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福建工信厅联合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2023)》,该《白皮书》是福建省也是全国首份系统介绍县域重点产业链的指导性文件。
县域产业链是福建省县域经济的关键支撑。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关键在县域。《白皮书》由前言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约2.4万字,其中正文分为5章,全面介绍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的背景与必要性、现状与成效,分享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提出发展路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推进措施,对进一步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白皮书》数据显示,全省83个县域中,县(市)52个,区 31个。从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看,晋江市为 5607.9 亿元,约占全省的 10.0%,居全省首位。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平均规模为67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过 2000 亿元的县域 8 个;2022 年全省工业增加值 1.9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7%,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 38.1%;一批产业竞争优势突出。福建省部分县域重点产业已在国内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白皮书》分析认为,福建部分县域重点产业链已在国内形成较强竞争优势。传统行业上,晋江市鞋服产业品牌效应突出,服装产业拥有七匹狼、利郎、柒牌、劲霸等中国知名服装品牌,制鞋产业拥有安踏、三六一度、中乔等国内知名体育品牌,是国内著名鞋服产业基地。在新行业新产业上,宁德蕉城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大、技术领先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和研发创新中心,动力电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白皮书》还针对当前全球产业链格局加速重塑的状况,福建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机遇。以现代产业集群带动县域产业链,推动“强强联合”,加快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链条串联带动跨县域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壮大一批特色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县域产业链发展,推动“以强带弱”,促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发展县域产业链,推动“个性化发展”,梯度培育集聚发展;以资源优势培育发展合适的县域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产城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
近年来,在“晋江经验”的引领下,福建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成效、可参考的县域产业链发展典型案例。《白皮书》总结提炼了《晋江市:“五个赋能”助推纺织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蕉城区:滩涂地崛起锂电之都》《翔安区:构建新型显示产业链“生态圈”》《惠安县:打造化工材料发展新高地》《新罗区:建设专用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邵武市:探索氟新材料高质量发展之路》等6个典型案例。
//免责声明//
本网站基于非盈利目的引用或转载媒体报道及第三方来源信息,我们不对所转载内容的真实有效性、精准度及合规性作出承诺,相关内容也不代表本网站的官方态度。
所有转载内容的著作权归属原发布媒体、创作者或原版权方。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内容侵犯了自身合法权益可向我们提交书面意见及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网站提供的所有资料仅作为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决策建议。用户应自行对网站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独立核实与判断。本网站不对用户因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站信息、链接而产生的各类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注:如存在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可通过邮箱 tczx4@swt.fujian.gov.cn 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