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单位:
交通与建设局
项目地区:
平潭综合实验区 项目选址临近平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北厝镇澳仔低丘地带,附近配套有炉渣以及固化飞灰安全填埋场。
所属行业:
节能环保,建材
项目类型:
新项目
项目性质:
鼓励
合作方式:
BT或BOT
前期工作
  进展情况:
选址和可行性研究阶段
项目总投资:
8,000 万元 人民币
拟吸引投
  资总金额:
8,000 万元 人民币
效益分析:
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将建立全区统一协调、布局合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体系,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污泥稳定率达100%,完成垃圾转运设施改造,推进城乡生活、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项目是实现平潭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可以满足平潭综合实验区对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需求,有效避免污泥及餐厨垃圾处置不当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建设理由和条件:
市场需求:建设污泥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餐饮业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安全处理处置,是防止二次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卫生的需要,也是国家相关环保政策的要求。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预测近期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将达到12万m³/天,产生污泥70~90吨/天(80%含水率);餐厨垃圾产生量约60吨/天。 产业基础: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构建高水平的市政基础设施和洁净的城市环境为重点,加快推进区内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及发电一条龙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围绕打造宜居生活区目标,加强城乡公共交通、市政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生态园林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平潭拟在北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附近选址建设污泥及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处置项目,以实现污泥及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
内容和规模: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40亩(含远期污泥及餐厨垃圾处理、粪便处理用地),近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和餐厨垃圾150吨,拟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待可行性研究比选确定)。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泥预处理系统、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渣干化系统、沼气净化系统、除臭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变配电房、水泵房、地磅房、锅炉房、管理用房等辅助工程。建设年限:2年。
其他:
拟采取BOT建设模式,政府提供可行性缺口补贴
项目联系方式:
网站联系方式:+86-591-88605322 +86-591-88605316
所属产业

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

2024年全省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实现营收9404亿元,居全国第7位。集成电路和光电、锂离子电池等产业集群规模超2000亿元。全省共拥有厦门火炬高新区、福清融侨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云霄云陵开发区、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5个电子信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新能源产业

2023年末,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63%,每两度电中约一度电为清洁能源发电。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三位,福建三峡风电国际产业园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工业园区。

建材产业

2024年,我省共有规模以上建材企业2386家,实现营业收入4174.4亿元,同比增长6%。全省建材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形成多个体量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其中,石材行业形成南安石材产业集群,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形成泉州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集群,水泥产业形成龙岩、三明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平板玻璃产业形成福州、漳州平板玻璃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