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宁德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等未来产业,推进福州、厦门、泉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相信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狠抓落实,补短板、锻长板、铸新板,新质生产力必将加快形成,为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福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产业新赛道,培育壮大产业链。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8.3%、提高3.4个百分点;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5063.1亿元,同比增长35.5%,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
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研究员蔡承彬表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紧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锚定新质生产力的智能特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竞逐新兴产业新赛道
3月12日,福州新区福米产业园福美显材贴合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将为福美显材贴合项目提供可靠、优质的清洁能源,助力福州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而在福米产业园里,全球最大的宽幅2.6米8K超高清偏光片生产线已经投用,贴片模组项目也完成3条生产线安装,并逐步放量投产。从一片薄薄的偏光片起步,福米产业园正就地贯通偏光片贴合、显示模组、商业显示终端等上下游项目,壮大福州新型显示产业。
福州光电产业集群布局了福晶科技、福特科、瑞芯微、福光股份、冠捷电子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3年产业链产值约百亿元。在光电信息产业链和新型显示产业链带动下,福州光电正走向产业新高地,并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福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已形成以宁德、厦门为重点区域的锂电产业集群。2023年,全省锂电池出口规模首破千亿元,跃居全国第一。
今年1月,全国首个乡镇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在宁德市虎贝镇投运,项目采用时代星云光轮Nimbus200液冷光储充检系统,充电站集光伏发电、储能、快充、电池检测等功能于一体,可在10分钟内为电动车续航200多公里。虎贝镇平均海拔810米,光照资源充足,场站铺设光伏板约100㎡,通过储能系统,可实现光伏绿电就地消纳。
去年11月,首届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召开。得益于“电动福建”建设打下的产业根基,福建在储能这一新赛道上先行一步。厚积薄发的宁德瞄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着力构建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产业。作为锂电新能源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连续7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第一,202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6.8%。
“十三五”期间,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倍增”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目前,全省拥有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3628家,建成4个国家级、1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万家。
激发创新活力,汇聚澎湃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园内,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芯片设计和研发的公司,在高性能芯片设计、影像视觉处理、高清视频编解码、神经网络处理及系统软件等开发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形成了多层次、多平台、多场景的专业解决方案。
“近10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高强度、持续性的研发投入,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基本保持在营业收入的20%以上。”该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王海闽说,目前瑞芯微拥有员工近千人,其中80%左右是研发人员,这支庞大而年轻的核心团队,为企业竞逐创新赛道增添了一份朝气和底气。
瑞芯微扎根福州,早期以生产复读机芯片起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企业已经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内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处理器芯片的头部供应商。
去年11月,18兆瓦海上直驱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机组满负荷发电时,每转一圈即可发出电量38千瓦时。在年平均每秒10米的风速下,单台机组每年输出720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可满足4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据介绍,该机型采用的行业首创全国产化集成式双驱变桨系统,解决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曾志自豪地说,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驱全集成式的变桨系统,解决了随着风电机组叶轮直径越来越大、变桨系统磨损压力越大的问题。
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福建批复新建9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已达136家;推动7家企业新纳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序列。截至目前,全省在能源材料、能源器件、化学工程、光电信息等领域培育建设了7家省创新实验室,培育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8家,已初步形成梯次布局、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平台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福建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到202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7%,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3%,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分别达到750个、140个、260个和20个。
着眼于实现这一目标,福建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七大重点领域,前瞻布局量子信息、6G、区块链、基因与生物技术、深海科技等未来产业。
为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福建提出实施“个十百千万”重点工程,作为“十四五”期间推动产业提升的重要抓手——“个”即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平台;“十”即推动10个以上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百”即打造百个以上细分领域龙头引领企业;“千”即培育千家专精特新企业;“万”即实施万亿产业投资促进工程。
当前,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走访发现,也存在一些短板: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较少,技术与人才支撑能力相对薄弱,服务体系尚需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福州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程树英认为,要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其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产业支撑;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第三代半导体、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赢得未来发展先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整合,促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度融合,实施产业集群跃升工程,推动产业体系整体向高端迈进,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蔡承彬认为,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巩固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优化产业链配套、强化产业链重点环节为重点,巩固制造业传统优势。要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要畅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渠道,重点解决好国内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偏弱、前端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汇聚各方资源,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不断完善优化产业低碳发展技术路线。
蔡承彬还提到,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建设智能工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数字技术赋能,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四是深化产融合作,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与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加大金融对制造业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在重点产业链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接续投入。
程树英认为,政府应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做好资源整合工作,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应主动探索通过自办企业、校(院、所)企合作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企业界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实体产业,培育一批新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