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首个万吨级码头施工火热,专业化绿色产业园区加快崛起,交通大动脉多向通车……涵江着力推动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助力莆田打造“通江达海战略港城”。
作为莆田打造“通江达海战略港城”的主阵地之一,涵江区勇于向海求新,善于依海图兴、耕海谋强,坚持全域统筹、陆海联动的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拓宽海陆双向大通道,全力将“临海”地理优势转化成“亲海”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莆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区,为建设“海上福建”“海上莆田”贡献更多涵江力量。
海陆联动 强港兴城
莆田坐拥总长443公里的海岸线,自北而南,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湾湾相望,潮声相闻,渔歌互答。在激荡的涛声中,木兰溪入海处的涵江港自古是莆田的海上门户。港涌万顷潮,帆迎万国商,为闽中海上辐辏,至今令人铭记。其带给涵江的,不只是鱼盐之利,更是面向世界的宏阔视野。
港口是核心的战略资源、重要的发展平台和靓丽的城市名片。强港可以赋能产业做优做强、城市品质提升,加快打造产业转型、生态城市“升级版”。涵江区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聚焦聚力“大船大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找增量、展作为,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沿沈海高速一路向东,出了涵江高速收费站,没多久即可到达涵江港,一望无际、浩瀚无边的港湾展现眼前。仅隔着一个入海口,东南面对岸的江阴港清晰可见。再从港区南部向海而行,一大片陆地已经填海生成,这是何等的气势!
向海“借地”,总投资约5亿元的莆田兴化港区涵江作业区主要建设1—3号泊位工程及湄洲湾港兴化港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为涵江首个万吨级码头,泊位总长690米。这天,记者在该作业区看到,项目建设“火力全开”,挖掘机、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紧锣密鼓施工作业。
涵江首个万吨级码头从海中崛起。(来源:湄洲日报)
涵江港口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陈航介绍,该作业区水陆施工同步开展,正在建设2个3万吨级通用码头和1个7万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545万吨。新建航道38.13公里、锚地2个。其中,南日水道段27.74公里,可满足7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双线通航要求及20万吨级集装箱船乘潮单线通航。目前,1—3号泊位水工主体标段已进入尾声,道堆及生产辅助建筑物配套工程主要建筑物主体结构已完成封顶,堆场建设全力推进,进港航道正在开展涵江段的疏浚施工,预计2026年上半年具备投产条件,将为涵江临港及周边工业园区钢材、建材、啤酒、豆粕等货物提供运输服务,促进涵江海洋经济能级提升。
海陆联动,货畅其流。航通天下,运行未来。涵江港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运营部负责人郭晓英介绍,泊位后方陆域形成面积约33万平方米,相当于4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作业区后方有16万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吸引高端产业集聚,正打造涵江新的经济增长极,助力涵江木兰溪口产业新城衔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福州都市圈和全市“东拓滨海、南进临港”建设,港口“硬核”正转化为涵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
产业集聚 临港崛起
浩渺大海,流金淌银。转身向海,涵江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一个个专业化绿色产业园区加快崛起,高科技“智囊团”集聚,拉动的是涵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不断提速“打造现代产业强区、建设生态宜居涵江”步伐,涵江区锚定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以“一区五园”产业发展为载体,全力打造“三生融合”产业社区范本,持续完善莆田高新区规划体系,深化拓展园区职能,并借助莆田高新区的优惠政策叠加、产业技术辐射,12条重点产业链新质生产力加速涌现,破浪前行的产业态势更加澎湃。
在木兰溪口产业新城,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成为集智能智造、绿色安全、节能环保、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型、花园式世界级智慧低碳工厂,带动华兴玻璃、中粮制罐、国圣食品、新鳝海洋食品等企业协同发力,已形成覆盖纸箱、易拉罐、玻璃瓶、麦芽、热电联产等食品加工上下游多个环节的全产业链,推动涵江食品产业集群攀高向新。
连日来,位于城北智造产业园的联东U谷·涵江海峡智造产业谷(一期)已全面封顶。这个联东集团在我省最大的产业园项目,预计引入超100家企业,将进一步促进莆田市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聚集发展。与此同时,城北工业园建设、招商同步提速;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聚企成链、集群成势,在融入“电动莆田”建设上持续发力。
联东U谷·涵江海峡智造产业谷(一期)全面封顶。(来源:湄洲日报)
布局在新涵工业集中区的省重点项目莆田德豪智造谷项目,施工作业热火朝天。该项目总投资38亿元,规划建成多元化综合性产业园区。得益于涵江区全程“保姆式”的专班服务,项目落地建设周期大大缩短,建成后可入驻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轻工制造等产业企业150多家,将有效串联链上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实现量质齐升。
傍水而生,涵江临港产业铿锵绽放。眼下,该区加快汽车产业科创园、循环绿色低碳产业园、低空经济装备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总投资约100亿元的赤港服务区“双开放”项目也将带动周边片区开发建设,更好地促进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和福州都市圈协同联动。涵江正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竞相涌入的创新创业高地,为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体推进 融合发展
强港、兴产、活城,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紧密相连共同推动着涵江港产城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2024年12月31日,联十一线(莆田境)项目涵江段正式通车。该路段是连接福州与莆田的国道G324线新的交通大动脉,起点为人民街南伸芳山互通,终点为锦岚互通,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八车道,有利于分流国道G324线交通流量,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和港口集疏运体系。同时,对涵江积极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设,构建福莆宁综合交通体系,促进福州市、莆田市区域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涵江段正式通车后,与江海路、锦岚大道、东港路等周边路网衔接,也为区域内已落户的普洛斯物流、钜能电力、百威雪津、中粮制罐、华兴玻璃等企业提供交通便利。今年,涵江区将推动G228风景道、三江口特大桥、萩芦溪大桥建成通车,为涵江滨海新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创造便利交通条件,进一步集聚提升临港产业,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
一个“融”字,让“城”和“港”的叠加效应几倍放大。扭住目标不放松,涵江区港口开发、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一体化推进。加快滨溪北路、九华路等跨区道路项目建设,更新国省干线、市政路网22公里,便捷指数持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日益完善。
风起“好地方”,潮涌“交汇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发展临港产业时不我待,已成为涵江着眼未来进行全局性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路径。握指成拳,涵江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涵江临港产业正如宁海初日一般,冉冉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