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是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厦门自贸片区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更是充分利用对台区位优势,发挥对台合作“窗口”作用,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围绕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航运、金融、文化等50多个领域率先对台开放,全面拓展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截至目前,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注册台资企业950家;今年1-8月,片区新增注册台资企业154家。
推动两岸经贸合作
今年4月,厦门港首条直航中国台北的跨境电商“大三通”海运快线航线开通,实现了厦门直挂台北电商快线北向通道运力零的突破,将和“小三通”厦金航线南向通道运力形成班次互补,进一步拓宽和提升厦门港对台海运通道的市场服务能力。
该航线的开通,推进了厦门-金门-中国台湾的跨境电商物流通道建设,是厦门港积极推进两岸跨境电商交流合作,促进经贸融合的又一成果。如今,“厦金台”海运快件包船航班已提升到每周15班。今年1-8月,对台海运快件18787个标箱、同比增加566.44%,件数1015.5万件、同比增加530.06%。
为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厦门自贸片区加强了集成电路企业提供政策辅导、EDA工具、流片、芯片测试、封装等一站式的产业链配套服务,吸引诸格量、朗和湘、齐力芯、芯发半导体等知名台湾IC企业入驻。依托“海峡两岸艺术交流空间”,先后举办台湾画家作品拍卖会、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名家联展等。建设传世艺宫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收藏、研究、展览、服务等功能,促进两岸文化贸易交流。
2010年,国务院批准在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作为全国唯一冠以“两岸”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厦门自贸片区积极助力两岸金融合作,持续推进两岸货币清算,已有21家中国台湾地区银行在该市10家银行开立人民币代理清算账户。做大对台人民币跨境银行同业账户融资,设立大陆首支自贸区数字人民币台企融资增信基金,有效支持台资企业便利获取银行融资。
推动仲信国际融资租赁、台骏国际融资租赁、日盛融资租赁等台资融资租赁机构在厦门自贸片区设立分公司。率先开展台胞大陆居住证注册内资企业试点,已有华辉联合咨询、阡陌贸易、众凯人力资源等15家完成内资企业注册登记。
促进两岸交流交往
今年6月,厦门自贸片区台商发展服务中心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揭牌成立,正式面向台胞台企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
该服务中心上线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服务平台,为台胞台企提供两岸行业标准采信、职业资格采认和就业落户、医疗救援保险服务、涉台法律服务、征信服务、两岸航运人才培养试点、对台政策咨询等七大类服务。开展海峡两岸国际邮轮人才联合培养和就业、游艇驾驶培训和发证、高级船员补差培训和发证试点,增进海峡两岸航运交流与合作。
为更好地落实落细同等待遇,厦门自贸片区推出为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研发的大陆首个组合型保险产品“两岸通保”,实现两岸医疗费用通赔,填补台胞从大陆回台紧急救援服务的空白。扩大台企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已有20家台资企业获得贸易外汇便利化试点,占全市的32%。
厦门自贸片区持续推进两岸创新创业创造“三创”基地建设,举办创业培训、线上直播、政策申报辅导、创新比赛等创业活动。厦门自贸片区一品创客、云创智谷、厦嶝等三创基地实际入驻企业570家、入驻办公台企103家、入驻台青119人。
据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厦门自贸片区将继续发挥制度创新和探索两岸融合发展先行示范优势,不断深化两岸在航运、金融、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等更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奋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