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史称“兴化”,陆域面积达42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人口367万。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涌现出2482名进士、246名御史、21名状元、17名宰辅,“两院”院士中莆籍的有15位。
让我们走进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
“投资热点城市”——莆田
感受“妈祖故里,智造新城”的魅力
潮起湄洲 路通四海
莆田市北接福州,南联泉州、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距台中72海里,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起点。妈祖文化从莆田走向世界,成为跨越国界的国际性信仰、全人类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
陆上交通方面
福厦高铁、福厦铁路、永莆铁路贯穿全境,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投入使用;莆田境内铺设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两纵两横”格局;国省干线全面建设,公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一。
海上交通方面
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和平海湾三大港湾,大陆岸线长336公里、海岛岸线长107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已建成全省首个、全国第6个40万吨级码头。
潮起湄洲,路通四海。莆田是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最近的出海口,也是面向台湾经贸往来的重要门户。依托通江达海、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朝着“和美莆田、共同富裕”的新景,以“一五二三四”工作体系为抓手,加速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培育莆田产业发展根基。
古谯新声,港产城融
近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坚持“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号召,围绕“项目强、产业强、莆田强”的发展理念,推动鞋服产业、工艺美术产业、食品产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生命健康产业、临港产业、文旅产业及高端装备产业等10个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PART.1
“鞋”行天下,“服”饰万家
鞋服产业是莆田市优势、支柱、当家产业,2023年获评“中国鞋都”。莆田市有鞋服企业4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45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2024年规模产值超千亿元,鞋业产业规模占全省近1/3、占全国1/10,涵盖鞋材、研发设计、鞋服制造、电商物流等全产业链条。近年来,鞋服产业着重向高端化方向发力,着力打造莆田鞋“1+N”品牌矩阵,获批“PT”图形集体商标,成立国有企业专业化运营品牌,涌现出50多个知名成品鞋服、材料、电商等细分品牌,受到市场广泛认可。莆田市加快创新“白名单”机制,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在产业革新中,鞋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主导或参与制定鞋类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33项、团体标准19项,行业话语权不断提升。
PART.2
“雕”梁画栋,八类并蓄
工艺美术产业是莆田市优势、富民、特色产业。莆田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7家、生产企业7000多家,从业人员30余万人,2024年工业增加值增长4.8%,拥有工艺家具、雕刻、金银珠宝、油画、香业等八大细分门类。莆田获“中国木雕之城”等15个区域品牌称号,是全国重要的工艺美术产区,还是全球最大沉香檀香、国内最大红木交易集散地,全国三大银饰交易市场和油画产业基地之一。现有“2019大国工匠”1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名、轻工系列“大国工匠”2名、“大国非遗工匠”1名、省市工艺美术大师123名;工艺美术师职称以上人员500多人、中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6000多人。莆田木雕为“中国四大木雕”之一,有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9个专业园区,建成多个“互联网+”平台,已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批发零售全渠道发展的多种业态。
PART.3
品牌林立,“食”全“食”美
食品产业是莆田市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其盐、啤酒、罐头、包装饮用水、饲料、精制茶等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据前列,是全省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形成了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并荣获“中国食品产业名城·莆田”“中国啤酒制造之城”等称号。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食品企业101家,食品类产业体系完备,涵盖酒类制造、饮料、粮油罐头等16个大类、40多个小类。在龙头企业引领方面,全市有8家省级工业龙头企业,并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品牌建设上,莆田食品产业拥有7件中国驰名商标、21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5件地理标志产品。此外,莆田还出台15条专项措施,从产业集群打造、龙头企业培育到品牌营销渠道构建等方面全面发力,抢抓预制食品产业发展机遇,推动其成为经济新增长极。
PART.4
“新材”辈出,能动未来
莆田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深度衔接千亿鞋服业,向上游延伸、横向拓展,形成涵盖化学纤维、功能材料等的产业集群。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一核三园”的产业空间,中心城区设公共服务平台,木兰溪口发展绿色纤维产业,目前初步形成7个细分产业链条,具体是:以华峰系列项目为主的涤纶产业链,以永荣科技为龙头的锦纶产业链,以赛得利为龙头的短纤产业链,以三棵树为龙头的涂料产业链,以海安橡胶、佳通轮胎为龙头的轮胎产业链、PA66产业链、丙烯产业链。三棵树等龙头企业领航,带动上下游协同,7家国家级、2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建成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华峰新材料参与修订国际标准,实现莆田市国际标准制修订零的突破。
PART.5
“智”造先锋,“备”战未来
莆田高端装备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17家,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居产业链第三;税收10.36亿元,比增43.7%,居产业链第二。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专用机械设备、金属材料、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数控机床、环卫工程装备等六大细分领域,标杆示范企业众多,获评国家级、省级各类荣誉众多。涌现一批竞争力强的产品品牌,技术领先。
木兰春涨谱新篇,绘就蓝图开新局。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莆田市委市政府将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总抓手,深入做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层治理、民生保障、港口崛起五篇文章,强化人才、营商环境两大支撑,实施创新、数字、品牌三大战略,打造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山水诗画生态韵城、匠心智造产业新城、通江达海战略港城,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
欢迎大家到
投洽会“热点投资城市”——莆田
共同“莆”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