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则共进,闭则各退。时至今日,全球各经济体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彼此依存。可以说,扩大开放和合作,是促进世界经济重振的必由之路。这从刚刚结束的杭州G20峰会将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主题,亦可见一斑。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下称“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并访问加拿大、古巴,这是继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站在联大传递中国声音后,中国总理再度登上联大讲台。而与6年前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总理让联合国变成了“中国主场”。
李克强呼吁,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包括难民、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突出问题。而各国加强合作,开放可以说是前提,这对提振世界经济尤其重要。
然而,近段时间与经济增速放缓相伴随的是,地区保护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开始阻碍全球化进程,今年6月举行并获得通过的英国“脱欧”公投即是一例,为世界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鉴于此,当地时间20日李克强在与美国经济、金融、智库、媒体等各界人士座谈时即表态:中国会越来越开放,全球化理应向前推进。座谈会由彭博有限合 伙企业创始人布隆伯格主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财长保尔森、前财长鲁宾、前驻华大使芮效俭、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IBM总裁兼 首席执行官罗睿兰、《外交》杂志主编罗斯、美国公共电视网中文电视台主持人查理·罗斯等出席。
李克强首先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已经打开的大门也不可能关上。且下步将继续推动政府简政放权等改革,注重保护知识产权,为外国企业赴华投资创造更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
对中美经济共同发展而言,这其中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一直备受各方期待。李克强此番亦提到,中美之间的投资合作潜力巨大,美方企业在中国 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中美正在进行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就是要向两国企业界发出中美相互投资稳定向好的信号。期待美方同 中方相向而行,放松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早日达成高水平、互利共赢的双边投资协定。
全球化带来的是利益分享和各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使人们生活更加美好。对于当前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李克强指出,这只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阶段性曲 折,需要处理好全球化过程中的弊端,但不能因噎废食。中国是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坚定支持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推动贸易自由化,相信全球贸易自由化和投 资便利化是历史的潮流。
实际上,除了G20杭州峰会提出要世界经济需要更加开放外,中国此前制定涉及全球共同发展的重大决策也多基于“开放”这个主旨。如此前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是要以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
这些在数据中也得到体现,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外投资额已超利用外资额,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今年前7个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额6732.4亿元,同比增长61.8%。
此外,中国亦着眼于构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引导各方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改善全球投资政策环境。可以说,中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如今日益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中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未来将坚定维护和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提振全球经济贡献力量。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只有以广阔的胸怀拥抱世界,推动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才能开创全球化的新境界,让世界经济重现生机。