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硬核布局 厦门算力产业集群全面发力 

来源:厦门晚报 发布日期:2025-10-13【字体: 正常

1760316932799363.png

厦门企业参与算力行业展会。

  就在9月下旬,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罗普特科技集团子公司宣布与浪潮计算机等企业合资成立智算公司,聚焦算力设备研发与市场开拓。这一动作虽是企业个体布局,却折射出厦门算力产业多点突破、集群发展的鲜明态势: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一批厦企正从算力基建、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全面发力,推动城市算力能级持续跃升。

  多点突破

  企业构建算力产业矩阵

  罗普特的智算布局并非个例,记者从厦门火炬高新区了解到,目前高新区已集聚全市近三分之二的人工智能以及算力企业,形成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从软件到硬件的人工智能算力全产业体系。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华懋科技近期以15.04亿元收购算力设备制造商富创优越57.84%股权,加码高端光模块等产品产能,交易对方承诺标的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7.8亿元,资本市场随即以涨停板回应这一跨界布局。算能科技联合火炬高新区打造福建省首个全国产化万卡集群算力中心,总规模达3000P,首批500P计划于2025年底落成,将为本地AI生态提供核心算力基座。

  技术协同与场景落地同步推进。科华数据联合壁仞科技、神州数码构建“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算力服务”闭环,其慧云7.0解决方案已服务北京昇腾创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国家级项目,近期更助力某国家级实验室完成智能化升级。弘信电子则双线布局:在甘肃庆阳投建超百亿级绿色智算中心,打造“东数西算”调度平台;在医疗领域助力百川智能医疗大模型登顶全球榜单,联合研发的“羲和一号”诊疗一体机实现国产平台与英伟达模型双向适配,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1%。

  生态完善

  政策与基建双向赋能

  企业积极动作的背后,是厦门算力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政策层面,福厦泉获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明确支持区域深化算力等新型要素配置探索。厦门市出台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发布174个应用场景清单,并将智能算力补贴提至5000万元,推行分级“算力券”补助——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元补助,中小微企业及科研机构补助比例达50%。火炬高新区更针对性支持算力调度与自主可控芯片研发,集美区同步对数据登记、算法服务使用给予创新券补贴,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算力基建正加速扩容。火炬集团投资60亿元建设的数字工业计算中心将于今年建成,可布设9000个机柜,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算力枢纽;思明智算中心已部署320P算力集群,接入社会算力资源超677P,发布45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今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厦门签约的百信智能终端及开源计算产业基地、燧弘智算中心等8个重点项目,直接加码算力布局,总投资额达214亿元,较去年增长253%。其中,闽宁绿电数智应用产业园探索“绿电+算力芯片自主可控”模式,构建国产算力集成超市。

  产业升级

  从算力集聚到价值释放

  随着企业布局深化与生态完善,厦门算力正从“基础设施”向“产业引擎”转变,加速融入千行百业创造实际价值。在公共安全领域,罗普特新成立的智算公司将重点推进边缘端轻量化算力设备落地,其此前研发的“5G+AI空中交警智能巡航预警系统”已实现无人机闯禁实时识别,激光盘粮仪等设备也已应用于粮仓智能化管理;工业领域,算能科技在建的国产化万卡集群,未来将为本地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底层算力支撑,助力企业推进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医疗领域,弘信电子联合研发的“羲和一号”诊疗一体机,已依托算力支撑的AI技术探索医疗场景应用,此前更助力相关医疗大模型在全球榜单中实现突破。

国投智能、云知芯等企业更将算力融入核心业。前者上半年AI相关营业收入占比达30%,新签订单增长42%;后者200P智算集群可动态调度千台GPU并行计算,支撑多领域算力需求。这次罗普特合资公司的成立,将进一步补全厦门算力“研发-制造-应用”链条,随着算能科技万卡集群、火炬数字工业计算中心等项目陆续投产,叠加政策对新型要素配置的支持,厦门有望进一步推动算力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