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龙岩市经济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以来,龙岩市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从创新营商环境建设,到入选数居全国第一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龙岩市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绘出一条清晰的“上扬曲线”。2024年,全市实有市场主体49.2万户,其中新增市场主体近5万户;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46.9%,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创新赋能
打造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强引擎”
面对当前市场产业链重构挑战,我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实施“一政策、一平台、一批改造、一批服务、一批标杆”的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全年实施138个“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引育47家数字化服务商、272个“小快轻准”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和产品,工信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入选数全国第一。
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全年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数字化标杆企业5家、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1个、人工智能硬件优质产品1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6个,紫金矿业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持续赋能唯一项目。易控智驾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级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金龙稀土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闽西零突破。通过“产品+服务”“制造+服务”模式推动新增服务型制造企业15家,山区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紫金矿业入选全国工业互联网持续赋能唯一示范项目。
开放合作纵深推进。广龙对口合作进一步提升,落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项目66个、总投资230亿元。探索建立“双向飞地”模式,形成两市“广州研发”+“龙岩基地”的产业深度融合模式,深化两地产业和科研互动。广龙合作产业园已落地项目21个,投产企业9家,培育规上企业4家。
深耕海外市场,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多元国际市场,新增“一带一路”投资项目5个,实际对外投资4.73亿美元。对RCEP成员国出口49.99亿元,同比增23.27%。加快推进“外综服+跨境电商”,在美国、土耳其等设海外仓9.2万平方米。结合省商务厅“福品销全球”系列活动,组织176家次企业赴境外参展,成交额2.37亿元。
优化环境
培厚民营经济成长“营养土”
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好沃土就是营商环境。龙岩市通过创新建设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投资环境、政务环境、社会环境等五个营商环境,成功交出破解山区资源瓶颈的“发展答案”。
龙岩市在全国首创“支企服务专员”模式,34名专员驻点园区,全流程代办服务4000余次,兑现奖补资金8亿元;全省首推特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构建“实践+能力+品德”三维评价体系,82名专技人才凭实绩获得中级职称;创新开发“龙零工”互联网共享用工平台,注册用户数超1.4万,入驻人力资源机构超130家、服务500余家企业,结算金额2315万元,全国率先推出“支付即反向开票”应用场景。连续十年举办“7·8龙岩企业日”,形成“112+N”活动模式,全年解决企业问题76个;在全省率先推出的“千名干部挂千企”长效机制,兑现政策资金1.2亿元,减税降费164亿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85家、省级绿色工厂61家。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价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紧跟发展需求的除了创新服务,还要有良好的法治建设。龙岩市设立全省首家设区市涉企案件办理中心,建立“公检法司联动+标准统一”办案机制,2024年清理涉企“挂案”41件,审结破产案件434件,释放企业债务7亿元;设立全省首个“著作权司法保护联络站”,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126件。同时,龙岩市成立12家商协会调解委员会,汽车销售行业调解纠纷150余起,联合住建、金融部门化解房屋买卖、信用卡纠纷超1000件,实现“行业问题行业解”,商业纠纷解决效率达全省标杆水平。
站在新的起点,龙岩市民营企业正以“闯”的劲头、“创”的智慧、“干”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随着创新生态日益完善、营商环境迭代升级,龙岩市的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