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代表走访调研
3月28日,2025年泉州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现场会暨泉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推进会举办。该活动以“智汇泉州 算力赋能”为主题,旨在于通过感受泉州数字化发展脉搏,推广人工智能应用,推动算力技术赋能,深入推进泉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赋能泉州产业转型升级。现场,泉州产业AI算力应用平台上线,泉州市脚型数据库筹建工作启动,同时,泉州市人工智能百大应用项目发布。
筹建脚型数据库
打造算力平台赋能千亿产业集群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产业变革,泉州市民营企业众多,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据悉,泉州产业AI算力应用平台由泉州开发区投资集团公司与中国荣乘集团合作打造,集先进算力资源、高效运营管理和优质服务于一体,将进一步满足数据运算、模型训练等需求,为泉州市各行各业提供强大的人工智能算力支撑。“AI算力应用平台是连接泉州实体产业的桥梁,通过集聚算力资源,深度赋能泉州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泉州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何汉儒表示。
现场,泉州市启动脚型数据库筹建工作。去年,泉州市现代体育产品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全省仅有的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鞋业是现代体育产品集群的重要组成行业,随着消费者对鞋类产品舒适度、时尚化和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对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等要求也随之提升。据介绍,脚型数据库将精准采集分析消费者脚型数据,助力鞋企提升工业设计水平、精准研判需求、强化定制能力,加速泉州鞋业链优化升级与创新。
项目集中签约
智慧园区项目加速数字化场景落地
会上,泉州产业AI算力应用平台与杭州墨见科技有限公司、潮际汇(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人工智能服务商集中签约。据了解,未来,签约项目将围绕AI算力应用共同推动泉州市制造业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加快算力服务生态构建与行业智能化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围绕园区的基础网络设施、运营管理服务、协同共享平台等方面,16个智慧园区项目签约合作,通过5G、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园区建设及运营中的应用,推动园区管理提效、数据赋能、产业升级。
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深度融入制造业,逐步在各行业渗透应用,涌现出一批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在活动现场,AI数字人小信介绍了泉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进展、阶段性成果及下一步计划。
当天,泉州市人工智能百大应用项目正式发布。据悉,这106个项目既涉及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也包括应用场景,包括营销环节的项目8个、设计环节项目13个、生产制造环节项目34个、质检环节项目37个、运维环节项目6个等。这些项目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泉州市制造业领域的多元化应用,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思路和机遇,其中有多个项目已荣获国家级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等荣誉。
碰撞思维火花
专家把脉“AI+”落地路径
集思广益、碰撞思维火花。现场,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武文生就“AI+赋能千行百业,领航数字经济发展”主题做了分享。泉州汇成针织有限公司机械部总经理朱智玄则从企业实际应用角度,分享了AI技术助力企业设备升级、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的典型经验。
“人工智能历经三次浪潮,正在加快迈向新阶段。第三次浪潮从识别到生成,基本技术是一脉相承的,但模型规模发生了巨大改变,出现了涌现效应。”武文生说,泉州民营经济实力雄厚,活力非常强。针对新的发展形势,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泉州民营企业数字化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
武文生建议,企业要积极探索和使用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大胆尝试,并不断升级迭代。要大胆使用数字化员工,特别是在生产制造、营销、客服等环节应用智能体、数字人、机器人等提升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认可。同时,通过产业集群式谋划,提升整个产业链数字化能力和反应速度。此外,以市场化方式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有效控制中小企业AI应用成本。
在朱智玄看来,全球市场重构,出海竞争倒逼数字化加速;传统模式已触碰“利润红线”。“我们2020年启动企业数字化进程,经过智慧运维平台的构建、5G数字化工厂的建设等,如今已实现柔性生产制造、设备远程运维、精益能源管理、智慧仓储管理等场景应用。”他介绍,DeepSeek的问世为企业数字化注入了新的动能。“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已显现出一些成效,比如售后成本下降了50%,响应时间从3小时降为3分钟,停机维护时间降低了4小时等。”
“2023年落户泉州洛江区以来,企业已构建起覆盖研发、交付、运维全链条服务体系。”福建谷器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霄洋透露,目前,累计服务泉州企业超百家,深度合作40余家。其中,联合泉州汇成针织打造福建省首个DeepSeek大模型驱动的纺织智能生产体系,入选国家级5G名录工厂。
标杆数据领跑全省
超61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
现场,泉州市产品案例小型展览同步铺开。聚焦企业安全、设计、仓储、营销、售后等环节,18家来自省内外的服务商带来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在服装行业,裁片生成后通常需要经过多个轮次的实体打样或改款,耗费时间较长。一件衣服从开发设计到最终成衣效果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区域行业数字化顾问王李炜介绍,目前,他们通过3D技术,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即可向客户展示所有面料、工艺等细节。“由此,从设计到最终样衣,可能只需要一周甚至更短时间,大大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当天,人工智能企业园区招商对接会接续举办,市工信局、丰泽区高新产业园区管委会、泉州经济开发区智能产业园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园区规划及招商等相关政策。人工智能企业代表还前往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泉州开发区智能产业园等走访调研。
据悉,去年,泉州市相继出台《泉州市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行动方案》《泉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超过6100家规上工业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规模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去年,泉州培育11个国家级、31个省级产业数字化示范项目,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3家。在示范标杆领域,累计培育19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89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72个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项目,各项数据领跑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