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晶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技术人员正在对设备参数进行调试。
日前,福建晶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基于氧化镓压电薄膜新材料的高频滤波器芯片生产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7月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氧化镓压电薄膜新材料等多领域空白。此项目正是龙岩上杭引进的人才项目,也是上杭产业发展与人才工作“双赢”的缩影。
近年来,龙岩上杭大力推进产业链党建,在全市率先成立产业链综合党委,通过党建引领,聚焦产业链配置人才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功入选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2024年,上杭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金铜产业产值达1215亿元,连续9年蝉联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连续3年入选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以人才集聚
推动金铜产业从优到强
金铜产业是上杭重点打造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何推动产业从优到强?上杭的答案就藏于人才的聚集。
卓越工程师蒋开喜教授牵头组建的“地、采、选、冶、环保”特聘专家团,成功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福州大学王晨教授牵头组建的高端铜合金特聘专家团,承担的省级科技项目顺利验收。一批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正在不断提升上杭金铜产业的引领力。
为弥补本地科创资源的不足,上杭支持龙头企业建设飞地研发中心借智生新,与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实施跨域引才800人以上。“飞地研发模式让我们能够更快对接前沿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上杭县委人才办主任黎克森说。上杭还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等50多家国内重点院校建立合作,2024年累计实施校企合作项目8个,其中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1个。
以人才创新
推动新材料产业从有到优
杨瑞甫团队是国内知名新能源领域专家人才团队,也是德尔科技通过股权激励引进的人才团队,该团队的引进促使六氟磷酸锂项目在上杭蛟洋新材料产业园顺利投产。上杭鼓励企业通过股权代持、技术入股等创业合伙人制度,激发人才持续创新动力。
“龙头企业+人才团队”“人才团队+项目”等产才融合模式也成效显著。近年来,上杭招引了锂电池、阻燃剂、储能等领域200名产业人才,落地了常青新能源等8个重大项目,并形成了“引进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链条式发展格局。
以人才招引
推动未来产业从无到有
2024年3月,全球矿山无人驾驶领军企业易控智驾总部正式签约落户上杭;“9·8”投洽会期间,易咖智车、零一汽车、白犀牛智达、斯年智驾等4家国内无人驾驶领军企业同时与上杭签约,与易控智驾形成无人驾驶领军企业组团,引领上杭无人驾驶产业迈入集群发展新阶段。对于未来产业,上杭以人才招引推动其从无到有,无人驾驶产业的形成正是上杭“券商+基金+产业”招商引才机制助力的成果。
人才项目扶持机制和产业链“双招双引”机制也发挥重要作用。上杭绘制了人才和创新平台图谱,精准招引人才、项目,2024年全县高层人才参与揭榜招商15个项目,签约落地5个未来产业项目。设立了规模20亿元产业发展扶持基金,2024年累计拨付创业启动扶持、技术成果转化等奖励资金1200万元。
人才资源的汇聚,为上杭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据了解,上杭累计引进省高层次ABC类人才233人(全市678人),约占全市34.36%(其中A类26人、占全市65%,B类141人、占全市40.75%,C类66人、占全市22.6%),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试点县更有底气、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