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模式 亮出组合拳 三明市着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先行区

来源: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25-07-14【字体: 正常

6月24日,两岸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基地成立大会在三明生态工贸区举办,为三明低空经济发展再添新动力。三明将以“两岸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基地”授牌为新起点,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积极探索“低空+应急”“低空+农业”等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先行区。

近年来,三明市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依托自身资源和政策优势,大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布局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24年6月,省应急管理厅“福建省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在沙县机场正式授牌,并批复在三明市开展无人机空地一体体系建设项目试点。三明市“科技赋能、全域覆盖、实战导向”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无人机空地一体网格化、全覆盖的应急救援体系。目前,依托福建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沙县区、宁化县部署智能机场36套,计划打造覆盖全市的全域全时段应急救援“5分钟时效圈”,相关经验做法被省应急厅转发全省应急系统学习借鉴。

为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三明市亮出“政策+服务+金融”组合拳。2024年10月,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管委会印发《三明生态新城关于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从企业落户、融资扶持到场景应用等多方面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发挥京闽科技合作渠道优势,编制《三明生态新城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构建“1+2+5”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在金融服务上,管委会与中关村资本、中关村信息谷联合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亿元;与中关村科技租赁共同设立三明低空经济融资租赁中心;与兴业银行合作,为企业提供授信额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此外,组建低空应急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下设多个小组协同推进产业发展。

在人才培育方面,构建“培训—就业—产业”闭环。目前,三明市共有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三明技师学院、东南航空科技等6家培训学校(机构)开展无人机操控员培训,已培训400多名合格的无人机操控员,为无人机应用领域输送专业人才,为低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通过“定向培训+场景落地”的模式,让学员从课堂学习直接衔接产业实际需求,实现技能培养与就业岗位的精准对接。

政策的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当前,大田清航、永安联特、东南航空科技等无人机企业产品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已形成无人机制造试飞、应急救援、灭火、飞行培训等业态。浙江白领氏、和翔福宁、川闽等通航企业入驻沙县机场开展通航业务。

三明市正以扩大低空消费需求为牵引,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提升航空研发制造能力,推动场景应用与产业融合,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通航产业基地和区域服务中心,将低空经济培育成为引领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先导示范产业。


AI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