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光电显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厦门)有限公司成立

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日期:2025-07-16【字体: 正常

如何让更多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厦门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探路前行。7月11日,高校光电显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厦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正式成立,将聚焦光电显示产业,围绕新型显示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方向,推动高校与产业“双向奔赴”。

  该中心是在厦门市创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工作专班指导下,由厦门火炬集团全资发起,旨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工作部署,对照教育部“三明确三到位一保障”的总体要求,全力构建集“技术挖掘、项目对接、成果孵化和产业化落地”于一体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

  根据方案蓝图,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将致力于推动“两个融合”:一是以产业需求为牵引,通过一体化推进、全链条服务、全要素支撑,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瓶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二是充分发挥厦门作为两岸光电产业融合发展“第一基地”的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纽带,助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高质量建设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厦门有十足的底气和动力。作为全国唯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城市,厦门聚集光电显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000家,其中包括友达光电、宸鸿科技、冠捷电子等众多台企,构建了规模庞大和门类齐全的产业生态。发掘高校科技成果“富矿”,提高转移转化效率,是厦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显示高地的关键举措,也是厦门把高校人才和创新优势转化为城市产业发展胜势的重要实践。

  厦门火炬集团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上也有坚实的基础。作为厦门市科创产业综合性投资平台和厦门市国企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唯一试点,火炬集团建立了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产业化的“从0到100”全链条服务体系。除了参与智慧储能、海洋创新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外,火炬集团以厦门科学城II号孵化器为核心载体,与嘉庚创新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目前已引入16个技术转移机构,推动30多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储备70余个转化潜力项目。

  随着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的成立,相关工作也已紧锣密鼓展开。“我们正加紧组建‘懂技术、懂产业、懂资本’的专业队伍,围绕技术、人才、资金等全要素,打造从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到小批量试生产‘全链条’公共技术平台和‘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将着力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通过专业化服务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落地,中心目前已面向全国优势高校、初创企业和团队等发出邀请,遴选储备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应用潜力大的项目。

  【链接】

  一体化推进

  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坚持“市级统筹、专班推进、多方协同、国企运作”。在厦门市创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工作专班指导下,厦门火炬集团已成立由集团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的专项工作组,统筹中心建设工作,研究决策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并建立完善科学的工作机制。

  全要素支撑

  1.专业人做专业事

  中心推进“团队+专家”双轨服务体系,精准对接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打通创新链到产业链的转化通道。一方面,中心将组建涵盖科学家、高校教授、技术经理人、投融资经理、知识产权顾问、法律顾问等全流程专业化服务团队;另一方面,面向高校端和企业端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中心成果转化项目的验证、论证提供更有力、更全面的支撑。

  2.“全链条”公共技术平台护航

  依托厦门市、火炬高新区此前积累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将统筹现有的20余个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链接创新资源,并计划建设17个“全链条”公共技术平台。

  接下来,中心将以美峰创谷和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为核心区,推动G6级别Micro-LED巨量转移与集成封装中试平台等落地,形成从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到小批量试生产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3.“耐心资本”一路陪伴

  光电显示创新成果孵化周期长,持续、稳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是关键。中心将组建面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联合厦门市科创风投基金及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形成天使基金、种子基金、产业基金全链条基金服务链。目前,厦门市科创风投基金已审议通过,总规模50亿元,以“直接投资+子基金”方式支持种子期、初创期项目,带动市场化资本向成果转化项目集聚。


AI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