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鹭岛,碧波荡漾
9月8日—11日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即将在厦门开幕
作为东道主,福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力求以最佳状态迎接四海宾朋。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正以崭新的面貌、完善的设施、饱满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成就。
从组委会到志愿者,从展馆建设到服务配套......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福建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福建对这场国际盛会的重视与期待。
福建高度重视本届投洽会的参展组展工作。省团围绕全省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产业布局,精心策划28场高质量双向投资促进活动,涉及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等多场省直部门活动,以及福州、厦门、泉州等八市一区的分团活动,形成多层级、多领域、多业态的全面推介格局。
众所周知,投洽会早已成为两岸企业对接的“黄金桥梁”。回顾第二十一届投洽会,由台湾玉晶光电投资建设的沉浸式VR光学镜头项目“茂晶光电”签约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主要从事VR光学模组的研发与制造。该项目2021年签约后,于2023年6月顺利投产并进入产能爬坡阶段,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的生动样本。正是基于这样的成功实践,本届投洽会首次设立“两岸融合发展专区”,以“新融合·通两岸·创未来”为主题,划分中心展示区域、台资企业展区和路演推介区,集中呈现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成果及参展台资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等,为两岸企业搭建更紧密的交流平台。
除了两岸融合,本届投洽会的新亮点还有不少。在“鹭引五洲 才聚八闽”2025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上,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低碳技术领域的初创企业将携“黑科技”登台,投融资机构的代表已提前梳理项目清单,期待发掘下一个“潜力股”;在中国(福建)-英国经贸合作交流会上,高端装备制造、金融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意向为中英经贸合作注入新活力;在知名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的对话中,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思路将碰撞出新火花;中美省州经贸合作与中国-巴西省州经贸合作对接两场活动,聚焦农业技术、能源开发、基础设施等领域,为企业搭建双边投资的“绿色通道”。
眼下,各部门的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嘉宾邀请、议程设计、会场布置、翻译服务、签约文本核对......每一个细节的打磨,都只为实现“举办一场活动,带动一批项目,深化一类合作”的目标,让这场全球投资盛会绽放更多新意,取得更多实效。
今年展馆整体布局更趋优化,投资主题鲜明突出。福建展区面积约3000平方米,较上届新增500余平方米,设立福建馆、丝路海运、开发区等展示专区,漳州、莆田、南平作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参展。福建馆面积达891平方米,以“福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为主题,聚焦“闯出新路”“奋勇争先”“作出示范”“久久为功”四大核心要素,通过沉浸式展厅与交互式场景设计,系统展示福建在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及两岸融合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实物展品方面,福建馆精选出芯片产业、新能源产业的70多家行业领军、专精特新等企业的100多件创新产品,集中展示福建企业科技创新实力。展馆核心区域以“陆—海—空”三域空间为布局逻辑,立体呈现福建的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陆域板块重点展示“灯塔工厂”“福建之芯”、新能源电池等先进制造成果;海域板块推出海水制氢、漂浮式风电等绿色技术;空天领域包含低空自动机场、翔安台海枢纽等内容,全面彰显“山海联动的创新福建”新形象。
丝路海运专区由省港口集团牵头负责布展工作,将首次实景模拟智慧港口作业场景;开发区专区展位重点推介连江开发区、江阴开发区、泉州经开区等十大高水平开放园区;漳州、莆田、南平三市也分别设置特色展位,突出区域产业优势和投资机会。
本届投洽会还将设立供应链人工智能创新馆,聚焦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关键共性问题,通过构建全链条共性服务支撑平台,推动供应链、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协同合作,集中展示厦门在该领域的实践成果。厦门市也将联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以“数智赋能 链聚全球”为主题的2025年供应链合作创新大会,着力打造专业化、智能化、国际化的供应链交流平台。
从云端推介到万里奔赴,一场跨越国界的投资盛宴正悄然酝酿。福建省团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邀请导向,组建专项工作专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中国驻外机构、国际友城、侨团组织、合作智库等多元渠道,向全球重要商协会、投资促进机构、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知名民营企业、跨国金融律所、台港澳侨商界代表及异地福建商会发出邀请。同时,依托“云上投洽会”平台,开展线上推介和邀请,让合作的种子跨越山海,在厦门热土上静待萌芽。
在这场全球盛会上,国际组织的深度参与成为最亮眼的底色。联合国贸发会议将与厦门市联合举办未来投资大会,这是该组织首次与我国地方政府合作举办国际性会议。
为提高对接精度,福建省团还联合第三方智库机构开展产业合作需求摸底,依据福建省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及重点产业链方向,为重要客商量身定制参观考察路线和对接场次,最大限度发掘合作契机。优质合作的落地,离不开高质量项目的支撑。从以规模为核心指标,聚焦单一维度的体量优势,到建立涵盖行业前景、技术含量、市场潜力的多维度评估体系,投洽会的项目筛选标准不断更新完善。例如,在第二十四届投洽会上,士兰微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为国内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泉州荣信研发及数字化智造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技术密集型项目占比大幅提升,实现了从“广撒网”到“选精品”的转变。
对福建而言,投洽会从不是一场热闹的展会,而是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如何让签约纸变成施工图、让合作意向变成投产实景,才是这场盛会最核心的价值所在。眼下,全省各地正以“钉钉子”精神推进项目筹备,仙游县的忙碌身影,便是这幅“实干图景”的生动展现。
走进仙游县投洽会筹备办公室,项目清单上的6个重点项目格外醒目。新协诚全价值链超级工厂项目、三麟新材料研发中心及多功能产业园区项目、诚拓鞋品全产业链智创基地项目、第三代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封测制造项目、姜黄产业发展项目、竞点合金增资项目......这6个项目总投资达12.4亿美元,涉及鞋服纺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现代服务等产业。仙游县商务局拟推荐诚拓鞋品全产业链智创基地项目参加省团集中签约活动,有望成为投洽会上的“仙游亮点”。
在项目征集遴选方面,福建省团经多轮联合会审,从全省报送的项目中确定50个重大签约项目,涵盖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9月8日下午,这批项目将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签约中心集中签约,按下“落地启动键”。不只于签约,福建更在“全链条对接”上做足文章。融资端,福建多个重点融资需求项目被中投公司选中,将参与中投跨境项目对接交流会;路演端,从全省45个征集项目中优选19个报送组委会,会期将安排专场推介;项目端,全省策划推出717个招商项目,通过“云上投洽会”、福建投资促进网等平台实现全流程在线展示、匹配与洽谈,让合作突破时空限制。
如今,新一批“潜力项目”正蓄势待发,这些项目落地后,预计可创造不少的就业岗位和产值——它们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福建产业结构优化的“加速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终将在八闽大地上结出更多“实效硕果”。
如果说项目落地是投洽会的“硬核成果”,那么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便是这场盛会的“温柔底色”。本届投洽会坚持绿色、集约、智慧办会,在接待、交通、住宿、安保、卫生等方面加强统筹,让全球客商在厦门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近千名“金钥匙”志愿者,是这场盛会最先递出的“青春名片”。展会前,金钥匙志愿者动员培训大会在厦门举办,近千名青年志愿者齐聚一堂,接受系统培训,为即将到来的国际投资盛会蓄势赋能。更令人安心的是,大量“多语种达人”从这群志愿者中脱颖而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的熟练使用者,通过严格的招募审核和定制化集中培训,为境外客商提供多语种引导、需求快速响应及商务协助,全方位保证投洽会志愿者的国际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服务水平。
在志愿者的热情之外,衣食住行的硬保障更见功夫。住宿方面,官方接待酒店备好充足的客房,不仅实施价格调控守住实惠线,更通过质量监控把好舒适关;交通方面,接驳专线车串联起场馆与酒店,临时停车场腾出大量车位,解决自驾客商的停车难题;安保环节,大数据实时监测人流,分级预警与应急疏散方案早已到位,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卫生保障方面,医疗点分布在场馆各处,救护车与专业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针对境外客商提供专属便利,更显服务的精准度。在会展中心及主要酒店里,外币兑换点随到随换,多家门店实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境外银行卡刷卡支付畅通无阻。这些看似细微的调整,让客商不用再为钱的事费心,能更专注于合作洽谈。
展品通关方面,厦门海关在辖区主要货运口岸设置进境展览品通关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申报、查验、抽样、检测等手续,实行即查即放;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平台,通过暂时进出境管理系统线上办理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展会、展品备案及核销等业务,提升通关便捷性。进境旅客口岸还设有参展嘉宾便捷通道,提供通关便利。
此外,福建省团注重全程服务衔接,在会前通过热线、邮件等方式主动收集并响应客商需求,会中设置省团服务中心高效处理各类问题,会后持续跟踪推动项目落地,把“一次性服务”变成“长期陪伴”。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在即,福建作为东道主,将以最大的热情、最优的环境、最实的举措,迎接全球宾朋,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借助投洽会这一国家级平台,福建将进一步展示开放形象、深化国际合作、集聚高端资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