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精耕新兴产业 驰骋千亿蓝海

来源:东南网 发布日期:2023-03-31【字体: 正常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作为国内重要的海洋城市,厦门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得天独厚。2021年,厦门海洋生产总值达2414.6亿元,较上年增长14.4%。

海洋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龙头企业如何培育并发挥示范效应,如何推进产业集群深耕联动?近日,记者深入厦门海洋产业企业蹲点采访。

引进外脑 打破国外垄断格局

从厦门岛内驱车西行约半小时,到达厦门生物医药港。春寒料峭时分,蓝湾工业园园区花团锦簇,全球纯度最高的硫酸氨基葡萄糖规模化生产基地就位于此。

氨糖,被称为“关节的粮食”,对治疗骨关节疾病有特殊效用。曾经,纯度较高的氨糖严重依赖进口。如今,在厦门,高纯氨糖已完全实现国产化自主生产,并走在世界前列。

走进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氨糖原料全密闭智能化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往来忙碌,巨大的罐体上方,密布复杂的控制仪器……浓厚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

2022年初,在完成现代化生产线增资扩建后,蓝湾科技年产氨糖能力跃升至100吨,年产值达10亿元。

此前,对氨糖的研究和医学运用一直由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等主导。如今,蓝湾科技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

回忆18年的创业之路,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秀芬感慨良多:“2005年之前,国内没有生产高纯氨糖的技术,只能把从虾蟹壳提取的甲壳素原材料低价卖给国外,再以百倍、千倍的价格从国外买回氨糖类产品。”

2005年底,通过招商项目拿到海洋三所高纯氨糖项目的林秀芬,凭借三名员工、一间20平方米的办公室艰难起步。由于从研发、改造到落地需要较长周期,创业不到两年,林秀芬花完了变卖房产、股票筹集到的几百万元。但是,她却越发坚定:“这是一个可造福中国1.55亿骨关节患者的项目,不能半途而废。”

“当时,即使是国际上最流行的意大利同类产品,氨糖纯度也不到80%,而且极不稳定,含有杂质不能连续服用。”蓝湾科技技术质量部总监赵坐都介绍。

海洋三所研发团队经过8年攻关,终于研制出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纯度大于99%。然而,怎么从实验室搬到工厂,实现规模化生产?

林秀芬访智引贤,拜访了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北大留日博士翟茂林教授、上海交大留美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傅磊教授等,整合研发与技术团队,对传统生产工艺、装备进行非标准化改造,形成了关键工艺体系。

为了突破技术难关,蓝湾科技多次到清华、北大等高校广泛网罗人才。有了大批优秀人才的加持,蓝湾科技破茧成蝶。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非标分离提取膜技术装备设备、柱层析设备和快速批量干燥设备,创造性地解决了海洋生物多糖快速批量干燥的世界性难题。最终,产品从实验室一个月生产不到1公斤,实现批量化、规模化生产。

18年深耕,3项发明专利、荣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被四部委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如今的蓝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是全球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规模化生产基地、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骨营养与骨健康促进项目示范基地。产品连续四届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队集中采购营养食品目录》,成为厦门市海洋生物科技的一张闪耀名片。

日前,蓝湾新建的100吨级壳寡糖原料生产线取得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拥有自主发明专利技术的高质量、高脱乙酰度的蓝湾壳寡糖也将正式实现规模化量产。

龙头引领 拉动产业转型升级

周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柯才焕教授带着团队辗转晋江、漳浦、连江等多个养殖基地,查看“大块头”鲍鱼的生长,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柯教授培育的“绿盘鲍”每只至少250克。像这种超大规格的鲍鱼以前主要依赖进口,每只售价高达五六百元人民币。

如何让名贵食材端上百姓餐桌?柯才焕将目光聚焦到长期制约我国鲍鱼产业发展的若干“卡脖子”问题,如国内主养鲍种夏季高死亡率、生长周期长和缺乏高端大规格鲍等。

他的团队从美洲引进大型绿鲍,攻克一系列杂交技术难关。经过11年持续努力,2018年水产新品种“绿盘鲍”获得国家审定通过,打破了国内大规格精品鲍长期被国外野生鲍垄断的局面。同时,诞生了国产高端干鲍新业态,彰显科技创新对推动传统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力量。近三年,团队已推广鲍鱼新品种苗种7亿多粒,新增产值50多亿元,有力推动了我国鲍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传统海洋产业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对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作为国家首批“‘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厦门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聚焦产业链前端,在多个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迎来突破。

2021年,厦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首破千亿元,厦门生物医药港综合竞争力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在疫情防控期间,厦企表现突出,累计出口新冠病毒检测产品超200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工具酶是核酸检测最核心的原料,但高端工具酶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80%依赖进口。”厦门致善生物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与厦门大学、海洋三所合作,研究并开发出源于海洋微生物、鱼类基因的高端工具酶,投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与生产,填补了这一空白。一箱箱“厦门造”检测试剂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厦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研发出多种形态微藻DHA、蓝湾氨糖、辅酶Q10、新型鲨鱼肽等大批海洋生物制品。

在海洋高端装备领域,三优光电牵头的“海洋立体监测传感器与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从天空、海面及海底全方位、立体地实现海洋参数及环境监测,实现国产化;双瑞风电,着力快速形成海上风电叶片研制测试能力及销售辐射能力……

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核心部件等为切入点,厦门加快自主研发,实现了产业化开发微藻DHA、海洋工具酶、光纤水听传感器等一批高技术产品,突破了一批深海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技术链,加速了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平台拓展 加速产学研用一体化

海洋三所全球最大的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内,最低达-180℃的冻结罐里,4万多株海洋生物菌种被“冰封”在这里。

“这些菌种或来自大洋深海,或来自南北极,以及近海各种环境,未来或将有很多高端海洋生物医药制品从这里走出。但是,现在受制于场地和空间等因素,对它们的研究、开发受到一定限制。”自然资源部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原主任、首席科学家邵宗泽介绍说。

“去年3月,海洋三所与市海洋发展局签约共建的厦门海洋生物基因库,位于在建的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园内,目前正加速建设。从海洋药物、海洋医疗器械,到海洋功能产品(如化妆品)、海洋农用制品、海洋环保制品等,未来从基因库里将孕育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海洋三所产业处负责人汤熙翔说。

近年来,厦门加快海洋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之路。其中,海洋三所就生成了27项成果转化给企业,带动产品和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正在做前期储备的还有90多个项目。

驰骋千亿蓝海,还需要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在现代海洋城市新一轮竞争中,如何抢占制高点,我们面临不小的挑战。”厦门海洋发展局一级调研员林瑞才说,“我们的涉海企业、项目布局分散于生物医药港、轻工食品工业区、翔安火炬高新区等一些综合园区,产业集聚度不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逐梦深蓝,加快科技平台载体拓展,克服短板和不足。1月9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在厦门设立省级海洋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将充分发挥厦门沿海区位优势,打造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高地。

同时,由厦门市政府牵头,依托厦门大学、海洋三所建设的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正快马加鞭推进筹建。该实验室致力于构建科研、产业、人才、资本“四位一体”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布局海洋科学前沿基础研究(未来海洋)、海洋智能探测与信息技术及其系统集成(透明海洋)、海洋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蓝色海洋)、海洋可持续发展新理论与技术(永续海洋)四大研究方向,在有机融合基础上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为抓手,探索新经验、试点新模式,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十四五’期间,到2025年,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预期可达1000亿元。届时,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将达3000亿元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左右,初步建成海洋强市。”厦门市海洋发展局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