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2021年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乐观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其中中国经济增长为8.4%,中国将继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世界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增长,源于中国良好的疫情控制效果和经济增长潜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发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取得了抗疫的伟大胜利。随着科学防控和疫苗接种的逐渐普及,后疫情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得到了快速而全面的恢复。
在市场和政策等的多重作用下,中国经济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方面都表现良好。近期先行指标更是展现出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9%、56.3%和55.3%,连续多个月均在枯荣线以上,说明中国经济总体扩张态势比较明显。3月份物流景气指数为54.9%,重回50%以上扩张区间,物流行业出现了回升态势。挖掘机指数也快速增长,其中2月份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8305台,同比增长205%,这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正在快速恢复和扩张。1-2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2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24%,进一步说明三大产业正在加快恢复生产。
随着疫苗生产和接种速度的加快,全球疫情蔓延形势正得到有效控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正在逐步恢复。IMF对世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测比较乐观,预测美国6.4%、德国3.6%、法国5.8%、意大利4.2%、西班牙6.4%、日本3.3%、英国5.3%、加拿大5.0%。其中,除中国之外,报告对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也较高。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实现恢复性增长,那么将为中国创造更加有力的外部经济环境,有利于中国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潜力。
面对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中国要持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内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形成强大的供给能力,通过需求侧管理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
就内需而言,重点是通过传统基建和新基建进一步带动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千方百计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投资,加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投入,形成支持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基础。同时,要通过增加收入、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等,鼓励居民增加消费,让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
对外,要进一步落实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通过自由贸易区、贸易港建设,以及外资负面清单管理等进一步扩大开放;通过发挥多边贸易、双边贸易合作机制,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
//免责声明//
本网站基于非盈利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及第三方来源信息,我们不对所转载内容的真实有效性、精准度及合规性作出承诺,相关内容也不代表本网站的官方态度。
所有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归属原发布媒体、创作者或原版权方。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内容侵犯了自身合法权益可向我们提交书面意见及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网站提供的所有资料仅作为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决策建议。用户应自行对网站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独立核实与判断。本网站不对用户因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站信息、链接而产生的各类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注:如存在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可通过邮箱 tczx4@swt.fujian.gov.cn 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