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虑消除了,企业发展也更有底气。”4月17日,三明正元化工副总经理曾鹏飞谈及企业未来发展时说。
此前,一份关于锅炉污染整治的实施方案给企业带来了困扰。方案提出,城市建成区外保留的燃煤锅炉要在2025年前完成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正元化工厂区内恰好建有一台20蒸吨的燃煤锅炉,一旦强制实施“煤改气”改造,企业后续的燃气使用成本相较于燃煤将会大幅攀升,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还会极大削弱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需求在哪里,政协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三明市政协组织召开的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上,正元化工坦诚提出这一发展困惑。三明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认真倾听企业诉求,结合政策要求与企业实际运营状况深入分析,当场给出明确回应:依据现行政策,企业在此事上拥有自主选择权,并未强制要求实施“煤改气”。
会后,三明市政协持续跟进协调,迅速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为其量身定制后续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的规划建议,助力企业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合规有序发展。在政协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正元化工打消顾虑,重拾发展信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硬支撑”。近年来,三明市各级政协组织与党委同心、政府同力、委员同行,在市县政协“协同抓招商”工作基础上深化拓展,锚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作用,打造市县政协“协同抓招商、促营商”工作品牌。
通过建立协同招商重点项目库、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三明市政协系统积极投身抓招商第一线、促营商主战场,统筹专题协商、提案办理、民主监督等履职形式,推动一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妥善解决。2024年,42个市县政协协同招商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3.76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99.4%,取得积极成效,体现了政协的担当作为。
如何让协商更贴民心、监督更有准星?市政协着力构建“全链条、广覆盖”的履职平台,搭建了遍布三明市的299个委员工作站(室)、界别议政厅、乡镇联络组,以及驻外(沪)委员联络点、港(澳)区委员联络点等,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委员在行动”等活动为载体,组织政协委员、项目业主、企业家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精准协商破解要素保障难题、民主监督促进惠企政策落实、凝聚共识助推项目企业发展,让企业和群众的声音通过政协平台,第一时间直通党委、政府,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鼓与呼。
去年以来,三明市政协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需求,开展常委会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民主监督等活动23场,形成的18件履职成果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开展各类助企活动350余场,推动解决问题480余个,真正让协商“接地气”、监督“有实效”。
智以才兴,业由才广。三明市政协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成立应用型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首批40名来自经济、法律、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受聘上岗。通过落实《三明市政协应用型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举办“政协讲堂”,为智库专家搭建献计资政平台,推动专业智慧与党政决策精准对接。自去年6月以来,智库专家围绕产业链招商、惠企政策落地等课题深入调研、开设讲座,提出的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优化政商关系、打造品牌促进三明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等建议,已转化为具体的政策举措,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新动能”。
从解决类似“煤改气”困扰企业的“微”实事,到构建优质营商环境的“大”机制,市政协始终以一线姿态、一线作风投身发展主战场。随着协商议政机制不断完善、履职平台持续拓展、智力支撑日益强化,三明市政协系统将以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不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委员在行动”活动,为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兴业沃土汇智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