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石狮服装智能制造园入选全国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名单
在泉州湾南岸,石狮这座因商贸而兴、因贸工联动而强的活力之城,“买全球、卖全球”的商贸引擎轰鸣不息。这里拥有全球纺织采购基地和亚洲最大的服装市场,每年11亿件服装销往190个国家和地区,年电商销售额超千亿元。
虽然如此,石狮仍清醒地认识到,商贸是城市的亮丽名片,工业是发展的坚实根基,推动贸工联动,工业强基,才能实现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与持续跃升。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跃升,这些年,石狮工业发展走出康庄大道:2021年至今,规上工业企业从400家增加到701家,专精特新企业从9家增至69家,高新技术企业从98家增至305家。2024年,石狮市工业增加值达476.32亿元,比增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增10.4%。石狮市纺织印染产业集群、海洋电子通信装备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2025年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光环之下亦有隐忧:龙头企业稀缺、创新动能不足、工业用地紧张。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今年年初,聚焦超1300亿元的产业底盘,石狮出台《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方案》,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积极协调解决涉企问题56个,着力做大企业主体、育强企业梯队,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石狮认真落实泉州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部署,构建政策引导、精准服务、要素保障的‘全闭环’培育体系。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7.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带动GDP增长6.6%,增速位居泉州第1位。”石狮市市长余志伟表示,下一步,石狮市将深入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强化数智赋能,坚持绿色引领,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力争到2029年年底实现重点工业企业数量和质量“双倍增”,累计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136家(其中,5亿元至10亿元企业84家、10亿元至30亿元企业39家、30亿元至50亿元企业8家、50亿元以上企业5家),形成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200亿级产业集群。
链式攻坚 政策组合拳激发倍增动能
破题闯关,只争朝夕!
自泉州市部署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以来,石狮闻令而动,以链式思维与精准服务驱动工业活力迸发。今年1—6月,石狮产值超5亿元重点工业企业24家,其中产值5亿—10亿元企业20家、10亿—30亿元企业4家。
石狮市常务副市长郭小强表示,锚定新型工业化强市目标,石狮市以落实倍增行动为抓手,聚焦政策精准滴灌、服务高效直达,力推技改与数字化转型。通过精准对接需求、细化惠企政策、强化要素保障,破解空间瓶颈,提质园区建设,全力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同时,链式布局科创平台,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夯实倍增基础。
——链式培育,锻造集群竞争硬实力。石狮坚持将技术改造作为产业升级和企业提升的重要引擎。今年已有16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累计在库项目53个;5个项目获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8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累计获奖补资金超6000万元。泉州市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等7个产业公共科研平台作用凸显,今年以来累计服务企业110多家、举办技术推介活动4场、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逾22项,拟促成企业合作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13项。在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方面,石狮通过高端会议论坛集聚创新资源:召开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中国服装协会校园服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落地中国印染协会福建办事处和中国服装协会校园服饰专业委员会;组建涵盖服装设计、工艺技术、绿色制造的专家委员会,为产业低碳转型提供智力支撑;举办福建省染整产业、童装行业、纺织机械等领域“四链融合”活动。此外,聚焦AI质检、智能排产、设备预测性维护等成熟场景,举办“AI赋能,智织未来”“AI赋能,智绘新程”等2场培训活动,提升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
——贸工联动,打开市场新空间。石狮今年举办国潮优品推广活动,参展企业达成意向交易额超5000万元;主办中国(石狮)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暨全国时尚纺织服装供应链展,吸引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带的152家企业参展,现场达成意向合作项目32个,合计金额9.8亿元,对接意向订单超200个,意向成交额超130亿元,较上年增长超10%。品牌展会经济成效同样显著,中国(石狮)校园服饰国际博览会吸引300余家企业参展,达成意向订单超200个、金额超130亿元,有效促进校服产业供需对接与设计创新。为拓展海外市场,石狮设立泰国、菲律宾优品出海中心,升级“海丝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招引落地圆通速递福建总部、韵达福建科技产业园、“对台集货中心”等项目,建设智能化分拨中心和仓储枢纽。石狮还将依托石狮“闽派”男装策源地与商贸市场优势,做强全球男装供应链中心,助力“石狮智造”向“全球枢纽”跨越。
——精准招商,筑牢产业新底座。今年上半年,石狮新增签约招商项目总投资43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4.75%,其中签约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260亿元;谋划储备重大项目76个,总投资919.65亿元。围绕纺织鞋服产业的中高端面料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石狮举办产业招商推介会,吸引安德玛童装项目、闽西南·石狮智造e谷标杆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同时,推动以商招商,协同发展构建产业新生态。例如,通过本地装备制造企业汇星机械牵线,成功引进输送纱装置生产企业——浙江太阳洲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汇阳科技ESG智能工厂项目,填补了石狮市在纺织机械核心部件制造方面的空白。
——要素护航,构筑最优生态。今年以来,依托市领导“一对一”联系重点工业企业机制,石狮市已走访重点工业企业245家次、解决问题40个。靠前服务推动各要素保障持续健全:用地方面,2025年预留52%国有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工矿仓储用地,允许符合规划企业提高容积率至3.0,新增生产性用房免缴土地价款。人力资源保障方面,深化产教融合,支持福建技师学院石狮校区与9家重点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拟与中科光芯携手申请“精匠班”。金融支持方面, 开展9场银企对接会,推动国能神福、豪宝染织等多家重点企业纳入金融“白名单”;落地第二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笔专项资金贷款及泉州首单“碳e融”绿色融资。
院企突围 创新裂变驱动质效跃升
倍增行动点燃政策引擎,更激发院企创新裂变。领军企业锐意革新,院所精准赋能,共绘石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去年12月,计划投资5亿元,由卡宾服饰与言午新材料合作的4D打印智能制造项目正式投产。无尘车间内,仅有几名工人在给设备倒料,150台4D打印设备整齐排列、静音运转,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制鞋生产车间的印象。卡宾服饰福建区负责人林琳介绍:“每台机器平均两小时能生产出两双成品鞋。”该项目支撑了公司在终端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目前我们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设有定制服务,通过在门店测量脚的具体形态,消费者可以买到穿起来更舒适的鞋子。”未来5年,卡宾服饰计划将设备增至1000台,推动言午做独立品牌。不只是加大技术投入,卡宾服饰在增资扩产上也走得蹄疾步稳——位于蚶江镇的卡宾新质产业园项目建设激战正酣,将建设新型现代化产业园区,预计年底完工,“我们计划明年1月把生产全部搬过去,设定产能是现有工厂的两倍。”该园区建成后,还将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的集聚带动效应,吸引鞋服产业优质上下游企业入驻,助力石狮纺织服装产业强链补链。
在泉州鹏泰服饰有限公司,哪怕一件衣服的订单,企业也能接。2023年起,面对国外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的追求,鹏泰服饰投入5亿元建设C2M数智生产智能工厂项目,通过与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小单快反、柔性生产、动态派工”新模式,使得生产效率提升五成以上。“这种‘小单快反’模式,与跨境电商属性十分匹配,更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鹏泰服饰副总经理赵文宏说,公司已形成“外贸+代理+专营+定制+平台”的国际化服饰零售模式。此外,依赖快速生产与过硬品质,鹏泰服饰从做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地的各大赛事球衣入手,如今已成为澳大利亚三大航空公司、公铁路部门职工制服的长期合作商。近年来,通过并购,鹏泰服饰将澳大利亚百年品牌Dina揽入怀中,拿到与国际大牌同场竞技的“门票”。澳大利亚本土畅销品牌CSM、DC、CLASSIC等也被其收入囊中。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打造的自有品牌“BOCINI”及海外收购的多个子品牌,在海外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30% 。
福建飞通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海洋通信、导航、助航装备领域,多年来凭借研发投入,成为我省唯一获得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证书的民营企业,拥有全国渔船对讲通信设备70%的市场份额。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人才是飞通科技高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为破解高技术人才的引育难题,飞通科技选择上海、南京设立研发中心,通过借脑引智,实现创新突围。“通过异地研发,本土落地转化的策略,我们实现对AIS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八成。”飞通科技副总经理黄建仁说,公司每年研发经费投入占营收比例保持在8%—10%,这确保了飞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争取打破远洋捕捞渔船大型通讯设备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实现国产可替代。”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今年,飞通科技将市场开拓到了俄罗斯、印尼、新加坡等国家。为了拓展雷达、卫星通讯终端等产品市场,该公司正加快建设一栋厂房,投产后企业产能将提升五成左右。
不久前,石狮市成为泉州市唯一获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县(市、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在鸿山热电厂史馆里,同一视角的两张园区全景照片对比强烈。一张是鸿山热电公司实施集中供热前,园区烟囱林立、天空阴沉;另一张是实施集中供热后,拆除了这些烟囱以及锅炉和导热油炉,一派整洁澄净景象。“火力发电,高温高压下会产生蒸汽,在业内被称为‘二次能源’。除了向电网供电,我们还承担了向工业园区相关企业供应蒸汽的职责。”福建省鸿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目前向祥芝、鸿山、锦尚和蚶江等镇的79家企业提供低压蒸汽集中供热、全程高效环保,年平均供热量超1200万吉焦,有力推动了企业降本增效。“自从用上鸿山热电公司的蒸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更为我们科技创新提供能源保障。”兴迅新材料生产负责人说,公司每年用汽量涨幅明显。
科研院所成为倍增行动的重要支撑。
作为“科创中国”纺织服装(泉州)创新基地,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建设了泉州地区染整服务最齐全的“染整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第一个“人工气候室”、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实验室,与特步联合开发的“亲肤性面料”目前市场销售已达2亿元,与森宝(福建)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一种亲肤性功能面料评价技术,实现产值2亿多元,与中纺协检验(泉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成衣保暖性能评估项目,弥补了国内服用保暖性评估的缺陷。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推行“院所+公司”模式,“以市场为‘指挥棒’,将科研人员的收入与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益挂钩,让大家更加有干劲了。”该院院长蔡涛说。灵活的激励机制在市场业务中效果显著,截至目前,该院已先后服务区域450余家纺织服饰企业,开展技术对接和咨询服务2800余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近30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20亿元。
党政护航 全周期服务畅通发展动脉
实现倍增蓝图,不仅需要经营主体的奋力拼搏,更考验政府构筑全周期、全要素服务生态的能力与决心。石狮市创新机制、压实责任、前瞻布局,为行动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方案设计节点亮黄灯,请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今年,港亿海洋产业园项目触发黄灯预警,石狮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立即展开专题指导服务,建设单位仅用一天时间便完成方案修正,避免进度滑向“红灯”。
这是石狮创新构建“红黄灯”双色动态预警机制的实战。该机制紧扣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系统梳理出从立项至施工许可十大核心节点,纳入精准化管控——黄灯预判风险,即提前两周扫描14天内可能超期的节点,向责任单位推送含“节点名称、剩余时限、滞后风险、处置建议”四要素的预警信息;红灯强力督进,即对于超期未完成的节点“亮红灯”提醒,每周在工作群中督促推进。
2025年以来,该机制累计触发黄灯预警38次、红灯提醒29次,推动健健科技园1天完成施工许可要件审核,港亿海洋产业园24小时破解方案设计瓶颈。在“日跟踪、周报告、月复盘”监测体系下,74个项目前期节点平均周期缩短两周,提速25%。
石狮还通过“三聚焦”服务,力促项目早投产。总投资5.5亿元的美佳爽鸿锦基地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成为该机制服务的样板:聚焦前期谋划,项目自签约起纳入石狮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并将项目涉及的环评、配套设施建设等关键节点提前纳入重点问题跟踪库,实行“发现即介入、介入即解决”的闭环管理;聚焦过程管控,创新五级协调机制与问题积分管理办法,对施工许可证办理、资金、水电接入等建设要素实施分级督办,针对项目建设中的“中梗阻”问题,组织责任部门召开专项协调会,形成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结时限;聚焦企业服务,组建技术专班先后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诊断式”勘察,提供“一对一”指导和预验收服务,帮助企业一次性通过专项验收。
在要素保障上,石狮多措并举推动土地、电力、供热协同发力——
保障土地供应方面,石狮市通过“零地增容”等模式,累计激活低效用地1947亩。同时,石狮市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文体旅游、武装部等20个部门联合建立《建设用地供地前期工作机制》,将地上附着物迁移、土地平整、控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文保评估等供地前期的共性问题纳入标准化处置流程,使净地供地率提升至92%。
疏通用电堵点方面,石狮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牵头组建服务专班,创新推出三大举措:规划协同方面,将电力设施布局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提前制定专属供电方案,避免重复施工;流程再造方面,推行“项目电力立项即介入”机制,对电网接入可行性研究、外线设计等环节实行并联办理;成本共担方面,制定《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将城镇电力外线费纳入土地开发成本,为企业节省成本超千万元。如今,石狮项目建设用电问题平均办理时限缩短25%、接电周期缩短至45.5天、电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30%,卡宾等十余个项目享受“电等项目”服务,单项目平均降本超20万元、周期压缩15天。
保障供热持续性方面,石狮编制《供热管网专项规划(2024—2035年)》,全市3家国有热电企业与2家民营热电企业的资源互联互通建设逐步推进,这一布局不仅为缓解企业季节性用热波动、化解设备检修与生产周期衔接的矛盾夯实基础,也将为压缩全年停汽时长、保障企业稳定生产筑牢前期支撑。
在金融赋企方面,石狮在推行金融“白名单”基础上,对重点工业企业实行专班服务。如成立中科光芯服务专班,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推动投资信托机构及产业基金对接,促成各银行与中科光芯开展供应链对接,审批用贷额度近1亿元,同时组织发改、商务、工信、财政等单位“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创新平台等项目。
面对倍增行动下半程,石狮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局长巫菲祥表示,将严格按照行动方案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做好惠企政策兑现工作,深化“千名干部进千企业”专项行动,全力以赴,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用好挂钩服务重点工业企业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