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企业“老娘舅” 打造营商“暖环境”福建法院能动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日期:2024-04-19【字体: 正常

“作为茶企,你们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今年3月初,法律特派员、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徐欢来到生态创业园进行“法治体检”,关注民营企业法治需求,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2022年5月起,借鉴科技特派员制度,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推行法律特派员制度,在全市法院选派优秀法官担任“法特派”,为企业问诊把脉、献策出招、纾困解难,帮助企业公平竞争、防范风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福建法院聚焦民营企业急难愁盼,以能动司法“最优解”精准对接企业“最需要”,推出100多条实招硬招,从涉企纠纷多元化解、善意文明执行、司法服务延伸保护等方面形成全流程护航、全领域优化的服务保障工作格局,切实当好民营企业“老娘舅”,打造营商“暖环境”。

帮涉案企业摆脱困境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石狮市某制衣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条条流水线正加足马力生产,工人们忙着将产品进行打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法官的帮助下,公司摆脱了困境,发展趋势显著向好。”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纪某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因为多方面因素影响,此前这家制衣公司效益大幅下滑,无法按期偿还金融担保,被银行诉至石狮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实地走访中,石狮法院执行局二级法官许自猛发现,该公司受未执结案件影响,已无法正常申请贷款,不少潜在交易对象也因担心交易风险将其拒之门外。

“我们发现该企业仍有发展后劲,公司每天正常在运转,订单量也有所回升。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办理一个案件,拖垮一个企业’,同时又能充分保障当事人兑现合法权益。”许自猛说。

于是,石狮法院联合多部门指导企业合规改革,督促企业加强内部运行规范,并根据企业履行情况和整改进度出具信用修复证明,让该公司在招投标、参与交易、转续贷等方面“恢复如常”。最终,这家企业与银行达成分期还款协议。2022年4月,该企业提前8个月偿付完借款及相应利息。

“这项改革很有意义,不仅引导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建立符合规范要求的机制,努力让涉案企业‘活下来’‘经营得好’,更有效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潘越如是说。

福建法院将企业合规改革从刑事拓展至民商事、行政、执行等领域,对符合条件、可以挽救的企业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既依法办案,又督促企业合规整改,帮助企业走上合规经营、健康发展之路。

此外,针对患“重病”的企业,福建法院则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引入投资人,帮助省内多家知名企业涅槃重生,逐步走上正轨。据统计,仅2023年,全省法院审结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3764件,有效盘活资产113亿余元,帮助182家企业摆脱困境。

打造“闽”字金招牌

“现在开庭。”4月8日,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德化县人民法院法官走进当地国际陶瓷艺术城,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陶瓷著作权侵权案件。本场庭审邀请4名法院监督员全程参与,县政协委员、县陶瓷同业公会会员、陶瓷企业家、商户等25人旁听观摩庭审。

德化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当地陶瓷企业达数千家。庭审当天,德化法院精心挑选了典型案例,针对陶瓷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遇到的法律问题,为旁听人员进行现场普法和答疑解惑。

一双鞋、一泡茶、一片陶瓷、一块电池、一味小吃……在福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名满天下。从产业到企业,福建法院“抓前端、治未病”,努力让每个经营主体远离纠纷、“轻装前行”,助力打造“闽”字金招牌。

据统计,全国闻名的沙县小吃门店超8万家、年营业额超500亿元。为了守护好“国民小吃”,三明市沙县区人民法院针对小吃业主分布全国各地等特点,在全国33个中心城市打造了“一城一法官”定向联络工作模式,联合本地小吃管委会成立专门调解组织,诉前化解涉小吃业主纠纷900余件,提供诉讼引导、维权保护等司法服务1000余件次。

晋江是全国著名的男装和运动鞋生产基地,培育了12家上市公司、20多个知名品牌。晋江市人民法院传承弘扬“晋江经验”,部署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活动,探索“法院+商会”诉调对接模式,邀请人大代表、社区居委会主任等担任法院“特邀调解员”,有效推动商事纠纷化解。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各级法院为企业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让我们吃了‘定心丸’。”泉州市网络外贸商会会长陈明烟表示。

为帮助民营企业、特色产业从源头上减少涉诉纠纷,福建法院创新提出诉源、案源、执源、访源“四源共治”工作思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福建省工商联联合出台意见,推进纠纷多元化解。同时,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连续两年在全省部署开展“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活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促进诉源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助力龙头企业“走出国门”

“贵院在知识产权审判上发挥优势,有效运用行为保全、技术调查官等措施,为权利人提供了及时、有力的司法救济……”今年春节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工人王红梅将一封感谢信寄到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该院对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知识产权予以司法保护致以感谢。

宁德时代是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在全球每销售3辆电动车,就有1辆车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然而,就是这样“专精特新”的企业,其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自主创新创造、核心技术保护等难题。

对此,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司法保护,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同时,探索多元化解决涉外知识产权争议新路径,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调中心签署《加强知识产权领域替代性争议解决交流与合作协议》,成为全国第二家与该中心合作的省级法院。

此外,福州、厦门、泉州知识产权法庭集中审理技术类案件,加大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科技成果、重点领域保护力度,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高质量”受到“严保护”。

为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福建法院还积极融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通过设立厦门、泉州国际商事法庭和厦门涉外海事法庭、福建高院海丝中央法务区巡回审判点,用好用足福建法院涉外审判“三庭一点”等一批优质司法资源,打造国际商事海事争端解决优选地,助力更多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发展壮大。

“我们深刻认识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大意义,正抓紧出台服务保障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实施的若干举措,激励‘想创新’、帮助‘敢创新’、引导‘会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在福建这片沃土上蓬勃生长,持续发展壮大。”福建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A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