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智改数转” 赋能实体经济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日期:2024-01-02【字体: 正常

随着“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近年来,漳州市积极引导企业“智改数转”,推动智能制造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中,漳州市上榜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4家,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二。

“智改数转”,打造示范工厂

来到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立体仓库,17.7米高的仓库被分为8层,仓库会根据各个生产线的进度自动备料,升降机器人爬升到一层层货架上自动取货,再由穿梭车自动精准配送到工位,全程由智能配送系统独立完成。

在总装一线生产车间,各个工作站机器人的机械臂快速而灵活地移动,进行自动点胶、上料、检测、打螺丝等作业工序。数字看板上实时显示着产线订单、生产进度以及产品质量等关键数据,帮助生产团队随时了解生产进展……在立达信,处处能感受到“智造”的魅力。

2000年,立达信以生产照明设备起家,曾是一家劳动力密集型企业。2011年,该公司成立了自动化中心,走上了“机器代人”的自动化转型之路。

近年来,立达信依托自主开发的DOP数字化运营平台,从生产作业、工艺设计、质量管控等14个主要环节入手,建设了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产品、智能仿真研发相融合的现代化智能制造工厂。2023年,立达信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立达信的“智改数转”之路,是漳州制造业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缩影。近年来,漳州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培育了一批重点行业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目前,全市列入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重点项目38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2家企业21个场景。通过发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企业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更多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从制造迈向“智造”。

政策加持,助力企业转型

“公司是否有建立智能制造相关的知识库战略规划?是否有激励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机制办法?企业是否在人员技能、安全管理、质量分析、设备管理等方面沉淀相关经验知识?”“排生产计划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详细地分解生产任务?”……

上月13日,在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诊断专家团队深入生产车间的各个工艺流程环节进行调研,并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度交流,为企业智能制造转型“把脉问诊”。

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端电源、新能源、数据中心为主要业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市场定制化、多品种小批量的趋势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高效整合分布在各个流程环节中离散的智能制造要素,发挥它们在供应链全流程中的作用,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难点。一听说市里组织开展智能诊断服务,我们公司马上就报名了,希望能借此机会,让专家为我们支支招。”该公司智能制造负责人叶良锋表示。

此次参与智能制造诊断的专家、国机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秋林表示,很多企业认为智能化改造投资大、见效慢,从而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我们本次诊断的目的,就是帮助不同智能化水平的企业梳理业务逻辑,找准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痛点、难点,进而提出具有实用性、适配性,能优化系统运行效率的智能化改造建议。”

这样深入扎实的入企诊断,正在漳州推开。上月6日,漳州市智能制造诊断启动仪式举行。启动仪式之后,专家组深入全市20家装备制造企业开展为期1个月的智能制造诊断服务。

“这一阶段的智能诊断服务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由政府买单,为企业免费诊断。专家团队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会为每家企业提供一份有针对性的诊断报告,最终还将形成全市的装备制造行业诊断报告书,为行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参考。”漳州市工信局装备和新材料工业科科长方艺玲说。

近年来,为鼓励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漳州先后出台支持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七条措施、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若干措施等政策,用“真金白银”激励企业技术改造。

“数字化、智能化,是提升制造业管理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未来,我们还将在智能制造项目落地、企业成长、技术改造、研发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下足功夫,助推智能制造稳步发展。”方艺玲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