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厦门启幕。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市长戴龙成带队参加。活动期间,莆田市分团集中签约36个项目,总投资64.91亿美元,拟利用外资6.63亿美元。
作为我国唯一以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重大展会,投洽会不仅是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风向标”与“桥头堡”,更是各地展示自身特色产业、加强项目对接的重要舞台。借势高能级平台,莆田转动投洽会“金钥匙”,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发出“投资莆田、共赢未来”的诚挚邀约。
签约再结硕果
本届投洽会莆田投资热点城市馆,180平方米的空间内不仅展出了10条重点产业链发展情况,还陈列了“闽投一号”模型、北斗共享无人机柜、LNG船模型等特色展品,彰显莆田的产业实力与创新活力。
招商引资成果丰。莆田此次集中签约的36个项目,涵盖鞋服、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文旅等重点产业。总投资3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有8个,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领域突破增添了动力。
上拓下展铸链条。现场签约的新协诚全价值链超级工厂项目总投资36亿元,拟建设智能化生产线20条,致力于打造配套、成品及供应链三位一体的制造基地,助力莆田鞋服产业向着智能化、品牌化、全链条的方向发展。签约的涵江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33亿元,重点引进模具产业链企业,夯实产业基础,提升配套能力。
抢滩新能源赛道。签约的智慧冷能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冷库、算力中心等,年可利用120万吨冷能资源,配套光伏电站,构建循环经济新模式。
莆田全市上下一以贯之地“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吸引了广大客商投资莆田、扎根莆田,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百威雪津带上最新推出的059系列高端产品参加本次展会(摄影/黄国清)
客商现场对接,寻求合作机遇(摄影/黄国清)
莆田优品备受青睐(摄影/黄国清)
履约落地见效
在精准招商的同时,做好项目履约的“后半篇文章”至关重要。莆田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用心用情服务,携手项目业主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进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去年投洽会的签约项目有效落地见效。其中,宜必思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项目的连铸机连轧集成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正在有序推进中;福建晶洋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产品销往海外,并加速扩建厂房;莆田鞋运营中心吸引26家品牌鞋企入驻;秀屿区工艺美术小微产业园5栋厂房封顶,预计10月全面封顶。
据悉,多个企业连续追加投资,启动二期甚至三期项目,体现了投资莆田、扎根莆田的信心。比如,国投湄洲湾港口有限公司3号煤炭堆场完工后,本次再签2号煤炭堆场工程项目,进一步提升港口煤炭储备能力。德濠集团在莆持续加码,已签约11个项目,成为“以商招商”的典范。
从“纸上”到“地上”,从“签约”到“投产”,从项目一期扩展到二期、三期,从单一企业到链式发展,从单个链条到产业集群......这种“次第开花”的态势,正推动莆田“四城辉映”宏图起。
莆田鞋运营中心(摄影/杨怡玲)
国投湄洲湾港口有限公司3号煤炭堆场(图源:“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微信公众号)
做优做暖服务
项目接连落地的背后,是莆田创新招商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以“莆田态度”守护企业、以“莆田速度”服务企业、以“莆田温度”呵护企业、以“莆田力度”支持企业的生动体现。
莆田坚持把“项目为王”作为头等大事、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抓产业促发展、抓园区促集约,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态势。
今年是莆田市“招商奋战年”,全市招商动能持续迸发。一方面主动“走出去”,市领导带头赴海外、跨省域开展精准招商;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来”,借力广交会、投洽会等展会平台,举办民营经济暨产业发展大会、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等重要活动,广泛招引客商。
莆田构建市领导、部门、县区、驻外机构、民企、国企“六支力量”体系,推动总部经济招商、“一单位一楼宇”招商,并深化以商招商,聘请“招商大使”,依托莆商资源,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招商新格局。
把服务做优,把环境做暖。莆田开展“存量比贡献,增量比作为”活动,强化亮晒比拼,集聚发展合力。构建“企业家接待日”“企业110”等机制,高效响应解决企业诉求。推出“五证同发”“五即改革”等创新之举,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招商专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提速项目落地。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动聚链强核、上拓下展、内联外延,莆田发展氛围好、空间广、潜力大。投资莆田、创业莆田,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时间见证发展,项目支撑未来。莆田带着满满的诚意,期待与广大客商携手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赢未来。
莆田德濠智造谷(摄影/陈斌)
秀屿区工艺美术小微产业园(摄影/蔡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