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三明市宁化县数智碳纤无人机核心配件制造项目现场,工程车辆穿梭、机械轰鸣,基础施工有序推进。这个总投资10.5亿元的高新技术项目,是第八届数字峰会签约重点成果,聚焦碳纤维无人机核心配件研发制造,建成后将年产复合碳纤维制品150万个、碳纤维布700万平方米,为三明装备制造产业注入新动能。
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正是三明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三明市锚定“高端化、集群化”目标,按照“壮龙头、强配套、促发展”思路,从龙头培育、政策支持、供需对接等多维度发力,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质效稳步提升。
龙头企业的“脊梁”作用愈发凸显。1—9月,全市装备制造产业龙头企业产销两旺,整车生产达25159辆,同比增长65%,单日单班最高产量突破140辆,创下历史最快生产节拍;终端销售25220辆,同比增长62%,在国内外细分市场构建起全面竞争优势。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带动订单量激增,1—9月企业累计接收订单25556辆,同比增长68%,为规模化生产筑牢根基。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带动就业与效益双提升,前三季度新增就业150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4.83亿元、营业收入24.79亿元,同比增长64%;利润总额13304.56万元、同比增长217%,已缴税金5408.16万元、同比增长62%,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政策赋能与科技创新双向发力,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三明市精准对接国家、省级政策导向,全力指导企业申报智能制造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支持政策。2025年,大田县科达石墨成功获评先进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树立行业标杆;全市已有7家企业的9台套设备申报省级首台套目录,技术创新成果加速落地转化。依托中机总院海西分院等科研平台,全市装备制造企业持续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智改数转”纵深发展。
产业链协同不断深化,供需对接精准高效。三明市以“四链融合”为抓手,先后在上海、沙县、晋江、泉州等地举办多场产业对接会,搭建起钢铁与装备制造、汽车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桥梁。3月至9月,系列对接活动累计促成21个装备类供需项目签约,对接金额近7亿元,有效打通产业链堵点难点,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安全生产是产业发展的底线保障。三明市强化民爆行业全流程监管,督促各县(市、区)工信部门落实属地责任,通过现场检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监督,对发现的隐患实行分类整改、挂牌督办。今年以来,全市已组织督导检查55次,推动企业开展自查181次,实现3家民爆生产企业、10家民爆销售企业全覆盖,排查整改隐患113处,未发生较大安全问题,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为三明市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免责声明//
本网站基于非盈利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及第三方来源信息,我们不对所转载内容的真实有效性、精准度及合规性作出承诺,相关内容也不代表本网站的官方态度。
所有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归属原发布媒体、创作者或原版权方。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内容侵犯了自身合法权益可向我们提交书面意见及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网站提供的所有资料仅作为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决策建议。用户应自行对网站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独立核实与判断。本网站不对用户因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站信息、链接而产生的各类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注:如存在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可通过邮箱 tczx4@swt.fujian.gov.cn 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