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单位:
|
南平市武夷新区管委会招商服务局
|
![]() |
||
项目地区:
|
南平市-建阳市 武夷新区新岭片区
|
|||
所属行业:
|
新能源,新型储能
|
|||
项目类型:
|
新项目
|
项目性质:
|
鼓励
|
|
合作方式:
|
独资,合资
|
|||
前期工作
进展情况: |
谋划阶段
|
|||
项目总投资:
|
100,000 万元 人民币
|
|||
拟吸引投
资总金额: |
100,000 万元 人民币
|
|||
内容和规模:
|
引进新型电池、低空经济、汽车制造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10-20亿,依托南平市非金属类矿产萤石、石墨、叶腊石等资源储量在福建省占绝对优势,通达八方,“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低价工业用地、优越营商环境、产业基础等优势,一期用地300-500亩,二期用地1000亩,建设大型、新型智能工厂。
|
|||
项目联系方式:
|
2023年末,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63%,每两度电中约一度电为清洁能源发电。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三位,福建三峡风电国际产业园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工业园区。
福建以“新能源+储能”产业为重要抓手,重点围绕向上中游做优做强锂电池产业链集群和向下游推动多元化应用进行发力。在上中游领域,福州根据自身情况,以星云股份、时代星云为龙头,重点生产储能锂电池检测设备及智能装备、储能智能变流器及充电桩、“光储充检”一体化智慧电源系统等拳头产品。在下游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开发模式,将配置储能要求纳入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集中式光伏试点申报内容,探索新建新能源发电项目与储能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并网。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 1985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2 年与马尾区实行“两区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首批 14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地处福州市东南部、闽江下游北岸,距闽江口 17 海里,是福建省的重要商港、福州的水上门户,管委会行政级别为副厅级。30 多年来,开发区先后引育了新大陆、飞毛腿、星云、时代星云、上润精密等高新技术企业 252 家,规上企业 1012 家,拥有省数字经济领域“瞪羚”企业 8 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41 家、企业技术中心 51 家,还有 31 家省市级后备上市企业正在加快上市进程。开发区先后获评科技创新百强区、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国家级称号。2022 年,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675.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9%。2021 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第 162 位,2022 年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第 4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