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泉州始终以实干姿态探索前行,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与资源赋能,推动市域内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作为泉州制造业的活力板块,南安机械装备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 “泉州制造” 韧性与创新的生动注脚。从传统制造的深度革新到全球市场的持续拓展,其实践既是泉州产业升级战略落地的鲜活样本,更折射出整座城市以扎实根基与开放理念,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坚定步伐。
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铸造全流程运营管控平台
传统产业的 “破茧之道”
走进南安的生产车间,传统制造的刻板印象正被彻底颠覆。在霞美镇的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AGV小车精准穿梭于各工位,3D打印设备昼夜不停地 “织” 出砂型模具。“过去传统铸造需要数十天的活儿,现在最短7 天就能交付。” 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采用新型球形人造砂替代传统材料,不仅简化了加工环节,电气能耗较去年下降10%,废品率减少30%,能耗成本降低约16%。这种从 “多道工序” 到 “一道成型” 的跨越,正是泉州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缩影。
在南安雪峰华侨经济开发区,福建卓越鸿昌环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越鸿昌”)的转型同样可圈可点。这家专注于固体废弃物再利用装备的企业,早在2010年就联合国际技术团队攻关,如今其海格力斯系列产品将成型周期从15秒缩短至11-12秒,实现全自动化与远程手机控制。
截至2025年7月,南安已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省级绿色工厂1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覆盖国家级2家、省级4家。一张覆盖研发、生产、回收的绿色制造网络逐步成型,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
本土品牌的 “出海之路”
面对全球经济的复杂挑战,南安机械装备企业以品质为帆、服务为桨,在国际市场上稳步前行。2025年上半年,南安机械装备行业出口达25.58亿元,同比增长34.7%,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企业对市场的深刻洞察与不懈深耕。
卓越鸿昌的 “鸿昌砖机” 已走进108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18%。“从原材料采购到整机装配,每道工序都要过‘质量关’。” 企业外贸经理说,自1998年涉足出口以来,他们在海外设立服务点,每个国家至少配备2-3名技术员,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需求,这份 “售后承诺” 成了海外市场的 “通行证”。
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在30多个国家布局服务站与办事处,联合大型供应商保障备件供应,实现 “全球极速服务”;泉州市鼎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上半年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0%,海外市场占比达80%......这些企业的实践,不仅让 “泉州制造” 在全球赢得口碑,更勾勒出这座城市链接世界的开放格局。
持续生长的 “活力之源”
从铸造车间的智能化改造到全球服务网络的搭建,南安机械装备产业的升级,折射出当地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完整的产业链条、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对国际市场的敏锐,共同构成了产业生长的 “沃土”。
如今,这种发展活力正辐射到更多领域。绿色制造与国际市场开拓的 “双引擎”,不仅驱动着机械装备产业前行,也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更让外界看到泉州在制造业转型中的探索与成果——这里既有传统产业升级的实践样本,也有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为产业持续生长提供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