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人民币入篮为福建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机遇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6-10-19【字体: 正常

摘要:日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周颖刚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人民币入篮使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的需求日益强劲,福建应该抓住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契机,做好顶层设计,将福建建设成为在岸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周颖刚接受记者专访

  

本月起,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特别提款权”(SDR)篮子。

  

人民币入篮带来哪些影响?福建省拥有自贸试验区优势,同时又是“海丝”核心区,如何抓住人民币入篮推动的国际化进程,起到更大作为?

  

日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周颖刚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人民币入篮使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的需求日益强劲,福建应该抓住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契机,做好顶层设计,将福建建设成为在岸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人民币入篮带来哪些影响?

  

周颖刚是厦门大学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课题组的负责人。在今年6月6日,厦门大学经济学科首次发布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期更新的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显示,人民币纳入SDR将大幅提升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影响力,其效应将逐渐显现。

  

周颖刚分析认为,人民币加入SDR是中国市场化机制获得国际信任的重要标识,将鼓励各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持有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从市场机制提升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

  

“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加入SDR是对一个已知事实的确认,对市场可能没有显著影响,但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的需求日益强劲,其汇率变化的影响将涉及方方面面。例如,人民币加入SDR对A股纳入MSCI指数做了铺垫,其效应将逐渐显现。”周颖刚说。

  

人民币入篮将为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机遇

  

在周颖刚看来,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相辅相成,各个自贸试验区就像一颗颗珍珠,“一带一路”就如同两条丝线,两者良好对接就构成“珍珠链”。人民币加入SDR将极大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特别是区域化进程,对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全球的经济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重塑国际经济和金融新秩序势在必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并呈现出由传统的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和跨境投资转变的新趋势。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着眼于国际经济和金融新秩序寻找新的历史机遇、通过更高水平开放为改革发展服务。”

  

周颖刚认为,自贸试验区是以开放促改革,特别是金融促改革的试验区,不是靠一些优惠政策或者降低税率、吸引企业大规模进驻的开发区。它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人民币加入SDR在这两个方面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例如增强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对自贸试验区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而“一带一路”倡议是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人民币加入SDR有利于人民币在区域贸易和投资领域成为主导货币,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均衡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并以此推动整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

  

福建如何利用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新机遇?

  

福建省拥有自贸试验区优势,同时又是“海丝”核心区,如何才能有更大作为?

  

周颖刚认为,顶层设计至关重要。一方面,福建应该利用其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和“海丝”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引领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潮流,积极打造成在岸的离岸金融中心,即连接在岸和离岸两个市场的中心。另一方面,福建应该利用与港台、东南亚的历史渊源和海外华侨的天然纽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以厦门为例,周颖刚说,厦门曾经是一个金融中心,1862-1970年从厦门流入的侨汇占全国的15.4%, 可以说中国和世界资金连通的门户之一。改革开放后,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是内地招商引资的重要门户,以侨引台、以侨引外,香港、台湾和南洋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源源不断输入福建和内地。

  

周颖刚认为,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厦门应成为内地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门户,以侨促投、以侨促贸;同时,旅游业是一直厦门的名片和支柱产业,但近年来人满为患,应大力发展“金融旅游”,即以跨境投资和财富管理为主题的新型旅游服务,吸引国内外一流金融机构进驻自贸试验区发展国内金融业所不能设计或性价比比较差的金融产品,并吸引国内外高端金融顾客到厦旅游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