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产学研“低空”谋“高飞”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日期:2025-02-21【字体: 正常

新学期开始,阳光学院的欧建良博士团队正在学校的无人机实验中心用无人机航摄+激光扫描技术生成毫米级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对河湖管理、环保巡查提供相关服务,为自然资源的监测与保护助力。

今年,低空经济被正式纳入我省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计划。根据《福州市加快推动低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年底,全市低空产业链能级跃升,形成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6年底,力争低空产业相关企业数量突破400家。

迎风起飞的低空经济,使得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日前,福州市台江区与阳光学院签订《台江区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在产学研融合、专业人才培育、可持续人才蓝图构建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在《台江区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中,双方将合力组建低空经济专家智囊团,壮大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打造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科创成果转化,吸引低空产业企业入驻。

据了解,2025年,台江区与阳光学院将重点围绕低空经济产业规划建设,构建匹配产业布局的人才供应链。聚焦低空飞行器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等场景的应用,推动低空数字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融合、空中交通与地面交通融合、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发展融合,努力构建多元应用市场生态。

近段时间,欧建良博士团队还带领学生,结合土木学科“BIM+”技术,为老旧小区立面屋顶改造、古建筑保护、特色民居打造及在建道路、建筑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相关服务,深受各方的好评。高校要培养适应产业的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动能。阳光学院校长蒋新华教授表示,学校将创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模式,为低空经济产业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