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成“衣” 产业成链

来源: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25-04-01【字体: 正常

1743505522417458.png

在鑫森合纤,工人将丝线接入加弹设备。

 

1743505541806954.png 

在六融工业,工人正在操作数字化裁片系统。

 

1743505558955942.png

六融工业成衣孵化器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牵伸、定型、卷绕、纺丝、加弹、织造......325日,在尤溪经济开发区城南园福建鑫森合纤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几道工序后,锦纶切片变成了一捆捆高品质丝线。

在六融工业纵向一体化智能工厂里,生产线全力运转。防晒衣、瑜伽服、户外速干衣裤......织“锦”成“衣”,一件件精品成衣依次经吊挂流水线“流”入仓库,销往世界各地。

“丝”到“衣”,在尤溪就可实现“纺丝—加弹—织造—染整—印花—成衣”一体化生产,锦纶产业链初步成型。

创新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尤溪县是“中国革基布名城”“中国混纺纱名城”,纺织是当地传统产业。但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受技术、规模等因素制约,尤溪纺织产业始终在低附加值产品领域徘徊,尤其在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锦纶行业,还是空白。

锦纶,又称尼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也是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接触的纤维。锦纶纤维性能优越,与其他纺织纤维相比,在强度和耐磨性、吸湿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运动、休闲、内衣、家纺、健康、汽车、户外装备等领域。

2013年,尤溪县委领导带领招商团队发力招商,当地优渥的营商环境吸引福建鑫森合纤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尤溪经济开发区城南园,尤溪在锦纶产业方面终于取得突破。

为使锦纶产业尽快告别“水土不服”,持续健康发展,尤溪县先后出台《进一步加快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尤溪县纺织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之后又招引福建丰帝锦纶有限公司入驻,打造具备地方特色的化纤纺织产业。

走进鑫森合纤研发中心,展示台上,抗菌除臭锦纶纱、凉爽锦纶纱、保温防晒锦纶纱、驱蚊锦纶纱、石墨烯锦纶机能纱......一款款具有特殊功能的高端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别化需求。

“在纺丝、加弹时,加入了不同的纳米母粒就能实现。”鑫森合纤副总裁谭延坤介绍,“以保温防晒锦纶纱为例,产品加入白竹炭母粒后,可使衣物发射远红外线至人体表面,达到保温效果,根据专业机构检测,可使制成的衣物升温3-4度,同时具有很好的防紫外线功能。”

关注研发、注重创新,短短几年,鑫森合纤不仅通过GRS Scope CertificateOEKO-TEX100 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50001ISO56005认证,还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福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福建省工业龙头企业、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等1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目前,鑫森合纤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企业研发出生物基锦纶56长丝、高强锦纶6长丝、军工特种锦纶66长丝、持久抑菌锦纶6长丝、白竹炭改性锦纶6长丝等功能性高科技锦纶产品,深受李宁、安踏、特步、ZARA等国内外高档内衣、服装、面料生产商青睐。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目前尤溪锦纶纤维年产能达15.5万吨,在全球锦纶纺丝行业中位列第五,在福建省县域制造业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化纤制造龙头福州长乐。

集群

“丝”成链、绿色发展

六融工业的成衣孵化器车间,恒温恒湿、干净明亮,全自动吊挂线上挂满了服装裁片,员工们正接力完成同一件服装的缝制。这里有10条自动吊挂流水线,具备400万件标准成衣产能。

车间一角,工人正在操作数字化裁片系统,仅需几秒便可处理所有生产订单的自动排料,几分钟就可完成一批订单的高精度裁剪,裁片间隙达到最小化,从而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六融是尤溪县借助沪明对口合作从上海引进的项目,其建立的垂直一体化智能工厂是全球针织化纤类项目的首次尝试,可在单一厂内实现从锦纶纺纱至时尚运动成衣的连续生产。至此,以城南园鑫森合纤、丰帝锦纶、六融工业为核心的锦纶产业集群初步建成。

这种生产模式上的创新,不仅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六融立志打造锦纶纺织行业绿色低碳标杆的底气。

过去,企业需要从连江可门港、莆田秀屿等地购入己内酰胺原料,在尤溪纺丝,在福清织造染整,再到江苏、广东的成衣工厂加工,耗时耗力耗能源。

“从纱线至成衣,垂直一体化生产带来的是生产‘零转移’,极大减少了包装损耗、运输成本,平衡了车间能耗。”福建六融工业有限公司总裁陈京伟举例说,面料出厂和成衣生产前2道各需要2436小时的平衡工序,如今缩减为1道,车间面积大为缩减,空调能耗明显降低。

锦纶产业集群的成型,不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纺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更为尤溪与晋江的山海协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晋江,作为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时尚设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尤溪,在原材料研发生产、加工制造等环节颇具实力。通过山海协作,双方可以在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优势互补。

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锦纶产业体系逐渐成型。如今,六融工业一期面料板块项目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三季度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成衣超1500万件。“二期、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3.5万吨锦纶纤维、1.5万吨高级印花面料、6000万件泳装和4000万件运动服与高尔夫球衣,年产值超50亿元。”陈京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