖补力度。对2025年1月1日以来首次认定和通过复核的不同级别专精特新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打造特色集群和园区。对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县(区)政府(管委会),以及获评“莆田市专精特新产业园区”的运营主体给予奖励。
(三)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对新列入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的企业给予奖励或补助,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四)支持企业创新提升。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科研攻关,放宽其申报企业技术中心的仪器设备原值要求,利用省知识产权快审通道缩短发明专利授权审查时间。
(五)助力企业市场开拓。对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卡位入链”的举办单位、进入莆田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前三名的企业给予奖励,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活动并补助相关费用。
(六)优化金融信贷服务。明确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额度。设置市级专精特新专项贷款并给予贴息补助。鼓励县(区、管委会)开展产融对接活动。
(七)鼓励企业股权融资。设立市级专精特新产业基金,对获奖且有股权融资需求的项目优先推荐基金投资。对获得境内股权投资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到新三板挂牌。
(八)加快人才引进培育。鼓励企业人才申报相关人才遴选计划。支持企业自主认定人才,并给予相应人才待遇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九)强化用地要素保障。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符合相关条件下提高容积率,扩大生产性用房面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办证问题。
(十)提高精准服务水平。鼓励委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入企开展培育辅导诊断。对成功培育相关企业的县(区、管委会)工信部门给予奖励。规范行政执法检查,支持企业及负责人评选各级优秀企业和企业家。
六、关键词诠释
(一)优质中小企业:指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由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组成。
(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指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包括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七、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0594-2610312
八、深度解读、延伸解读
(一)创新点。在贯彻落实国家、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基础上,从加大培育奖补、集群园区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支持创新提升、助力市场开拓、金融信贷服务等方面出台了10条具体举措,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对企业的影响: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提升核心竞争力,吸引人才,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能够推动莆田市相关产业升级,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韧性。
(四)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为莆田市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财政收入,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莆田市在全国产业分工中占据更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