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近年来,企业主导的绿色、智能、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既加速技术迭代,更成为产业优化与新质生产力孕育的核心引擎。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四五”以来,福州高企队伍持续壮大,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2057家跃升至2024年的4678家,占全省30.6%、位居前列。目前全市高企科研人员超8万人,贡献全市超45%的专利,高企已成为福州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福州高新区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创新园
01建强载体,筑牢从初创到壮大的摇篮
科创载体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壮大的关键支撑。福州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多区叠加、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依托大学城、科学城智力资源,于2021年启动科创走廊建设,围绕区域禀赋构建“1+N”产业新赛道体系,形成多产业差异化发展格局与高企核心创新矩阵,推动未来产业、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目前福州科创走廊已建成载体面积724.6万平方米。闽都创新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布局概念验证中心与中试服务平台,新能源科创中心、瑞科医药健康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以及AI创客大街、博思创业园等197个优质双创载体相继落地,产业集聚效应与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创走廊内已汇聚全市70%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规上高企占比40%,贡献营收超450亿元;数字产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呈集群化发展。福州软件园集聚软件相关企业超1700家、营收过千亿元,与海西高新园、马尾物联网产业园、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组成数字经济核心带,落地瑞芯微电子、新大陆等细分市场单项冠军,新大陆、汉特云、锐捷网络等领军企业。高新区医药企业全国首创的“1分钟免疫功能量化检测、一滴血提前5~10年预警阿尔茨海默病”试剂盒,为健康中国注入科创动能。
02系统培育,打造高企发展“蓄水池”
福州以全链条举措推动高企“提质增量”,持续壮大创新后备力量。建立健全梯度化培育机制,梳理潜力企业,开展跟踪指导与精准服务;依托20余家新媒体平台推送政策解读,累计阅读量超2.8万次,向社会全方位宣讲高企支持政策。出台涵盖创新支持、高企培育、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累计下达高企奖补资金超10亿元,2024年度对新认定及重新认定高企“直拨”奖补1.25亿元,惠及1349家企业,让企业更专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截至2024年,福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678家,较2020年实现倍增;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企数达136.4家,位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呈现量质齐升发展态势。2024年福州高企实现营业收入3535.9亿元,贡献税收113.1亿元,带动就业28.4万人,福光股份、福昕软件等一批领军企业登陆科创板,坤彩科技珠光颜料全球市占率第一。
坤彩的珠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喷漆等领域
03要素保障,全面激活创新主体科研动能
福州持续强化金融支撑,通过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十四五”以来,市本级科学技术支出从6.88亿元增至9.9亿元,累计发放“高新贷”“科技贷”等195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推动金融机构设立9家科创专营支行,打造全省首家科创金融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接入“闽政通”“e福州”,汇聚科技成果3831项、技术需求355项,常态化举办线上线下推介会23场,促进成果与需求高效匹配。
福州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出题、政府立项、高校院所答题”的“揭榜挂帅”机制,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攻关。累计立项“揭榜挂帅”项目88项,支持资金1.88亿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6.66亿元。新福兴玻璃突破近零能耗建筑用高品质低辐射镀膜玻璃关键技术,建成全球首创浮法玻璃与镀膜智能连接生产线,新增产值2亿元、利税2000万元;福光股份攻克激光器阵列复眼模压模具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促进福州光机电产业升级。
要素保障与体制机制优化激活了创新活力。2023年,全市R&D(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306.17亿元,成为全省首个突破300亿元的城市,连续八年居全省首位。其中高企研发投入225.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73.6%,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
福光股份
04量质齐升,引领产业迈向高端
经过多年培育,福州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从“星星多月亮少”到“量质并举”的跨越。一批企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持续突破:新大陆集团深耕二维码解码芯片,拓展物联网与数字人民币新场景;福耀集团成为全球汽车安全玻璃领军企业;福光公司光学镜头助力“天问一号”探火;坤彩科技突破工艺封锁,领跑全球珠光颜料赛道;达华智能、星云电子等企业持续技术攻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将其纳入“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这一部署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内在联系,彰显党中央的战略远见。福州高新技术企业正以创新实践,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工业机器人在福耀浮法玻璃生产线上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