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与产业集群,是泉州经济的一体两面。
近年来,泉州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系统性构建“泉心泉意”营商服务品牌,通过全要素“强保障”、全流程“优服务”、全市场“深融合”、全链条“大招商”,全力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异沃土,取得了蝉联三年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傲人成绩。去年,泉州市现代体育产品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工信部评选出的3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也是福建唯一入选集群,集群年产值超8000亿元;截至2025年5月,全市经营主体超167万,总量持续保持全省首位。这些成果,更是有力地佐证了泉州营商环境的质效。
2025年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现场(陈起拓 摄)
以全要素
“强保障”破解产业瓶颈
产业集群要实现集聚式发展,离不开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支撑。近年来,泉州通过实施园区标准化建设、人才港湾、金融服务专项行动、产业链绿色数字技改行动等,全力破解产群发展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为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全发展要素保障。
园区建设方面,石狮新质电商园按 “三个1/3” 规划(快递集运、智造车间、智能仓储),引入圆通等企业,生态圈年产值超200亿元,全市盘活工业用地3.13万亩、厂房2030万㎡,入驻企业近2000家。
科技创新方面,滚动实施 “四个倍增” 计划,设1亿元奖补资金、150亿元创新基金,引育30家大院大所、84个人才团队,2024年R&D投入增幅全省第一;人才领域推行高层次人才倍增、自主认定 “配额制” 等,人才总量达249.93万人。
金融支撑上,首创 “政银企担” 模式,搭建 “信易贷” 平台,设立政府引导母基金625亿元、产业基金超1700亿元;永春首建知识产权主题银行,推 “质押 + 抵押” 等组合模式,5家企业获贷1900万元。
以全流程
“优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在惠企服务方面,泉州历来秉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四到”服务理念。如今,这一理念更是具象为“泉心泉意”的营商服务品牌,做到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有效解决产业急愁难盼问题,为产群发展培育良好的土壤。
惠企政策“接踵而至”,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护航。累计推出11批次126条“泉心泉意”便民利企举措,定向破解企业难点,为发展护航。
政策兑现“精准滴灌”,让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2021年上线的惠企政策直达兑现平台经多轮升级:2023年推 “政策找企”,2024年升级2.0版实现智能拆解,2025年引入 DeepSeek技术推动智能化,提升政策拆解发布效率50%,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目前超24万家企业注册,整合 5700余条政策,累计奖补超58亿元。
泉州政务服务持续加速,助力企业 “一次、一趟办成”。推行线上线下渠道的双融合,即线上依托省网上办事大厅和闽政通,线下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置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帮代办综窗及分领域专窗,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顺畅运行。截至5月底,“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上线25项重点事项,累计办件量达82.31万余件。
此外,泉州还通过推进“无证明城市”试点工作,全面提升企业办事体验、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目前,泉州已完成第一批免提交高频证明材料清单70项,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14个“证照补齐服务窗口”,正加快推动更多证明材料“电子化”。
以全市场
“深融合”拓宽市场疆界
“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面对这一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泉州以打通内部循环、组织国潮出海、推动跨境电商集约化发展等为抓手,全力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形成集群出海的发展合力,帮助产业更好地在国际市场实现危中寻机。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泉州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000亿元,3—5月份实现“三连增”;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1.13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引导产业出海方面,泉州通过打造各类海外平台、拓展出海通道,让产业出海之路更加顺畅。截至目前,泉州在全省率先成立13个县(市、区)“优品出海”指挥部,推动企业“抱团出海”抢订单;建成全省首个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打造数十个“泉州优品”海外展销中心。
县域层面,近期也相继成立全球供应链集散中心等平台,推动本地产业以“军团出击”的姿态布局海外市场。
首创破局上,泉州打造跨境电商生态圈:全省首创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全国首创华裔青年实训基地(培训超1万名青年),率先开展合规化改革(建海丝平台);利用侨乡资源,推 “侨易邦” 选品平台、青创网跨境频道及菲律宾云仓,服务企业2000余家。
截至目前,泉州已落地4个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023年以来培育店铺498家,申报海外商标162个,建独立站19家,新增合规出口超33亿元、所得税超2800万元。
以全链条
“大招商”凝聚发展优势
锚定促进产业链聚链成群的目标,泉州围绕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招引上下游企业整链入园,初步形成“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
岁金智谷·晋江新智造产业园二期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将构建全产业链运营服务生态圈。
龙头带动强链,构筑“隔墙供应”体系。泉州通过制定“五十百千亿”链主培育工作方案,建立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库并编制《县域重点产业链情况表》,引导各县(市、区)以龙头企业为基点,引领上下游产业就近布局,形成高效协同、快速响应的产业链。
增资扩产补链,剑指“未来产业”蓝海。泉州针对建材家居等长链行业特点,定制企业物理空间暨生产工艺技术“双改造双提升”支持举措,推广“零地”“易地”技改;嫁接“战新产业”应用场景,布局核医疗、AI+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链条,近3年共完成增资扩产超1500亿元。
园区建设延链,形成“一园一产”效应。近年来,泉州积极推广龙头自建园区、中小企业“拎包”入园模式,探索“民企+行业协会+国企”等组织形式,推动新建产业园即成产业链。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蝉联三年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泉州,在营商环境的优化上已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体系、成效显著的模式,即始终以“一号改革工程”的高站位统筹推进,始终聚焦产业一线的真实诉求,始终以全周期护航、全流程服务的理念为企业排忧解难、蓄势赋能,用“泉心泉意”的营商品牌助产业、企业突破一次次市场迷雾,迎接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