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厦门再添人工智能新型孵化载体

来源:思明快报 发布日期:2025-11-06【字体: 正常

10月31日,思明未来科技园揭牌仪式暨白鹭英才融创汇思明专场在数字立方大厦举行,这是厦门市思明区贯彻落实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的重要举措,将为辖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大平台同步揭牌

活动现场市、区有关部门领导、国投智能、航智天汇等企业代表共同为思明未来科技园高层次人才创新服务中心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揭牌,三大平台同步亮相,标志着思明区在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人才服务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思明未来科技园位于思明区前埔东路188号数字立方大厦16、17层,立足“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创新采用“大学科技园+链主企业+本地国企”联合运营模式,将整合、汇聚航智天汇作为高校孵化器的成果孵化能力、国投智能作为链主企业的生态赋能能力、量数科创作为本地国企的要素保障能力,聚力打造卓越级孵化器。此外,园区将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服务中心与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2个创新平台,导入思明科创基金、国投智能旗下基金投融资服务,并向入孵企业提供各类生态场景、算力、数据等方面要素服务,精准服务“超级个体”,打造“链主企业+科创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前沿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

思明未来科技园的启航,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开放,更是创新生态的构建。思明区科工局表示,在各方携手共建下,未来科技园将积极融入厦门科学城建设体系,形成“研发孵化—转化加速”的产业输出模式,为推动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助力,为全市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注入新的动力。

wechat_2025-11-06_080948_541.png 

首批入驻企业签约

揭牌仪式后,首批入驻企业正式和未来科技园签约。三家具备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聚焦AI+气象预测的厦门昆仑天厦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厦门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及从事智能充电设备的厦门超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园区首批“居民”,将为思明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注入新鲜血液。厦门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琦:我们公司是厦门首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选择落户思明区,主要得益于思明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接下来,我们创新中心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思明区乃至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从“人工智能+”到“具身智能+”深化,加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思明未来科技园自筹备以来,已吸引30余家企业提交入驻申请,截止目前,园区已对接超过20项高潜力技术项目,未来将逐步开放各个方面多元应用场景,助力企业成长。

wechat_2025-11-06_080955_445.png 

项目路演碰撞火花投融资精准对接

在白鹭英才融创汇思明专场,人形机器人、微模块数据中心AIoT开放智联平台、可进化视觉感知等四个优质项目轮番路演展示了前沿技术的应用潜力与商业价值。金融机构、概念验证中心的专家们与项目方现场展开了热烈互动碰撞思维,迸发合作发展火花。

视造(福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斌:今天我们路演的主题是一个基于大模型、可进化的视觉分析平台,我们采用大小模型协同的技术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视觉分析的综合解决方案。今天的对接会非常好,为我们这些初创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行业内许多优秀的解决方案和经验。思拓睿(厦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铭耀:我们这次路演的项目是“微模块数据中心”,本次对接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政策支持,今后,我们将逐步细化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致力于更好地服务园区,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产业浪潮奔涌思明以开放姿态拥抱未来

思明未来科技园的落成是思明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的缩影,也是思明区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探索“陪跑”式服务赋能企业创新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思明区在人才、产业、基础配套等科技创新生态方面积累了扎实的基础,连续5年入选赛迪中国创新百强区,排名全市第一,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累计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84个,引进华为开发者应用创新中心、百度飞桨人工智能赋能平台、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科创平台7个;打造10家区级科创人才基地,聚集科创人才近3000人;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人才近5.2万人,人工智能产业聚集人才近2.4万人;紧扣“135+N”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算力支撑体系,培育人工智能相关企业300余家,区内企业开发大模型7个、算法52个,获评省级以上应用场景典型案例20个,发展势能持续攀升。

未来,思明区将依托未来科技园,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做好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免责声明//

本网站基于非盈利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及第三方来源信息,我们不对所转载内容的真实有效性、精准度及合规性作出承诺,相关内容也不代表本网站的官方态度。

所有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归属原发布媒体、创作者或原版权方。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内容侵犯了自身合法权益可向我们提交书面意见及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网站提供的所有资料仅作为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决策建议。用户应自行对网站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独立核实与判断。本网站不对用户因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站信息、链接而产生的各类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注:如存在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可通过邮箱 tczx4@swt.fujian.gov.cn 与我们取得联系。

AI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